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开国大典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向他学习、看齐。看见没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类似的行为。”
感悟:向榜样学习,不少人都存在这种意识,但说到反省自身,却不十分常见。人往往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视而不见,甚至找借口开脱,如此一来,危害甚大。勇敢正视自己,反省自己,反思他人,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才能让曾经的失误变为今后的成功。
有哪一种典礼比建立国家的典礼更隆重?有哪个日子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更让人激动万分?
没有,没有。今天,我们有幸能够重温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国大典。赶快走进课文,观看开国大典的盛况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简称政协,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政协和中国共产党联系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一起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首民族解放的战歌。在人民中间广为流行,对激励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我会认
聂
擎
qíng
niè
典
diǎn
写法:上部的横长托上,下部的撇点呼应。
组词:典礼 典籍 大典
副
fù
写法:左部较宽,上小下大;右部窄长,第一竖短,竖钩的竖要长。
组词:一副 副手 副主席
委
wěi
写法:上部的竖在竖中线上;“女”的横略长,托住上部。
组词:委托 委员 委任
协
xié
字义:①共同合作,辅助;②调和,和谐。
辨字组词:
协(协定)(协会)(协力)
胁(胁持)(威胁)
(胁从)(胁迫)
写法: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字的整体要紧凑。
宾
bīn
字义:客人(跟“主”相对)。
辨字组词:
宾(贵宾)(来宾)
(外宾)(宾馆)
膑(膑骨)
写法:“兵”底横稍长,撇、点有力。
泽
zé
写法:左窄右宽,右上部横撇、捺舒展,覆盖下方。
组词:光泽 沼泽 泽被后世
奏
zòu
写法:上部撇捺伸展,盖住下边;下部最后一笔是长点。
组词:演奏 奏乐 节奏
诞
字义:①诞生,人出生;②荒唐的,不合情理的。
辨字组词:
诞(诞生)(诞辰)
(华诞)(荒诞)
延(延安)(延长)(迟延)
写法:左窄右宽。“廴”的捺要舒展,托住右上部。
dàn
钮
niǔ
写法:左高右低。“钅”撇长横短;右部底横拉长。
组词:按钮 电钮
瞻
zhān
写法:左部窄长,右部撇要伸展,“口 ”略扁。
组词:瞻仰 高瞻远瞩
瞻前顾后
拂
fú
写法:左窄右宽。“扌”竖钩正直,右部“弓”略宽。
组词:吹拂 轻拂 拂去
骑
qí
字义:①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②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
③骑的马。
组词:骑(骑马)(骑兵)
(骑士)(骑车)
写法:左低右高。“马”最后一横变为提;“奇”上小下大,中横稍长。
嗓
sǎng
写法:左部小而偏上;“又”捺变点,“木”横略长,撇捺伸展。
组词:嗓子 嗓音 嗓哑
党
dǎng
写法:上部竖在竖中线上,秃宝盖略宽;下部竖弯钩伸展。
组词:党员 党派 入党
[率]
辨读:shuài(率领)lǜ(效率)
运用:新来的经理率(shuài)领大家全力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lǜ)。
率
shuài(率领)
lǜ(效率)
提
tí(提高)
dī(堤防)
近义词:
汇集——汇合 宣布——宣告
徐徐——慢慢 飘拂——飘动
率领——带领 充满——充溢
反义词:
汇集——分散 肃静——喧哗
完毕——开始
课件PPT
词语释义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幕典礼、结婚典礼、毕业典礼等。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游行:广大群众为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对而行。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开,创建。典,典礼。
迎风招展:随着风飘扬。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擎:举。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
词语释义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
早上8点钟,学校的升旗仪式正式开始,鲜艳的五星红旗( ),学生早早的已经( ),随着国歌的响起,全校师生( ),( )国旗,非常的庄严肃穆,每周的升国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很好的方式。
迎风招展
就位
肃立
瞻仰
本文通过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一、大典前,盛况空前。(①~④)
二、大典中,热烈庄严。(⑤~⑩)
三、阅兵式,威武雄壮。(11~13)
四、大游行,充满光明。(14~15)
大典前
大典中
人员广泛
布置精细
场面红火
宣布成立
升旗鸣炮
宣读公告
盛况空前
热烈庄严
阅兵式 热烈喜悦
游行壮景 光明充满北京城
隆重庄严
声势浩大
开国大典
1.作者详细交代了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和人数,其作用是什么?
析:这样写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参加人数之多,来自行业之众,也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的期待和重视。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盛大的典礼?
析:
(1)参加典礼的人员来自各个阶层,范围广泛;(2)参加典礼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地域广;
(3)参加典礼的人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4)参加典礼的人数多,成了人海;
(5)主席台的布置,喜庆热烈;
(6)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宏大,热情高涨。
3.第⑦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析:这一段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4.为什么说“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析: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做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踩在脚下,没有独立,没有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身做了主人。
5.为什么当听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广场上的人们会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
析: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上的人们热烈鼓掌。
6.开国大典分为几个部分?哪些部分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析: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阅兵式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7.第段对阅兵式中的哪些兵种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析:主要描写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空军接受检阅的盛况。生动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的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的无比激动和自豪。
8.如何理解第段中“光明”的深刻含义?
析: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还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使全国永远摆脱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的?
本文呈现了一个个场面,其中对毛泽东的直接描写虽然不多,但很典型,比如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按动旗杆的电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不断向群众挥手,高呼“人民万岁”等。通过这些言行的描写和庄严的会场环境以及人们激动的欢庆场面的烘托,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毛泽东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他的伟大形象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的词语,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再从课文中找出能表达人们强烈感情的句子讨论交流。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直奔”表现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一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表现出人们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场面描写。所谓场面,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场面描写就是对这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不仅可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而且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本文记叙的是开国大典的盛况,向我们展现的是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文章描写得有顺序、有气势,场面壮观,主题鲜明。
本文以生动的语言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的盛况,为我们展现了毛主席的伟人风采,也让我们仿佛又回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回首往昔,我们不禁叹服革命先辈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的艰辛努力;展望未来,我们更坚信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学完了课文,写一写你的感悟吧。不少于100字。
形容场面热闹的词语:
张灯结彩 欢声雷动
载歌载舞 热火朝天
含有数字的词语:
七上八下 五颜六色
九牛一毛 朝三暮四
读拼音,写词语。
wěi yuán ( )
wài bīn ( )
piāo fú ( )
zhān yǎng ( )
委员
外宾
飘拂
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