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螳螂捕蝉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毫不介意” 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借助语言文字,体会少年劝谏之巧妙与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请跟着 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课题)
螳螂是什么?(昆虫、益虫——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 ) 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比如:蜻蜓、蚂蚁、蝴蝶、蚂蚱。有些动物的名称中有虫旁,但不是昆虫。 (举例:青蛙、蛇、蚯蚓。 )
大家一起齐读课题。
“螳螂捕蝉” 这个成语有时也写作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扫除障碍,学好字词
课文中有几个难读的词语,大家能读准确吗? 出示:诸侯国 祸患 不堪设想 固执 劝阻 侍奉 恍然大悟 候。请大家观察它们的字 禀报 隐伏 毫不介意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遍,再互读一遍,互相提醒纠正。
再看两个形近字,出示:侯 形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分呢?
引导组词。
文中还有一些多音字,你能读准吗? 出示:处死 露水 举起前爪
指名读。
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分段开火车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劝阻。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结果,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
文中“螳螂捕蝉”的故事是谁讲的?(板书:少年)讲给谁听?(板书:吴王)目的是什么?
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起因:固执攻楚;经过: 巧妙劝说;结果:打消念头)
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 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从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交流: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乘虚而入
吴王是位暴君 相机出示句子:可是吴王固执地说: “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 (1 ) “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 —顽固 (2)你能否讲讲吴王怎么样才叫固执? (3)学学这位暴君的样子,表演朗读,然后全班一起来学一学。
B.大臣为国家着想相机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C.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看来吴王的固执是有原因的。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北方还有很多其他的诸侯国。事实上,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
细读课文,了解结果
同学们,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吴王的态度仍是如此坚决,似乎不可更改。可结果,他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节,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理解“恍然大悟” 。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
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出了什么呀?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文章开头说吴王固执己见, 最后又交代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写作上的安排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
那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呢?
少年说了什么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呢?
吴王说少年讲得太有道理了,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6.这正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重点。
第二课时
角色体验,读文明理
自由读文,小组讨论
哪位同学能快速地把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故事找出来,读给我们听一听。
这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或是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出示课件)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角色体验,加深理解
其实它们三位只要回一回头,完全可以看到身后的危险, 这灾难就是可以避免的, 但它们为什么不调头呢?我来找三位同学替它们回答。 (1)蝉啊,蝉!你为什么没有回一回头,看看身后的危险 呀?(我看你是只想露水不要命呐! ) (2 )螳螂,你为什么没调头看看身后的危险呀? (好吃吗? 还没吃到就······惨喽! ) (3)黄雀,你为什么没把头转一转哪?(吃到螳螂了吗? 现在后悔了吗?来不及了! )
从这三位的回答我们明白了,蝉一心贪恋露水却不知道 (身后的螳螂) , (书:蝉 螳螂 )螳螂一心想捕蝉却不知道 (身后的黄雀) , (板书: 黄雀) 黄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却不知道 (少 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 。 (板书:少年) 3.谁能用一句话同时告诫一下它们三位呢?看看文中哪句话最合适? 出示:蝉、螳螂、黄雀,你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谁来读这句话,真的让它们听到,你是在告诫它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领悟寓意,创新复述
其实,这番话也是少年对吴王讲的,吴王听懂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齐读。他做了一个什么决定?
奇怪了!少年这番话并没有提到攻打楚国的事呀,为什么吴王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这两件事儿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吴王攻楚就像螳螂捕蝉一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王攻楚,诸侯在后。 (板书:攻楚 谁能把少年所讲的这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哲理、道理、 寓意)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好呢?自己练习一下,同桌之间互相 讲一讲。
哪位同学当一下少年, 给我们这些好奇的吴王讲讲这个故事呢?(课件出示插图)
推敲字词,体味妙劝
联系生活,理解词义
吴王所悟出来的结论和当初大臣们所劝阻吴王的理由一样吗?
大臣们是怎么认为的?读来听听。 吴王悟出来的和当初大臣们所劝说的理由是一致的, 可是当初大臣们劝说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你身边有没有固执的人?给我们讲讲他是怎么固执的? 能举个例子吗?
你们劝他了吗?有用吗?他明知自己错了还要坚持自己 吴王 诸侯)
少年说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现在看来它不但有意思,而且是一个很要好的意见。
推敲字义,品味巧劝
可是见过像吴王这么固执的吗?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可是吴王固执地说: “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
生读。
这分明就是下了一道——死命令。 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说说看,你会哪一个 就说哪一个?(处死: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死命令:死, 表示不可更改。 )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各不相同, 所以我们对字词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从这两个死你领悟到了什么? (吴王攻打楚国的决心很坚定,吴王很固执。板书:固执)
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来读读这两句,第一句男同学,第二句女同学。男生注意了,你们现在是固执的吴王啊。
大臣们苦苦相劝,那就是个死呀!可是,少年却用一番话就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不但没死,反而得到了吴王的夸奖。这是什么世道嘛?谁来评评理?究竟是为什么?(巧劝、智 劝、拐弯抹角地劝、旁敲侧击地劝)
从中我们能看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 智勇双全) 从哪里看出来?从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中你看出了什么呢?(板书:知错就改)
拓展延伸
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的故事, 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 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多媒体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
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少年智劝吴王)
板书设计:
10 螳螂捕蝉
蝉 攻楚
螳螂 吴王
少年:智勇双全
吴王:固执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
“螳螂捕蝉”和 “吴王攻楚”之间的联系,学生也能够轻而易举地理解。学生一读就能明白的课文,如何激发他们继续求知的兴趣呢?我认为,关键就是要实现对教材的重组。 结合本课独特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结构。我采取 “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先对故事整体有个初步的认识,再深入到对小故事内容的剖析、寓意的理解,穿越回故事的起因,对比体会少年的劝说之巧妙,最后对人物、故事情节、寓意都有了全面的把握。 教学时, 首先, 利用概括提示引领学生快速地抓住事件梗概, 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一目了然。随后,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有了清晰认识的前提下,打破故事前因后果的顺序,直奔中心。让孩子们自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从遣词造句中发现蝉、 知错就改 黄雀 少年 诸侯 螳螂、黄雀的共同点,提出质疑,在小组讨论中合作解决发现的问题。扣住三者“一心”的不同表现,教师提问,孩子们扮演角色答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趣味问答中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寓教于乐。上完课后细想,这些问题及答案都很简单,如果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就有目的地让孩子们自己分角色来进行创 造性的问答表演,是否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呢? 对“恍然大悟” “固执”和“死”等词的解读,注重发展孩子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让孩子们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又体会到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又有所改变,对其理解不能断章取义。既指导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又达到了积累习作素材的目的。 本课最大的遗憾就是拓展延伸的环节设置过于草率。 “从中我们能看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 这个问题限制住了学生思考的角度,前一个问题他们已悟出了少年的机智, 因此很多学生被我引进了误区,紧紧抓住“机智”不放,在课文中到处搜罗。如果将问题改为“你觉得少年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散思维。 纵观全课,虽然环节的设计较为紧凑,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很多需要细化改进之处。这也是本课的遗憾之笔,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