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7 20: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人教版2016年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一、农业的发展1.由表格可以看出,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变化: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主要原因: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大量南迁。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
材料四:宋真宗曾派人从福建运了3万斛占城稻种,分给江南等地农民种植,受到农民欢迎。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吴越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一个政权)
2、南方农业发展原因①南方战乱少,环境相对安定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南方政府重视发展生产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合作探究《耕获图》牛耕灌溉插秧收获扬场入仓观察课本P41宋代《耕获图》,识农事。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分农业作物组和经济作物组,讨论回答)(1)农业作物: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 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苏湖熟,天下足”丰收富足重要粮仓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2)、经济作物——茶叶的推广棉花种植的推广
北宋:
广东 福建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二、手工业的发展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分为丝织业组、棉纺织业组、制瓷业组、造船业组,分组讨论回答。“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宋·五彩翼鸟纹宋锦皇后服(复原)正面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南宋棉毯宋朝织机(3)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汝窑青瓷宋代定窑瓷器宋孩儿瓷枕(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三、商业贸易的繁荣《货郎图》(局部)阅读材料一,观察《货郎图》
(局部),思考:你对宋代商
业贸易的印象如何?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超过了前
代。材料一: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
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
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梦梁录》三、商业贸易的繁荣全班同学分为商业都市组、海外贸易组、金融货币组,分组讨论回答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都市: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城市中的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也有商业区,叫“草市”。
西市东市晓市夜市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商业都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城市布局:
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夜市(2)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
世纪的西亚阿拉伯半岛
为什么在宋朝的泉州出
现伊斯兰教清净寺呢?
因为宋朝时与阿拉伯国
家有频繁的海外贸易往
来。
泉州伊斯兰教清净寺(3)金融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1、为什么宋朝会产生纸币?
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势呢?
方便携带,成本低廉。
3、今天的商品交易出现了哪些新的支付方式呢?
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卡等。交子宋朝商贸繁荣,对货币需求量大增。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观察图标:这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讨论:宋代经济的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①经济发展要有和平安定的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采用先进技术;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对外经济交流;
④政府要重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魏晋南北朝唐代中后期人口南迁南方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南移的过程商业繁荣北方战乱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知识梳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 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B2. 某班历史课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
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C3.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汉朝时,我国就有了纸币——交子
C.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4.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
应是( )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A5、材料题。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政府的什么态度?海外贸易获利最丰厚,如果经营得当,可以获得上百万的收入。说明宋朝政府重视和鼓励发展海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