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全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节 氧气课件 (共23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八年级全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节 氧气课件 (共23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3-18 13:29:31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四单元 第二节 氧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氧气呢?第四单元 第二节 氧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了解什么是催化剂。
过程与方法:动手实验制得一瓶氧气,体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动手实验,乐于主动参与实验探究。 问题一:如何选择原料? 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可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
1、水( H2O )
2、二氧化碳(CO2)
3、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4、高锰酸钾(KMnO4)
5、过氧化氢( H2O2)
6、甲烷(CH4)
7、氯酸钾(KClO3)
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可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1、水( H2O )
2、二氧化碳(CO2)
3、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4、高锰酸钾(KMnO4)
5、过氧化氢( H2O2)
6、甲烷(CH4)
7、氯酸钾(KClO3)
√√√√√这些物质中含有氧元素(1)KMnO4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在加热时能产生氧气,成本较高。
(2)KClO3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如果混有可燃性杂质可能会发生爆炸。
(3)H2O2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温下就可生成氧气和水,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低廉。
(4)CO2是一种气体,不易放出氧气。
(5)H2O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成本高,反应速度太慢。资料介绍问题二:如何选择反应原理? 你认为下列原理中哪一种最适宜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呢?请说明理由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水 氢气+ 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
3.双氧水分解制氧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通电加热二氧化锰√探究:活动天地4-3
1.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的10%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2.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的10%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实验探究一:
为什么要加入二氧化锰( MnO2)呢?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某同学认为: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你是否同意?你还考虑了哪些因素? 1、原料是否容易获得
2、反应条件是否容易控制
3、实验装置是否容易装配
4、实验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固液不加热型 固体加热型问题三:如何选择制取装置用实验桌上的仪器试着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装,并给大家展示组装的成果
如何检查这套装置的气密性呢?问题四:如何选择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小资料
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 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问题四:如何选择收集装置问题五: 收集好的氧气怎样放置? 如何验满? 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满了。 直接观察: 集气瓶里的水完全排净,集气瓶口冒出大气泡,说明氧气已经满了。如何检验收集满一瓶氧气呢呢?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或动手实验:思考:
1.为什么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
2.收集完毕为什么正放在桌面上?【盘点收获】:
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 )
(A)电解水 (B)加热二氧化锰
(C)过氧化氢催化分解(D)分离液态空气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 下列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氧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CC随堂检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