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 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是 ( )
A.范旭东 B.荣宗敬 C.张謇 D.荣德生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是指 ( )
A.19世纪40、50年代 B.19世纪60、70年代
C.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纺织业 D.面粉业部门
4.民族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是( )
A.上海、济南 B.武汉、北京 C.北京、天津 D.上海、武汉
5.“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6.张謇在创办第一家工厂时,引起了轰动。原因是( )
①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看,反差太大 ②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 ③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生事物 ④为了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②国民党发动内战③封建主义的阻碍④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是指辛亥革命后
B.状元兴办实业体现出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和执著创业精神
C.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荣氏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软弱和落后的原因是由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9.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其时”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辛亥革命成功后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洋务运动兴起后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①北洋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工业的扶植力度②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③帝国主义国家无暇顾及,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④民族企业家找到了快速发展的途径 ⑤民族工业通过军火生意积累了发展的资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 D.③④⑤
二.读图题
11.读图并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代表之一荣氏企业之福新面粉公司,荣氏兄弟是谁?
(2)荣氏企业创办初期,适逢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什么时期?
(3)简说荣氏企业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情况。
12.读下图,回答:
(1) 图示反映了什么变化。
(2)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在近代中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对一些日用品的叫法都带一个“洋”字。“洋火”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所用的火柴;“洋油”就是用来点灯的煤油;“洋灰”就是盖房子用的水泥;而“洋钉”就是钉木板用的小小的钉子。
(1)产生这些叫法的原因是什么?
(2)这些叫法逐渐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14.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张謇等人的倡导下,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你如何看待“实业救国”活动?
四、问答题
15.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及落后的原因。
16. 寻根究源
据记载,1882年李松云的上海均昌船厂在其制成的一艘小船上“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请你想一想他当时为什么这么做?这种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17.历史回廊
在20世纪之交,张謇提出“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积极倡导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结果却行不通。而20世纪之交,我们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对民营企业也积极鼓励和推动)、发展科技与教育,这实际上是倡导“实业救国”、“科教兴国”。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D 6.A 7.C 8. D 9.B 10.C
11.(1)荣宗敬 荣德生
(2)“黄金时代”
(3)“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中国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他们多次向国民政府请求救助,都没有结果。荣氏兄弟勉强维持,好不容易渡过了难关,但紧接而来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却使他们经营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许多工厂被日军炸毁或占有,损失总计约值三千五百万元,相当于战前总资产的35%。荣宗敬忧愤交加而死,企业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水平。
12.(1)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业的发展。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机会。
13. (1)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很薄弱的,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一个“洋”字。
(2)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结果,这些日用品都由我国自己生产。
14. (1)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民族工业得以发展。
(3)“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张,它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抵挡外国的经济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创办实业十分艰难,虽然民族经济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下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外国在华企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增长速度,外国资本主义仍然牢牢地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业”救不了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真正快速地发展实业,才能救中国。
15.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落后的原因:中国的民族工业外受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内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很难发展。
16. 为了谋求生存,只好寻求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庇护。说明民族工业力量弱小,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不能正常独立地发展。
17.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