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
A.?电能????????????????????????????????????B.?太阳能????????????????????????????????????C.?汽油????????????????????????????????????D.?柴油
2.关于化石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的形成需要上亿年
B.?化石能源的形成要靠地球上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的化学能
C.?化石能源的形成要经过化学变化和地层的运动
D.?化石能源就是太阳能源
3.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B.?天然气????????????????????????????????????C.?核能????????????????????????????????????D.?石油
4.北京奥运会“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已落实到相关工作中,前不久完成的奥运圣火在珠穆朗玛峰的传递,创造了诸多奥运圣火传递的奇迹。设在海拔5200米处的大本营把太阳能作为工作和生活的能源。建起如图所示的由太阳能光伏板(太阳电池)组成功率达到10kW的光伏小电站。关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发电站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B.?这个发电站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C.?这个发电站工作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D.?这个发电站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工作
5.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柴草????????????????????????????????????B.?树木????????????????????????????????????C.?石油????????????????????????????????????D.?地热能
6.下列与人的生活相关的事例中,所消耗的能源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
A.?饮用水、食物?????????????????B.?电灯、电饭锅?????????????????C.?焚烧煤、秸秆?????????????????D.?冬天晒太阳取暖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关核能,核裂变的应用有核电站、原子弹、氢弹
B.?在电源外部,电子的运动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C.?电荷在导体中运动就会形成电流
D.?人体、湿木头、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属于导体
8.下列能源中,不是来源于太阳能的是(?? )
A.?石油????????????????????????????????B.?天然气????????????????????????????????C.?江河水流能????????????????????????????????D.?核能
9.关于核能的获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是原子核裂变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核能的装置
B.?当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裂变和核聚变是获得核能的两种方式
C.?核电站是使核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在核电站的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核裂变
10.关于原子、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B.原子核是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C.太阳的能量来自大量氢核裂变
D.核电站发生的是可控链式反应
11.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B.?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C.?汽车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速度大惯性大??????????D.?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
12.第41届世博会已经成功在上海举办。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精神,某校同学提出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
A.?①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13.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我们熟悉的能源中,太阳能干净、污染少且来源方便,属于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人们使用3G或4G手机进行可视对话时,声音和图象是通过________波传递的.
14.隐形飞机的原理就是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即给飞机涂上可以吸收雷达发出的________波的涂层,使之不易被发现、跟踪和攻击。飞机所使用的航空燃油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5. 某小区进行旧电路改造,给居民换了新式电子脉冲式电能表,其中有一个参数是1200imp/kW?h,顺顺把功率为1000W的电水壶单独接入电路且使其正常工作1min,电能表闪烁________次;电能属于________(选填“一”或“二”)次能源.
16.我国陈能宽是中国核武器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6年5月27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4岁,陈能宽参与研究的核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现在人们利用可控核能的途径是________.远程信息传递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例如:地面卫星控制中心是利用________向“嫦娥三号”传递指令的;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来判断到障碍物的距离;家用电视遥控器是靠________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选填“电磁波”、“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17.新能源的开发来源于物理学的进步.风力发电站工作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该能源属于_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18.如图核能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________→机械能→电能.与火力发电的主要区别是使用的________不同.
19.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由此可以判断可燃冰属于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可燃冰虽然试采成功但能量的转化、转移具有________性,所以能源危机仍是人类需要面对的问题.
20. 航天工业使用的太阳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________能.
21. 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水能是_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2.为了有效、和平利用核裂变时所产生的能量,科学家们研制成了________,从而使链式反应可以在人工的控制下缓慢进行,核裂变除了可以用于发电外,在军事上还可以做成威力强大的________.
三、综合题
23.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电源工作的一种新型动力车.它上面的太阳能接收板的有效面积为8m2 , 天气晴朗且接收板正对阳光时,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钟能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为1000J,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压为120V,可供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流为10A.
(1)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________.
24.下表是某品牌汽车《驾驶守则》中的部分安全距离表格.
刹车前的车速v(km/h) 反应距离L(m) 刹车距离s (m) 停车距离x(m)
40 10 10 20
60 15 22.5 37.5
80 A= ?????? 40 ??????
120 30 90 120
其中反应距离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过程中汽车匀速行驶的距离,刹车距离指从刹车到停下过程中汽车减速行驶的距离.停车距离x为反应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和.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图中所 示的图线分别为甲、乙两不同品牌汽车在同一路面上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实际刹车距离s与刹车前的车速v的关系图象.实验表明,一般家用小排量汽车的耗油量为每百公里7L﹣10L,而刹车过程中汽车的耗油量会有明显增加,因此在车辆较多的路面上应减速慢行,尽量减少刹车的次数.
(1)汽油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一汽车在某次行驶中,消耗燃油0.63kg,则完全燃烧这些燃油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这些热量可以使________?kg的水温升高60℃(燃油的热值q=4.6×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3)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即汽车行驶反应距离L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一定,则表格中A的数据应为________.
(4)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车的刹车性能较好,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5)汽车保持恒定功率80kw在平直路面行驶时,其所受阻力大小为4000N,则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v=________km/h,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推断,这一速度所对应的安全停车距离应为________?m.
