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1课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
一、选择题:
1.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成昆铁路 B.鹰厦铁路 C.吴淞铁路 D.京张铁路
2.20世纪20年代制出纯碱的中国化学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茅以昇 D.李四光
3..190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京张铁路工程总工程师的是( )
A.李善兰 B.徐寿 C.王锡阐 D.詹天佑
4.下列各组历史人物属于志同道合好友的是( )
A.林则徐和魏源 B.魏源和严复 C.林则徐和严复 D.魏源和詹天佑
5.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梁启超
6.下列历史人物没有参加过维新变法的是( )
A.严复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魏源
7.有关京张铁路叙述错误的是( )
①1905年建成通车②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③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保证了安全顺利通车④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比较魏源和严复的相同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参加了抗击英国侵略的战争 ②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 ③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 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⑤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9.“随着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
A.中国文化有了进步 B.文化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C.中国文化领域混乱 D.中国近代文化特点是新旧交替
10.严复在《天演论》著作中,宣传的思想不包括 ( )
A.运用生物进化观点,宣传“优胜劣汰”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批判中国旧有的科举制度
二、连线题
11、 詹天佑 《海国图志》
侯德榜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魏源 侯氏制碱法
严复 京张铁路
三.读图题
12.下图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魏源和他编写的一部书:
请回答:
(1)《海国图志》是本什么书?
(2)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什么?
(3)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样的社会情况?
13.下图反映的是京张铁路中著名的“人”字形轨道行车时的情景。
请回答:
(1)这个著名设计的作者是
(2)通常在两个机车合作的情况下,火车通过这个路段爬上八达岭的山顶。请你观察后,说出火车在此运行的基本原理。
(3)观察图中的地形,并结合常识,分析这个设计的效果。
(4)结合京张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分析这条铁路的建成的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他们克服了技术、设备、资金、经营等一系列困难,历时9年,终于攻破了由少数西方国家垄断和严密封锁的“苏尔味法”制碱技术,成功地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红三角”牌纯碱,并在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29年,日产100吨。1931年,最高日产达180吨,产品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和日本三菱公司同类产品相抗衡。这一巨大成就标志着我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崛起,从而结束了帝国主义者以一盎司黄金一磅碱的不等价交换来掠夺中国人民血汗的历史。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与纯碱有关的玻璃、纺织、印染、食品、造纸、制革、酿造、医药等民族工业的兴起。
请回答:
(1)“他们”是一对因怀着同样强烈爱国情感而进行真诚合作的实业家和科学家,请说出他们两人的名字。
(2)这位科学家除了取得了上述成就外,还有哪些成就?
(3)你认为我们应该向这位科学家学习的宝贵精神是什么?
五、问答题
15. 为什么说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位文化名人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他们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为什么他们都向西方学习?
六、试一试
16.某地要举办一个中国近代科技名人成就展览,由你负责其中的一个展室,你将如何对之进行布置,谈谈你的思路。
第21课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D 6.D 7.D 8.B 9.B 10.D
11、略
12、12.(1)《海国图志》是部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的书籍。
(2)其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御外国的侵略。
(3)反映了鸦片战争以来,一些爱国思想家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13. (1)詹天佑。
(2)两个机车同时一前一后推拉,后面的机车先推,到交叉点后,再改为往上拉,原来前面的机车改为在后面推。
(3)减少隧道,节省开支,提高安全性。
(4)这条铁路的建成,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提高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信心。
14. (1)侯德榜和范旭东。
(2)撰写了《制碱》一书;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成本比欧洲方法减少40%。
(3)刻苦钻研,永不服输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
15. 在魏源身上表现为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封建顽固派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在严复身上表现为在翻译《天演论》时,在每章下面加按语,阐述自己的观点,警惕世人,推行维新改革;在詹天佑身上表现为在青龙桥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在侯德榜身上表现为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40%。他们学习西方的原因:因为当时先进的文化在西方。
16.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