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世界的文化杰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讲述的主要内容是欧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在文化方面的一些表现,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的一些情况。毛主席说过:“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当时,资本主义正在逐步取代旧的社会制度,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反映在文化领域,必然会出现很大的变革。在介绍每个领域成就的时候,分别以一位人物和他们的作品为代表,从这些人物和作品的情况,来反射出每个领域的具体情况,从而总体反映当时欧洲文化界的状况。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对该时期西方文学艺术作品的了解,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有关内容加深对该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该课内容特别是小字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极好素材,要指导学生阅读,还可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回忆更多的内容,使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教学媒体
图片、课件、音频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新课】
(放音频“英雄交响曲”,讲述)这是什么乐曲,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大家?
(学生回答)“英雄交响曲”。
(讲述)那他的曲作者是谁呢?
(回答)德国的贝多芬。
(指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讲述)对。贝多芬不仅在作曲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做人方面也很受人称赞,是一位很有正义感的人。从“引言”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高尚人格。当时,社会正处于变革的时期,一定的社会文化建立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资本主义强调个性解放,在当时的社会中,涌现出了很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艺术家,给人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作品和他们令人称赞的事迹。今天我们就学习那个时期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代表。我们通过三个著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来了解,大大家要明白这一时期不只有三个代表人物,还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
【讲述新课】
一、文学巨匠
(讲述)首先,我们从文学这方面开始。一位文学家曾经说过:“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在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都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人们思想也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为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许多文学巨匠应运而生。他们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笔,能记录下这变革中的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等等,一系列的变化、反映。其中,在俄国就有一位这样的伟大作家,他是谁呢?
(回答)列夫·托尔斯泰。
(出示人物图片,讲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以出生于贵族家庭,一生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寻找改造社会的良方。他一生创作出了无数作品,那么他创作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呢?
(回答)当时俄国社会充满了贫困和不行,国家动荡不安。面对种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出了许多作品。
(提问)在他如此众多的作品之中,最著名的有哪几部?
(回答)《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展示有关图书的图片,讲述)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为什么如此评价托尔斯泰呢?
(回答)托尔斯泰的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时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内容,讲述)是的。托尔斯泰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现实生活最为真实的反映。其中,《战争与和平》就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的画面。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巨著。其它两部著作也是一样,有着深刻的创作背景和复杂的故事情节,而且也都是表现俄国社会当时的状况。希望同学在课下一定仔细阅读这几本书。体会一下托尔斯泰想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二、美术名家
(讲述)刚才我们学习了在文学领域之中的一些变化。文化包括许多方面,现在,我们来看看在美术领域中有什么样的表现。
(出示“向日葵”图片,提问)大家知道这幅画的名字是什么吗?它的创作者是谁?
(回答)向日葵。作者是梵高。
(出示人物图片,指导学生参看教材小字部分内容,讲述)梵高的生活经历集中反映了他关心他人,在逆境中表现出对生活热爱的良好品质。梵高曾说过:“相信我把,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的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梵高在对待学习和生活以及艺术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在逆境坚持艺术创作的精神。
(讲述)美术作品不像文字作品那样,很直观,想要表达的思想会比较容易理解。想要很好的欣赏一幅名画,我们首先要知道他是在什么背景下、什么样的心情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大家知道《向日葵》这幅名著的创作背景吗?
(回答)梵高是在法国南方创作这幅作品的,南方灿烂的阳光赋予了他创作灵感。
(讲述)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像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跃的火焰。如此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画面张力,就是想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这是一种很夸张的表现手法。
(组织讨论)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古代绘画代表作品,想一想东西方绘画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西方的艺术是一种夸张表现,也是对事物本来面貌的直接表现,但中国绘画却是一种意念的表现,也是一种很含蓄的表现。但这只是东西方绘画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这只是源于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对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三、著名音乐家
(讲述)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绘画方面的成就,绘画是视觉享受,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下听觉方面,也就是音乐方面的成就。我们就从“引言”中提到的贝多芬来了解当时的音乐节是什么状况。
(出示人物画像,提问)贝多芬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者。他一生中作品无数,其中最有名的是那一部呢?
(回答)《英雄交响曲》。
(讲述)这部著作创作于1804年,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师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那么,这部交响曲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价值呢?它到底有什么意义?
(学生根据课本回答)它是贝多芬第一部名曲反映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总结)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贝多芬在乐曲总谱上写道“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可是当他知道拿破仑称帝以后,又把这句话划掉了,改写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由此就可以看出贝多芬思想的变化过程。贝多芬为人正直,爱憎分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内容,提问)其实无论是什么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必有这样或那样的坎坷,取得的成绩越大,说明他遇到的困难越多。作为一名音乐家,贝多芬的耳朵在他26岁的时候,就完全失聪,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了听觉,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努力下坚持创作的,是以一种怎样的常人无法想象的精神坚持着。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大家是怎样看待贝多芬的人格魅力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贝多芬青年时期双耳失聪,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事创作。我们要认识到,挫折困难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困境可以使人振奋,我们要培养遇到挫折要自强不息的品德。
【课堂小结】
本课讲述的主要内容是欧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在文化方面的一些表现,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的一些情况。资本主义正在逐步取代旧的社会制度,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反映在文化领域,必然会出现很大的变革。在介绍每个领域成就的时候,分别以一位人物和他们的作品为代表,从这些人物和作品的情况,来反射出每个领域的具体情况,从而总体反映当时欧洲文化界的状况。要求学生课下应该多设计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活动与探究】
1.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请你列出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佳作,分析它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答案提示:例如《红楼梦》通过贾宝玉一家由兴盛到衰败的史实,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的历史现实。
例如《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反映了我国人民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豪情满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事实。
2.根据不同的爱好,自愿组成文学、音乐和美术三个小组,办一个报告会,分别介绍托尔斯泰、梵高和贝多芬生平和创作活动。活动前,分头搜集材料。
提示:报告会:以托尔斯泰、梵高、贝多芬生平和创作活动。以不同小组收集整理材料综合,确定小组发言人。
3.不同小组发言人可对文学、美术和音乐三个代表人物的生平和作品进行发言,对不同代表人物生平的发言可选取最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展开;对不同代表人物的作品可围绕文学艺术作品反映现实生活,也可从作品的特点方面来展开等。
4.连线题
板书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一、文学巨匠
二、美术名家
三、著名音乐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