25.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 . 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的效率.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 :太阳能是直接从自然界得到的,是一次能源;电能是由一次能源转化来的,是二次能源;汽油和柴油不能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是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属于二次能源.
故选B.
【分析】直接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一次能源;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2.【答案】D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化石能源的成因和特点,以及太阳能和化石能源的区别.
A、化石能源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故A不符合题意.
B、化石能源间接来自太阳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化石能源的形成要经过化学变化和地层的运动.故C 不符合题意.
D、化石能源间接来自太阳能,不是太阳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石能源的形成需要上亿年,是不可再生能源的理解和掌握.
3.【答案】A
【解析】 :
A、风能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
B、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核能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4.【答案】C
【解析】 发电站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B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在夜里没有太阳时,发电站不能工作,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和缺点:
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无污染,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太阳能电池的缺点:由于太阳能电池的不稳定性,所以太阳能电池还没广泛使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阳能电池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但容易出错.
5.【答案】C
【解析】 化石能源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形成的能源,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故选C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化石能源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形成的能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能源的分类,以及化石能源的了解和掌握.
6.【答案】B
【解析】 :
A、饮用水和食物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所以是一次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灯、电饭锅需要消耗电能,电能是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获得的,是二次能源,故B符合题意;
C、煤、秸秆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所以是一次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所以是一次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从能源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7.【答案】D
【解析 : A、核电站、原子弹是裂变、氢弹是核聚变的结果,故A错误;
B、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在电源外部,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电子的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
C、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形成电流,电荷的无规则运动不会形成电流,故C错误;
D、人体、湿木头、酸碱盐的水溶液,三者都属于导体,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核能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核电站、原子弹是裂变、氢弹是核聚变;(2)在电源外部,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的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3)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电流的方向;(4)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空气和油等.
8.【答案】D
【解析】 石油和天然气的最初来源都是地球上的海洋生物,所以它们是间接获得了太阳的能量;水是因为太阳照射,受热蒸发,水蒸气跟随大气运动,凝结落到高处。然后再从高处流到低处,形成水流,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水能,所以究其本质也来自于太阳的能量;只有核能是放射性物质通过核聚变或核裂变,将物质内部大量的能量释放出来,没有受到太阳能的影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每种能源进行分析,明确其产生的原因确定正确选项.
9.【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其过程中可控的,因此不是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目前人类利用核能的两种方式是核裂变和核聚变,即是利用了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时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说法正确;
C、核电站发电的过程是将核裂变产生的核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说法正确;
D、在核电站的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核裂变,这种反应称为链式反应.说法正确.
故选A.
【分析】核能是人们在近几十年里发现和利用的新能源,虽然各种物质的原子里都有原子核,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能释放能量,只有当原子核发生改变﹣﹣裂变和聚变时才伴随巨大的能量变化.核电站和原子弹都是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原理制成的,其中在核电站中链式反应的速度和规模是人为控制的,而原子弹的裂变过程是不加控制的;氢弹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制成的,目前还不能实现人为控制反应速度.
10.【答案】D
【解析】【解答】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A不符合题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不符合题意;太阳的能量来自大量的氢核的聚变,C不符合题意;核电站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原理制成的,在核电站的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核裂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太阳能是核聚变过程,核电站是核裂变的应用.
11.【答案】B
【解析】【解答】A.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
B.在竖直方向上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B符合题意;
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只跟质量有关,和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换化为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只跟质量有关,惯性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太阳能汽车行驶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换化为机械能.
12.【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对应的知识逐个分析题目中提到的五种做法,确定做法的对错,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①化石能源燃烧后生成的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的气体,容易造成大气污染,故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②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③电池中的重金属汞会渗入地下,污染水源.因此开发无汞电池可以保护环境,故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④餐巾纸是由木材加工而成的,因此减少餐巾纸的使用可以保护森林.故这种做法也是可行的.
⑤垃圾中有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有些是污染较严重,不可回收利用的,因此分类回收可以节约资源.
在以上做法中,①③④⑤是可行的.
综上分析故选A.
【点评】做法是否可行,主要从是否利于环保的角度考虑.平时环保知识的积累对于解决此题非常有帮助.
二、填空题
13.【答案】可再生;电磁
【解析】【解答】解: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人们使用3G或4G手机进行可视对话时,不但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对方的图象,这些声音、图象信息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的.
故答案为:可再生;电磁.
【分析】能够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或可以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或不能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14.【答案】电磁;不可再生
【解析】【解答】隐形飞机的机身涂层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有良好的吸收作用,电磁波不能反射回雷达,就避开了雷达的探测;航空燃油消耗后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电磁;不可再生.
【分析】“隐形战机”的涂层将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吸收,电磁波不能反射回雷达,避开了雷达的探测;不能够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5.【答案】20;二
【解析】【解答】解:(1)电水壶单独接入电路且使其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Pt=1000×10﹣3kW×? h= kW?h,
因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闪烁1200次,
所以,电能表脉冲指示灯闪烁的次数:
n= kW?h×1200imp/kW?h=20imp;(2)电能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
故答案为:20;二.
