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课前检测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有哪些?中共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中国正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光明的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一个旧中国。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就是要尽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摆脱黑暗的命运。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要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二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三要加强党的领导,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重庆蒋委员长勋鉴: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午前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毛泽东 未铣
(8月16日) 万急
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8月14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期待正殷,而行旌迟迟未发,不无歉然,朱总司令电称一节,似于现在受降程序未尽明了。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异议,则对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将置于何地。朱总司令如为一爱国爱民之将领,只有严守纪律,恪遵军令,完成我抗战建国之使命。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 哿
(8月20日 )重庆蒋委员长勋鉴:
从中央社新闻中,得读先生复电,兹有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
毛泽东 未养
(8月22日)延安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 梗
(8月23日)特急、蒋介石先生勋鉴: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已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毛泽东 敬
(8月24日)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习目标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4、树立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情感。知识构建1、重庆谈判: 背景
时间
结果
意义
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西北战场——(粉碎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经过(时间、人物、 主力、方向)
影响 1、条件
2、时间
3、经过:(时间、指挥员、战术、歼敌人数、意义)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4、意义
5、渡江战役(时间 人物 胜利标志) 三大战役内战烽火战略大决战说出以下事件的战略地位: 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对
陕甘宁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战略进攻: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
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临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材料二: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毛泽东请回答:
(1)材料一中“陪都”是指哪座城市?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蒋介石为何电邀毛泽东到陪都谈判?
重庆、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但为了在政治上蒙骗舆论、欺骗人民并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掩盖他阴谋发动内战的真相。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同意跟国民党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第一,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休养生息,中共应代表人民利益,努力去争取和平的实现,至少把内战限制在局部范围,或者推迟全面内战的爆发;
第二,通过谈判后,能在和平条件下进行改革,这对人民是有利的,也是中共所力争的;
第三,可以通过和平谈判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以教育、团结人民,争取对美蒋还抱有幻想的人们,孤立蒋介石。思考图1: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西北文化日报》
图2:1945年8月——10月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图1图2探究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
(2)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是什么?其落实情况分别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落实情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国共联合抗日。
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
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 了重要基础。
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图一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图二反映的是重庆谈判。(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启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读表,了解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的对比情况。讨论:国共力量相差这样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请举例说明。小讨论解放战争 胜利的原因:1、是正义的,符合历史潮流
2、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3、中共战略战术的正确运用
4、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5、国民党腐败,失去人心真题点悟1、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
A、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2、三大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
A 、 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为渡江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D、为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AB3、促使南京迅速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60年的握手。
想一想,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曾在哪里举行会谈 ( )
A、延安 B、南京 C、北平 D、重庆DD5、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
1、广大人民的支持
2、 国民政府的腐败
3、 正确运用战略战术
4、 解放区在军事、经济上的优势
A、134 B、124 C、123 D、234C考点训练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卷作业再见中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西安武汉南京孟良崮 延安 晋冀鲁豫
解放军一部 晋冀鲁豫
解放军主力 中 原华东解放军
主力 三军挺进中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瓮中捉鳖材料三:广大农民以“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为口号,普遍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华北解放区有近百万农民参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吉林蛟河一位杨老太太先后将她的5个儿子中的4个儿子送上前线。山东农民从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就有民工580余万人支援前线,冀中区有480万人支援前线。在淮海战役中,山东莒南民工在风雪交加中,每天在15公里长的运输线上来回5次,为第一线的部队供应粮食。广大农民还积极参加民兵,对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