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
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
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
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听闻了事物的道理,即使晚上就要死去,也可以从容平和面对而不会有遗憾了。”
感悟:正所谓“学无止境”,人的一生,是不断追求、不断向上的一生。我们在知识的山峰上攀登得越高,所看到的景色也会越发壮阔。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努力充实自己。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有两股
“风”在影响着我们,一股是妈妈的
“顺风”,一股是爸爸的“逆风”。作者的父母是怎样从“爱”出发,小心地把握着这两股风的呢?
我们去课文中看看吧!
腼 腆 誊
版 歧 谨
miǎn tiǎn téng
bǎn qí jǐn
糕
gāo
字义:用米粉或面粉等掺和其他材料做成的食品。
辨字组词:
糕(蛋糕)(年糕)
(糕点)(糟糕)
羔(羊羔)(羔羊)
(羔子)
写法:左窄右宽。“羔”字一竖不出头,四点相照应。
迪
dí
写法:“辶”要舒展,托住“由”;“由”中竖稍长。
组词:启迪 爱迪生
搂
lǒu
字义:①两臂合抱,用手臂拢着;②用于两臂合抱的东西。
辨字组词:
搂(搂住)(搂抱)
(搂着)/搂(lōu)柴火
楼(楼房)(高楼)
(楼梯)
写法:左窄右宽。“扌”挺直有力,“女”横略长。
豪
háo
写法:上窄下宽。“口”字偏小,布局要紧凑。
组词:自豪 豪放 豪气
誊
téng
字义:转录,抄写。
辨字组词:
誊(誊清)(誊写)
(誊录)(誊稿)
誉(名誉)(荣誉)
(誉满全球)
写法:上宽下窄。上部撇捺舒展,盖住下面。
置
zhì
写法:上部扁而宽,“直”字中间三横间距均匀。
组词:安置 处置 置办
司
sī
写法:“口”上面的一横略短,整体结构宜紧凑。
组词:司机 司法 公司
妙
miào
写法:“女”做偏旁左伸右收,“少”字一撇舒展。
组词:奇妙 美妙 妙计
版
bǎn
写法:左右等高,“反”笔画伸展有力。
组词:版本 出版 晒版
慈
cí
写法:上部点撇呼应,两个“幺”字写紧凑。
组词:慈祥 慈爱 仁慈
祥
xiáng
写法:“礻”右侧为点;“羊”中间横略短。
组词:吉祥 祥和 祥瑞
歧
qí
写法:左侧部首短而偏上,最后一笔为提。
组词:歧义 分歧 歧途
谨
jǐn
字义:①慎重,小心;②郑重,恭敬。
辨字组词:
谨(谨慎)(谨启)
(谨守规程)
馑(饥馑)
写法:左窄右宽,右侧横画较多,间距均匀,长竖要出头。
慎
shèn
写法:“忄”右侧点小而偏上。
组词:谨慎 慎重 慎独
[作]
辨读:zuò(作品)zuō(作坊)
运用: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佳作(zuò)。
我们村口有一个废弃的造纸作(zuō)坊。
[量]
辨读:liàng(力量)liáng(思量)
运用: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量liàng力而行。
学校实验室新购置了一批量(liáng)杯。
埋
mán(埋怨)
mái(埋没)
搂
lǒu(搂抱)
lōu(搂草)
近义词:
赞扬——赞赏 腼腆——害羞
誊写——抄写 敬仰——仰慕
歧途——歧路 谨慎——小心
反义词:
精彩——糟糕 赞赏——贬斥
紧张——松弛 慈祥——严厉
歧途——正路 谨慎——疏忽
词语释义
腼腆: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得意扬扬: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灵感: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源泉:泉源,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一如既往:跟过去一样。
词语释义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歧途:错误的道路。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迫,紧急。
誊写:照底稿抄写。
现实生活的积累是作家艺术创作的( ),作家的创作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但有时作家创作也需要( ),捕捉灵感,就会有( )创作的欲望,进而到达一种忘我的创作状态。
源泉
灵感
迫不及待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
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
不同的评价以及两种评价对
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者从
中感悟到的爱。
“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母亲对“我”能作诗非常开心,一个劲儿地表扬“我”。
一、童年写诗,父母评价截然不同。
(1~14)
二、长大感悟,严父与慈母同在。
(15)
三、成年体会,两种爱缺一不可。
(16~17)
童年写诗
长大感悟
父亲批评——痛哭起来
母亲表扬——得意扬扬
母亲鼓励热爱写作
爱却完全相同
评价截然相反
两种爱
不可缺少
表扬与
批评共存
父亲严格精益求精
严父与
慈母同在
成年体会
精彩极了——创作源泉
糟糕透了——警告力量
“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这句话表现出了“我”怎样的心情?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通过对巴迪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出巴迪急于得到父亲的赞扬,为下文作铺垫。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里用三个短句来写时间,用意是什么?
析:间隔仅仅十五分钟的三个时间,单独拿出来成句,说明了时间在巴迪看来过得很慢,更加突出了巴迪的迫不及待。
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诗只有十行”与“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体会到“我”当时复杂的心理:既想听到父亲的赞扬,又怕听到父亲的批评。从中也可以感受到父亲的严格,他认真读过
“我”的诗才会下结论。
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析:作者体会到儿时的幸运是因为:
(1)“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2)“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父母两方面的不同评价,所以儿时的“我”是多么的幸运。
联系课文、结合实际,想一想家长对子女的鼓励和批评,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析:家长对子女恰到好处的鼓励和批评会引导子女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取得成功。而鼓励和批评不当则很容易使子女产生反逆心理,甚至误入歧途。
第一节至第四节有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我”兴奋、自豪、急切盼望父亲归来的心情?
1. 我2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的确是我自己写的。
2. 我简直有点迫不及待,想赶忙让父亲看看我的诗作。
3.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的到来。
4. 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的父亲的位置上。
5.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阅读 第十一节至第十五节,有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我”委屈、失望的心情?
1.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2. 我再也受不住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望地痛哭起来。
“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慈祥的母亲的鼓励和严厉的父亲的批评都来自爱的力量,体现了父母对“我”的关爱。
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
(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本文恰当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如“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这些语句都真实地写出了巴迪盼望父亲回来,渴望受到表扬的心理。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儿时的一件难忘的事,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爱的方式是多样的:有赞扬,有鼓励,也有批评和教育……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它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了爱,理解了亲人和长辈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也许他们爱的方式不一样,但他们都有着同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关心我们,爱我们,希望看到我们进步。
表现人心情的词语:
悲喜交加 义愤填膺 心潮澎湃 慷慨激昂
关于家庭教育的名言:
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 ——吕近溪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爱默生
说一说:
假如你是巴迪的好朋友,看到巴迪扑到床上痛苦地哭了,你会说:
&按要求写句子。
我敬仰我的父亲。
1.改为反问句:
2.改为双重否定句:
3.改为感叹句:
析:
1.难道我不敬仰我的父亲吗?
2.我不得不敬仰我的父亲。
3.我多么敬仰我的父亲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