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习题精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习题精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04 19: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习题精选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慕尼黑会议召开
B.德军突袭英法对德宣战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突袭珍珠港
2.二战开始后,德军遭受的第一次大失败是(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德军偷袭波兰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顺序是( )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苏德战争爆发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④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4.下列国家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先后顺序是( )
①英法
②美国
③苏联
④德国
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5.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
A.1939年9月
B.1940年4、5月
C.1941年6月
D.1941年12月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英两国政府……一致深信……局势当前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已不可能把主要是苏台德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的疆域内,不然便会使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平的利益遭到威胁……
——《英法政府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声明》(1938年9月19日)
材料二:法国和英国公使通知我们:一、英法两国的建议是防止战争、防止强占捷克斯洛伐克的唯一办法。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如果作否定的答复,就得负挑起战争的责任。三、这样就将消除法英两国的一致同情,因为英国将置身事外。四、法国将不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战争,即不履行条约……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的电报》(1938年9月21日)
请回答:
(1)推断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所提建议的内容。
(2)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不接受英法的建议,将面临与哪国的战争 英法将采取何种立场 其借口是什么
(3)英法奉行的是什么政策 其危害是什么
7.阅读下列材料:
“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国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1945年丘吉尔就职演讲
请回答:
(1)丘吉尔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是什么
(2)丘吉尔的态度与张伯伦政府对待法西斯侵略的态度有何不同 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张伯伦
材料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毛泽东
请回答:
(1)张伯伦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顶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参考答案
1.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军苏联,标志着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而且也应是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答案。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排除法回答本题。
答案:C
3.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求我们要对每一个知识点有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能把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941年12月;苏德战争爆发于1941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9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7月。所以答案是D项。
答案:D
4.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时间、空间的掌握能力。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对参加二战的主要国家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它们在二战中的情况;二要对二战中重要的时间有清晰的了解。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参战。
答案:C
5.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四个选项都是二战中的重要时间。1940年4、5月是德军发动对欧洲西部进攻的时间;1941年6月是德军进攻苏联的时间;1941年12月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时间,标志着二战规模的进一步扩大,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开始对德宣战。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答案:D
6.思路解析:本题的设计意图是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处理史料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两则材料反映的是慕尼黑会议的内容,由材料并结合史实就可知道英法对苏台德地区的态度,以及它们所怀的目的,即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换取自己的安全。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材料,并掌握慕尼黑会议及以后战事发生的状况,就能回答此题。
参考答案:(1)要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2)德国。如果发生战争,英法不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引发战争的责任在捷方。
(3)绥靖政策。损害小国利益,纵容德国侵略扩张,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7.思路解析:本题通过丘吉尔的一段话来启发思维。第(1)问通过丘吉尔的谈话内容来判断英国政府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是分析判断的一种模式。第(2)问是比较发散的提问,尤其是最后一问,是创新分散思维的应用,要求我们在再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来把握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1)对法西斯侵略予以坚决的反击,维护国家的基本利益。
(2)丘吉尔主张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予以坚决回击。而张伯伦政府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纵容的态度。张伯伦政府时期,英国幻想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欲望,推动法西斯国家去进攻苏联。丘吉尔时期,英国的纵容政策已告破产,英国面临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国家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8.思路解析:本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分三步走,一是理解,即阅读材料后总结材料中心意思;二是分析,即以材料所提取的信息来联系相关的知识点;三是评价,即评价张伯伦的政策。
参考答案:(1)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慕尼黑阴谋。
(2)张伯伦原计划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办法,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但事与愿违,等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没有向东进攻苏联,而是先占领波兰,横扫西欧,灭法国,又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