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2.4 光和颜色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
A.?桃花能发出红光??????????????B.?桃花能吸收红光?????????????C.?桃花能反射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A???????????????????????????????????????????B.?B???????????????????????????????????????????C.?C???????????????????????????????????????????D.?D
3.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4.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闪电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5.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远离,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变小???????????????B.?变大????????????????????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6.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古镇河面的倒影????????????????B.?水杯中折断的笔
C.?阳光下树的影子????????????????D.?平面镜中小狗的像
7.利用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人们制成了(??? )
A.?验钞机??????????????????????B.?遥控器?????????????????????????C.?微波炉????????????????????D.?超声波诊断仪
8.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
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9.?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汽车的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所以汽车后视镜是发散透镜
B.?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C.?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苹果只吸收红光
D.?利用红外线可以验钞
11.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12.?2015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应邀到俄罗斯红场参加纪念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彰显国威、军威.仪仗队整齐列队时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D.?色散
13.如图所示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安溪凤城铁索桥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要使铁索桥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铁索桥靠近些,再拍摄
B.?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14.如图所示,条形码是通过黑白相间的条纹来记录信息.超市利用商品上的条形码来结算的时候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那么,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条形码的黑色区域反光比较强
B.?条形码的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C.?当红光照射到条形码上时,白色区域看起来是红色的
D.?扫描仪获取条形码信息,是利用了条形码对光的折射
15.?下列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林间光柱???? B.?筷子“折断”???? C.?放大文字????? D.?山的倒影
二、填空题(共6题;共15分)
16.2014年10月9日,无锡的很多市民在自家阳台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挂夜空的迷人景象,此次月全食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造成的。
17.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_______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成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宁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_______(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
18.光的传播不需要借助 ________?,它可在________?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最快,每秒达 ? ________? ? 米,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慢些。
19.一位猎人晚上打猎时用探照灯照射时,看到一个野兔(野兔的毛是白色的,眼睛是红色的),则猎人看到的眼睛是________色的,毛是________色的。
20.太阳、地球、月亮、平面镜,其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8km,那么太阳光射到地球表面上需________s。
21.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________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________。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________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________。光的三原色: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9分)
22.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
(1)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的影响,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________。
(2)研究距离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用开有尺寸大小为1厘米的菱形孔的卡片甲对着太阳,当卡片距地面30厘米时,光斑呈________形,将卡片逐渐远离地面时,光斑逐渐变________(填“亮”或“暗”)。
(3)活动中太阳通过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现象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________。
23.晓彤和小雪在复习光学知识时,回想起利用激光笔可以做许多光学实验,于是找来了激光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探究“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的实验中,晓彤进行了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2)小雪利用激光笔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可以看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该现象说明________。
(3)晓彤利用多个激光笔组成平行光源,将平行光射在物体表面上,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呈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这说明物体表面发生的是________反射。
(4)小雪将光束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如图丁所示,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__。该验还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
24.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之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外层膜结构建筑,博得许多世界建筑师的好评。“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节能?某科学探究小组因考虑到“水立方”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他们做了几组实验。
(1)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先后用不同颜色的膜在不同颜色的光下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色
膜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由表1可以得出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实验二:用不同颜色的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大棚外膜的颜色 蓝色 无色 紫色
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 36℃ 36℃ 36℃
一天中棚内的最高温度 38℃ 50℃ 30℃
光的通过量 90% 98% 50%
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________色更好。
四、解答题(共4题;共30分)
25.(2017·台州)避险车道是与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如图一、二)。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沙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三、四)。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请你谈谈避险车道设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并作简要解释。
26.一长为5厘米的平面镜A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离A为10厘米的E点竖立一很长的细杆EF,在离B水平距离为5厘米处放一与AB镜平行的线光源CD,CD=5厘米,离水平地面距离为18厘米。如图,线光源和镜、细杆都在同一平面上。求细杆被反射光照亮的长度为多少米?并在图上作出光路图。
27.家住上海的小王同学出家门就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手拿直尺,伸直手臂,面对明珠塔竖直量了一下塔高 4.6 厘米,已知东方明珠塔实际高度为 460 米,小王同学手臂
长 60 厘米,于是小王计算出他家到东方明珠塔的直线距离。小王家旁边有一个地铁站, 从此站出发乘坐几站可抵达东方明珠塔下。从地图上看,地铁线路接近直线。请分析说明小王计算他家到东方明珠塔的直线距离 L 的方法步骤。
(1)要求画出相应的示意图,说明依据的光学知识是什么?
(2)计算出 L 为多少千米?
28.根据光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2018 年 1 月 31 日,发生的“超级月全食”。
(2)当阳光照在雪地上时,为什么黑色物体下面的雪会熔化得更快?
(3)戴上蓝色眼镜,在红色的灯光下行走方便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A 3.C 4. C 5.A 6.B 7.A 8.D 9.A 10. B 11.A 12.A 13. A 14.C 15.A
二、填空题
16.直线传播
17.太阳;夏至
18.介质?;真空;3×108?
19.红;白
20.太阳;3×108;500
21.相同颜色;吸收;反射;吸收;红、绿、蓝
三、实验探究题
22. (1)A(2)菱;暗(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3.(1)光不都是沿直线传播的(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镜面
(4)逐渐增大;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24.(1)透过它的色光(2)蓝
四、解答题
25.长陡坡下坡,刹车失灵的汽车,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会越来越快,需要通过一定方式来减速。
⑴避险车道设置在下坡拐弯处的右边,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便于司机看到,有充足的反应时间,能做出合理判断
⑵有一定的坡度,是利用动能转化为势能,使车减速
⑶铺上疏松的碎石、沙土,是为了增大摩擦,使车减速
⑷废旧轮胎和防撞桶,起到缓冲的作用,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使车减速
避险车道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安全减速。
26.解:作出正确光路图
根据反射定律
EQ=AEctg∠QAO=AEctg∠DAO=10厘米× ?=12厘米
ES=EBctg∠SBO′=EBctg∠CBO′=15厘米× =54厘米
照亮的长度QS=ES-EQ=42厘米
答细杆被反射光照亮的长度为0.42米。
27.(1)设手臂长为 a,家门口到东方明珠塔的直线距离为 L;如图所示,
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使 ADE 在一条直线上,
?
(2);
28.(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黑色的吸热性远比其他颜色要来的高,这样就能加快雪地上的雪融化。
(3)不方便,红光不能透过蓝色透镜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