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7 11: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辽阔,为实现有效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分封制 B.刺史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元朝时开创的行省制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初步基础。山东省在元朝时属于哪一行
省( )
A.辽阳行省 B.中书省 C.江浙行省 D.河南行省
3.图中的历史人年少有大志,“恩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灭亡了南宋 ④废除了丞相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4.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阔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5.之所以说元灭南宋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主要是因为( )
A.当时的南宋政权十分腐朽
B.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
C.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D.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6.元朝的中书省是( )
A.征收赋税的机构
B.草拟国家政令的机构
C.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
D.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7.“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下列发生在元朝
的是( )
①建立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设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
材料二: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元末诗句
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一个“贵主和亲”的史实,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元朝的建立者是谁?材料二体现了元朝的哪一历史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为加强对辽阔疆域对管辖,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琉球和宣政院辖区分别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能力题
选择题
1.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第一个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

2.“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B.文化事业发展C.中外交往频繁D.民族融合发展
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时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苗族 C.回族 D.白族
4.“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
5.元朝时直属于中央中书省的有( )
①山东 ②山西 ③河北 ④河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元朝建立后,忽必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来负责监察事务(  )
A.中书省 B.行省 C.宣政院 D.御史台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8.《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三司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二、材料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尉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哪些地方?

(2)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3)与前代比较,元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升题
选择题
1.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开凿了山东的会通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新疆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最早在这两地开始有效管辖的朝代分别是( )
A.西汉和元朝 B.西汉和唐朝 C.东汉和元朝 D.东汉和唐朝
3.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
A.宣政院 B.安西都护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4.国家统一,民族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以下几组名词中,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
A.澶渊之盟、宣政院、行省制度 B.回族、宣政院、行省制度
C.达赖、伊犁将军、驻藏大臣 D.大都、中书省、伊犁将军
5.关于元朝行省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都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②今东北地区直接由中书省管辖 ③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④“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6.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行省制 B.三省六部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阅读《元朝疆域图》,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江浙行省管辖范围与今天省大致相当
B.通过设置行省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南海诸岛及台湾地区均在元朝版图之内
D.辽阔的疆域造成元朝出现地方割据局面
二、材料题
仔细读图,完成问题。

图1 图2
图3
(1)请你自上而下填出图1中空格部分的政权名称和建立的民族。
(2)图2中南宋和金政权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和平相处的?请你评价一下这一途径。
(3)仔细观察图2、图3,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元朝在统一过程中灭掉了哪些政权。
(4)图3反映元政府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对后世乃至今天有什么影响?
(5)以上图片反映了宋元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案和解析
基础题
选择题
1.D 2.C 3.A 4.B 5.B 6.D 7.C 8.C
二、材料题
9.(1)文成公主人藏。作用:加强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
系。
(2)忽必烈。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元朝的统一。
(3)行省制度。台湾和西藏。
能力题
一、选择题
1.C 2.D 3.C 4.D 5.A 6.D 7.D 8.D
9.(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2)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
(3)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提升题
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D 6.A 7.C
二、材料题
8.(1)辽(契丹族)、西夏(党项族)、北宋(汉族)。
(2)议和。
评价:对南宋来说,议和送给对方岁币,岁币成为劳动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连年战争的局面,使此后双方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并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西夏、金、吐蕃、大理、南宋。
(4)行省制度。
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此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5)由分裂走向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