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5 08:5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刘少奇在某次政协会议上指出:“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而且不允许做的。”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土地改革法》
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佩·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6.图邮票纪念的事件是
A.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B.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A.提高了人民地位 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加速了民族独立 D.建成了社会主义
8.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9.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
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10.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11.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港澳回归
12.“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A.促进朝鲜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了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13.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4.图中的纪念馆坐落在朝鲜平壤,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图3中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
A.人民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朝鲜解放战争?? D.朝鲜统一战争
15.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中有一位战士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他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17.“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18.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的和平解放
19.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王进喜 ④焦裕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0.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抗美援朝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1.“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23.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4.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5.右图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69.2
103.1
130.4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是基于哪一事件的开展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
27.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闹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28.辽宁省宽甸县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农民实现“这个梦想”的途径是
A.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参加“大跃进”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9.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
A.为民主改革创造条件
B.鼓励个体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D.为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30.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B.使土地由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C.大大解放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31题6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4分,第34题10分。
31. (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见图5
请写出图5 油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2分)
图5
(2)小历认为,该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4分)
32.(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情景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2分)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2分)


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
(3)这一历史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分)
(4)这一历史事件给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33.(1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场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彭德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2分)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分)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战斗英雄,请列举两位代表人物。(2分)
(2)材料二、三与哪一运动有关?(2分)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一运动的历史意义。(4分)
(3)上述材料反映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34.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而国家发展是民族独立的重要元素。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任务(也是近代化的前提和任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第一位的。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才能为国家富强创造必要的前提,在新中国时期国家富强是首要的,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使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才有根本。
------摘编自《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历史的回顾(简明注释本)》
材料中“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第一位”在我国得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D
B
B
B
B
A
C
A
A
A
A
C
D
B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A
C
C
A
C
A
C
C
B
A
A
A
B
C
B
31.(1)开国大典
(2)不正确。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2.(1)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并公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延烧到中国的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安全,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
(3) 1953年7月,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抗美援朝是巩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的又一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3.(1)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邱少云、黄继光等
(2)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34.(1) 新中国成立
(2)观点: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
论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统一,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富强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是成绩斐然。
综述:综上所述,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才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