【分析】(1)1200imp/kW?h表示的是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闪烁1200次,或者表示电能表每闪烁1次,电路中消耗 kW?h的电能,根据W=Pt求出电水壶消耗的电能,然后求出电能表闪烁的次数;(2)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16.【答案】不可;核裂变;电磁波;超声波;红外线
【解析】【解答】解:(1)核能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核反应堆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能量来工作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链式反应;(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面控制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4)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工作的,所以用的是超声波;(5)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控制电视的,因为其穿透力比较强.
故答案为:不可;核裂变;电磁波;超声波;红外线.
【分析】(1)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3)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所以倒车雷达就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工作的;(5)红外线的热效应强、穿透力强;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
17.【答案】风(或机械);电;可
【解析】【解答】解:风力发电站是将空气流动具有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能源使风能得到了重新利用,是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风(或机械);电;可.
【分析】风力发电站的原理是线圈与叶片相连,风能吹动叶片带动线圈转动,线圈在永久磁场中转动而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为人们提供能量的来源.
18.【答案】内能;燃料
【解析】【解答】解:核能发电时,在核反应堆中,核能转化为内能,在汽轮机中,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与火力发电的主要区别是使用的燃料不同. 故答案为:内能;燃料.
【分析】根据核电站的组成部分,逐一分析各个工作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即可得出核能发电的整个能量转化过程.
19.【答案】不可再生;方向
【解析】【解答】解: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虽然属于新能源,但在地球的储量是一定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反向传递;电烙铁工作时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再转化为电能,这两个事实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故答案为:不可再生;方向.
【分析】①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②能量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20.【答案】电
【解析】【解答】解:航天工业使用的太阳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故答案为:电.
【分析】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生活中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21.【答案】电;可
【解析】【解答】解:水电站的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过程中,消耗了水的机械能,获得了电能,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水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电;可.
【分析】判断出该过程中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又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即可.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22.【答案】核反应堆;原子弹
【解析】【解答】解:核裂变是指比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变成变成两个中等大小原子核的过程,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的设备叫核反应堆,能使使链式反应可以在人工的控制下缓慢进行,在军事上还可以做成威力强大的原子弹也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核反应堆;原子弹.
【分析】根据核裂变的知识填写,和平利用核裂变时,人们制作了核反应堆,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能量比较缓慢地释放出来,转化为电能,原子弹也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三、综合题
23.【答案】(1)可
(2)15%
【解析】【解答】解:(1)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2)由题可知,太阳能电池1s输出的电能为:W=UIt=120V×10A×1s=1200J;
太阳能电池板1s接收的能量为:E=1000J/(m2?s)×8m2×1s=8000J;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
η= = ×100%=15%;
故答案为:(1)可;(2)15%.
【分析】(1)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的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2)利用W=UIt求出电能,结合效率公式求出转化率.
24.【答案】(1)不可再生
(2)2.898×107;115
(3)20m
(4)乙;相同的速度,乙的刹车距离小
(5)72;50.4
【解析】【解答】解:(1)汽油是一种化石能源,故在短期内无法再生,故是不可再生能源;(2)消耗燃油0.63kg,则完全燃烧这些燃油产生的热量为Q=mq=0.63kg×4.6×107J/kg=2.898×107 J 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据Q吸=cm△t知,m= ?= ?=115kg.(3)由表格中第二行的数据可知: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刹车距离,所以第二行的停车距离为15m+22.5m=37.5m,
因为反应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
已知:v1=40Km/h,s1=0.01km,所以,反应时间t= = ?=0.00025h,
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即反应时间t相等,v3=80km/h,所以,S3=v3t3=80km/h×0.00025h=0.02km=20m,
第三行的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刹车距离=20m+40m=60m.(4)分析图象不难看出,乙车的刹车性能好,因为相同的速度,乙的刹车距离小;(5)P=FV,故V= ?= =20m/s=72km/h;故其反应距离是S=vt=72km/h×0.00025h=0.018km=18m;
据 ?= ,故s=32.4m,故停车距离=32.4m+18m=50.4m.
故答案为:(1)不可再生;(2)2.898×107; 115;(3)20;(4)乙; 相同的速度,乙的刹车距离小;(5)72;50.4.
【分析】(1)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而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2)知道耗油的质量和油的热值,故利用热量公式计算即可得出此时所释放的热量;同时知道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水温度的变化,利用吸热公式可求水的质量.(3)根据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刹车距离,反应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即可完成表格.(4)分析速度﹣路程图象,找出相同速度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小的即可.(5)根据P=Fv,就会算出该车的运行速度即可;然后再据速度和反应时间可计算出反应距离,而后据相邻速度的比值的平方恰好是刹车距离的比值计算出刹车距离,即可得出此时的安全停车距离.
25.【答案】(1)解: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1m3×3.2×107J/m3=3.2×107J;
(2)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100kg×(50℃﹣20℃)=1.26×107J;
(3)解:该热水器的效率: η= ×100%= ×100%≈39.4%.
【解析】【分析】(1)知道消耗天然气的体积和热值,根据Q放=mq求出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知道水的质量、初温、末温以及比热容,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3)水吸收的热量跟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等于燃气灶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