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7 18: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古诗三首
第一单元
绝句




春天有哪些景象?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我会认
鸳 鸯
yuān
yāng
我会写
融 燕 鸳 鸯
绝 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整体感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探究学习
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而春天沙也变得温暖起来,鸳鸯也出来晒太阳了。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动静结合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惠崇(965—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僧人,擅诗、画。作为诗人,他专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力求精工莹洁,颇为欧阳修等大家称道;作为画家,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北宋郭若虚语)。苏轼为惠崇画作《春江晚景》的题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名传千古。
我会认
惠 崇 豚
huì
chóng
我会写
惠 崇 芦 芽 短
tún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一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正好是河豚想浮上来的时候。
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
我会认

jiǎn
我会写
梅 溪 泛 减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却连日晴天,
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又走上山路。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几声黄莺的叫声。
时间:
行程:
心情:
天气:
梅子黄时(五月)
小溪——山路
晴天
愉悦、高兴
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开朗!

次句写出行路线。诗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
第三句写“绿阴”,游山归来的路目,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

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你是最棒的!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