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七律?长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只懂得私利。”
感悟:面对义与利,君子的选择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甚至舍利取义;而小人的表现则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二者谁高谁低,一目了然。当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大义与私利相矛盾时,该选择什么,想必每个人心中都已有了答案。
二万五千里长征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壮举,
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壮举。
雪山草地,崇山峻岭,险滩急流,追兵重重,一路走来,依然能听到红军战士爽朗的笑声。
不信,我们就赶快去读读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吧!
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重点)
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难点)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等。
我会认
礴
(bó)
磅礴
(气势盛大)
丸
wán
字义:①小而圆的东西;②专指丸药;③量词,用于丸药。
辨字组词:
丸(丸药)(弹丸)
(泥丸)(肉丸)
九(九泉)(九天)(九州)写法:撇要舒展,横折弯钩要写得有力,点在撇上。
崖
yá
字义:①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侧面;②边际。
辨字组词:
崖(山崖)(悬崖)
(崖岸)(悬崖绝壁)
涯(天涯)(涯际)(天涯海角)
写法:“山”字稍扁,中间的竖在竖中线上,两个“土”的第二横略长。
岷
mín
写法:“山”要写得偏窄且短;右部竖提在竖中线上起笔。
组词:岷山
[磅]
辨读:páng(磅礴) bàng(磅秤)
运用:黄河壶口瀑布倾泻而下,气势磅(páng)礴(bó )。
采用新式地磅(bàng)以后,车辆称重方便多了。
蒙
mēng(蒙骗)
méng(蒙昧)
měng(蒙古族)
近义词:
等闲——平常
逶迤——蜿蜒
磅礴——雄伟
反义词:
细浪——巨浪
寒——暖
开颜——愁眉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三军:在古代,大国军队都设中军、上军、下军等三军。后来通常用“三军”泛指全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词语释义
( )水拍( )暖,
大渡桥横( )寒。
五岭( )腾( ),
乌蒙( )走泥丸。
云崖
金沙
铁索
逶迤
细浪
磅礴
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根据全诗内容分析,诗中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的“征难图”?
析: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分别是“腾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腾越南五岭
疾跨乌蒙山
七律·长征
远征难——只等闲(总起)
万水千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总结)
(分述)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岭——腾
乌蒙——走
金沙江——暖
大渡河——寒
岷山——喜
1.诗歌前两句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析:这两句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析:夸张、比喻。用夸张极力渲染山的高大、雄伟,用比喻则衬托出了它们在红军眼中的渺小。写山大的目的是突出长征的艰难;写山小则是为了表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3.试品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和“寒”两个字。
析:“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这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弛有致。
先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联系划线的词语,体会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诗句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诗人把红军翻越高山峻岭看成是“腾细浪”与“走泥丸”;金沙江水湍急拍击着两岸的悬崖,诗人却感到暖意,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高悬于两岸的铁索,在诗人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寒”字,这些充分表达了诗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总—分—总”的结构。全诗仅用了短短八句,采用了“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即生动地概述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首先,概括地讲述了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其次,列举了“跨五岭、越乌蒙、渡金沙、夺泸定、过雪山”的典型事例,并加以具体说明;最后以“三军过后尽开颜”一句来总结全诗,热情地赞颂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在这首短短的七律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工农红军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弘,更体会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用“长征”精神去征服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完了课文,谈一谈你的感悟吧,不少于100字。?
形容山水的词语:
山重水复 山高水长 崇山峻岭 山清水秀
毛泽东诗词二首: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五岭逶迤腾细浪”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
2.“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海、陆、空三军。( )
3.“万水千山”在诗中形容无数的山、无数的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