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圆明园的毁灭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应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都不应该忘记圆明园曾有的辉煌和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造成的永久伤痛。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段历史。相信,那伤口的痛楚会让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
圆明园 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毁三天三夜。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整,万春园、福海、万花阵(欧式迷宫)等逐步恢复,定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损 皇 珑
剔 杭 莱
瑶 宏 宋 侵
统 销 瑰 烬
sǔn huáng lóng
tǒng xiāo guī jìn
yáo hóng sòng qīn
tī háng lái
易 错 字
1. “珑”字的右边是“龙”,不要写成“尤”;
2. “剔”字的左下是“勿”,不要写成“匆”。
写 一 写
读 一 读
损失 皇家 杭州 玲珑剔透
蓬莱 瑶台 宏伟 众星拱月
统一 销毁 瑰宝 天南海北
街市 建筑 破坏 亭台楼阁
侵入 灰烬 景观 诗情画意
换一换 坑→杭 摇→瑶 浸→侵
消→销 宠→宏
加一加 来+艹→莱 木+宀→宋
充+纟→统 尽+火→烬
猜字谜 手下一员大将→损 白当大王→皇
拿刀不容易→剔 龙王→珑
王爷扮鬼→瑰
字 形 巧 记
损
sǔn
写法:右部“口”稍扁,末笔为长点,撇伸展。
组词:损失 磨损 损兵折将
皇
huáng
字义:①君主,皇帝;②盛大;③姓。
辨字组词:
皇(皇上)(皇帝)(皇后)(皇宫)
星(火星)(星星)(星空)(木星)
造句:颐和园过去是皇家花园。
写法:“白”上宽下收;“王”末横宜长,三横间距相等。
珑
lóng
字义:[玲珑]①(东西)精巧细致;②(人)灵活敏捷。
辨字组词:
珑(珑璁)(小巧玲珑)(八面玲珑)
咙(喉咙)
造句:这件玉雕真是玲珑剔透,光彩耀人。
写法:左部偏上,末横变为提;右部撇画伸展,竖弯钩有力。
剔
tī
写法:左宽右窄。“勿”第二撇舒展,“刂”竖钩书写有力。
组词:剔透 剔骨 剔除
杭
háng
写法:“木”左伸右收;“亢”横画略短,横折弯钩书写有力。
组词:杭州 苏杭 京杭
莱
lái
写法:“艹”略宽;“来”上横短,下横稍长,竖在竖中线上。
组词:蓬莱 莱茵河
瑶
yáo
写法:“王”小而偏上,末横变为提;右部笔画布局均匀。
组词:琼瑶 瑶池 瑶台
宏
hóng
写法:“宀”宜宽,下部横画略短,撇画伸展,顿点有力。
组词:宏达 宏伟 宏图
宋
sòng
写法: “宀” 宽而盖下,“木”的竖位于竖中线上。
组词:宋朝 南宋 宋代
侵
qīn
写法:右上部要扁些,
“又”横撇、捺伸展。
组词:侵略 侵犯 侵占
统
tǒng
写法:“纟”最后一笔为提;右上部略小,“儿”的撇要伸展。
组词:统一 统领 总统
销
xiāo
写法:“钅”起笔要重;“肖”上部以竖为中心,点、撇互相呼应。
组词:销售 销毁 销售
瑰
guī
字义:①奇特,珍奇;②一种像玉的石头。
辨字组词:
瑰(瑰丽)(瑰异)(瑰宝)(瑰奇)
槐(槐树)(槐花)(指桑骂槐)
造句: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写法:“王”末横变为提,“鬼”上收下放,右下部竖弯钩能托住“ ”。
烬
jìn
字义: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
辨字组词:
烬(灰烬)(余烬)
尽(尽早)(尽快)(尽量)
造句:侵略者的大火使无数珍宝化为灰烬。
写法:“火”末笔为点,“尽”下面两点相互呼应。
fó(佛像 佛寺 佛经) lóng(灯笼 鸟笼 牢笼)
佛 笼
fú(仿佛) lǒng(笼罩 笼络)
cáng(隐藏 收藏 埋藏) liáng(量杯 计量 测量)
藏 量
zàng(宝藏 藏族 藏戏) liàng(数量 胆量 重量)
近义词:
估量——估计 仿照——模仿
景观——景色 宏伟——雄伟
掠走——抢走 任意——随意
销毁——毁灭 瑰宝——珍宝
反义词:
热闹——冷清 破坏——建设
销毁——保存 精华——糟粕
宏伟 雄伟
二者都有“雄壮伟大”的意思。但“宏伟”多用来形容高大的建筑物或规模、计划等抽象事物;而“雄伟”多用来形容高大耸立、巍峨、有气势的建筑物或自然景观,也形容不寻常的气概、事业等。
例句:①祖国的宏伟蓝图正等待着我们去描绘。
②国庆期间,爸爸带我去参观了雄伟的天安门。
闻名:①听到名声。例句:我们终于来到了闻名已久的江南古镇。②有名。例句:云南丽江是闻名的旅游风景区。
词 语 释 义
不可估量:不可以估计。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
损失: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某些东西。
众星拱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奇珍异宝:珍异难得的宝物。
销毁:烧掉,毁掉。
瑰宝:贵重而美丽的珠宝,也指特别珍贵的东西。
精华:(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古代的皇帝都住着( )的宫殿,享受着( )的生活,皇宫里珍藏着各类( ),有( )的珍珠,有名贵的黄金饰品,还有各地的宝石。
金碧辉煌
众星捧月
奇珍异宝
玲珑剔透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1)
二、圆明园的过去无比辉煌。(2~4)
三、圆明园被焚毁令人痛心。(5)
圆明园的毁灭
损失不可估量
辉煌的过去
化为灰烬
布局—众星拱月
建筑—风格各异
文物—珍贵异常
万园之园遭焚毁
勿忘国耻兴中华
1.第①段是如何描述圆明园的毁灭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第①段用“是……也是……”的句式,从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两个方面表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损失,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与痛惜的感情。
2.第④段第一句在文中是个什么句子?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第一句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圆明园建筑的特点。下半句引出下文:圆明园内收藏着的历史文物很珍贵。
3.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答:鲁迅说过,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真正的悲剧,而悲剧往往更能牵动人们的心,更能唤醒人们的意识。作者把圆明园的过去写得越辉 煌、越美好,与它的毁灭所形成的对比就越鲜明,人们就越激愤、痛惜,也就能更深刻地认识并记住祖国曾经遭遇的劫难,从而激发大家热爱祖国和民族文化的情感。
一、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答:(1)赞叹之情: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举世闻名”让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2)惋惜之情: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全世界人民都为之感到惋惜。
(3)仇恨之情: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作者对侵略者的仇恨?
二、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说说从划线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凡是”“统统”“任意”等词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达到了顶峰。这些词语更能激起我们对强盗贪婪、野蛮的罪恶行径的憎恨。
本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课文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如文中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而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文中只是在最后一自然段中用精练、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其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这样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是为报仇,也并非为雪恨,而是让我们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场血与泪的教训;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学完了课文,你有何感悟,写一写你的感悟吧,不少于100字。
描写建筑的词语:
精美绝伦 古色古香
典雅大方 美轮美奂
带“举”字的词语:
举重若轻 举一反三
举世瞩目 举足轻重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星( )月 诗( )画( )
( )台( )阁 金( )辉( )
( )珍( )宝 玲( )( )透
披
戴
情
意
奇
异
亭
楼
碧
煌
珑
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