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图片中的服饰是哪个民族的?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女真族的强盛之路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三千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女真族部落初成始在唐朝。
第
一
章
女真族之建国
百年蛰伏,建国白山黑水间
(“白山黑水”是女真族的兴起地)
长白山
黑龙江
女真族之建国:百年蛰伏,建国白山黑水间
女真族之建国:百年蛰伏,建国白山黑水间
女真族狩猎图
女真族之建国:百年蛰伏,建国白山黑水间
“及天祚嗣位,责贡尤苛。又天使所至,百般需索于部落,稍不奉命,召其长加杖,甚者诛之。”
——《永乐大典(卷之五千二百五十一)》、作者:官修、第17页
1.这一时期的女真人受到了哪一政权的压迫?
2.女真人又是怎样反抗的呢
女真族之建国:百年蛰伏,建国白山黑水间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 ”
——(元)脱脱等撰:《金史》,卷2,第84页
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金太祖完颜旻
想一想:完颜阿骨打还有一个汉文名字叫完颜旻,可以看出他有何倾向呢?
女真族之建国:百年蛰伏,建国白山黑水间
“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斜也、宗干当国,劝太祖改女直旧制,用宋官制度。”
——(元)脱脱等撰:《金史》,卷78,第885页
模仿中原王朝制度
改革女真军政体制
女真族文字
“金初无文字也,自太祖得辽人韩昉而言始文;太宗入汴州,宋宇文虚中、张斛、蔡松年、高士谈辈先后归之。”
——庄仲方《金文雅序》
女真族之建国:百年蛰伏,建国白山黑水间
第
二
章
女真族之崛起
万里趋兵,完颜兴兵灭辽宋
宋徽宗赵佶
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北宋自山东泛海赴金,签订了共同灭辽复燕的军事合作盟约。由于双方地理上受辽国阻隔无法在陆上接触,而需要海上经渤海往来而得名。
女真族之崛起:万里趋兵,完颜兴兵灭辽宋
1125年,金灭辽!
女真族之崛起:万里趋兵,完颜兴兵灭辽宋
想一想:他们的名字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女真族之崛起:万里趋兵,完颜兴兵灭辽宋
靖康之耻
女真族之崛起:万里趋兵,完颜兴兵灭辽宋
1125年,金灭辽!
女真族之崛起:万里趋兵,完颜兴兵灭辽宋
1127年,金灭北宋!
建国仅十余年的金朝,为何能相继灭亡
强悍的契丹、强大的北宋?
“取量添酒钱及增一分税钱,头子、卖契等钱,敛之于细,而积之甚众……于是建明堂,立道观。”
——(元)脱脱 等奉敕、《宋史》、卷161考证、第2445页
“天祚皇帝,耽酒嗜音,禽色俱荒。斥逐忠良,任用群小。远近生灵,悉被苛政。”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250,第883页
北宋的腐败
辽国的腐败
第
三
章
女真族之称霸
对峙南宋,四邻停战止兵戈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其父徽宗,长兄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灭亡,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帝,重建宋朝,是为南宋。
宋高宗赵构
南宋的建立
女真族之称霸:对峙南宋,四邻停战止兵戈
女真族之称霸:对峙南宋,四邻停战止兵戈
女真族之称霸:对峙南宋,四邻停战止兵戈
“飞败金人于郾城,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兵逼之。飞遣子云当敌,鏖战数十合,敌不支。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368、第5517页
郾 城 大 捷(1140年)
岳飞抗金
想一想:岳飞因何而死?
女真族之称霸:对峙南宋,四邻停战止兵戈
南宋绍兴时,宋金战争已经持续了10余年之久,宋金战争对峙的局面逐渐形成,南宋小朝廷已无流亡之虞。赵构君臣手中有些与金讨价还价的资本,对于战争中形成的刘家军、张家军、韩家军、岳家军、吴家军,忌惮之心越来越重。认为“诸将权太重”,“天下之权不在庙堂,而在诸将”。此时,赵构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甚至先于忧外。战争旷日持久,再打恐兵连祸结,太阿倒持,不知半壁江山落入谁家。……为了收回兵权,办法之一,就是祖宗家法:以文制武……
——李昌宪:《也谈岳飞之死》,载《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想一想:材料反映出宋高宗杀岳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来解析岳飞之死,不出秦桧、高宗与金之媾和及陷害,论及当时士大夫在岳飞之死中所扮演着的角色却比较少。但正是士大夫对武将的夺权直接促成了岳飞最后的悲剧命运,秦桧与高宗亦不过是因人成事而已。宋自太祖、太宗确立文人政治后,士人登上权力的舞台,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扩大和完善,士大夫逐渐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政治利益集团,并成为宋代政治的主体,对可能威胁其利益的其他势力(主要是武人)均不遗余力地打击摧毁,而且在这一方面显得异常团结。……在对金作战中,武将地位上升,改变了北宋文武的格局,“绍兴中,武臣以军功入仕者甚多”。诸大将亦形成军阀之态势,如有岳家军、张家军及韩家军的称呼。特别让士大夫难以容忍的是武人力量在战争中崛起,其自信得到加强,一改北宋遭文人压抑之态,如韩世忠蔑视文人,常侮辱有加,并轻薄地称之为“子曰”和“萌儿”。充分显示了武人自信心的提高。
——张劲松: 《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载《史学月刊》2008年第12期
想一想:材料认为岳飞之死的罪魁祸首还有谁?
南宋的偏安——宋金和议
①南宋向金称臣
②宋给金岁币
③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女真族之称霸:对峙南宋,四邻停战止兵戈
课堂小结
议一议:战与和,偏安与气节孰是孰非?
1.宋金议和的胜者金政权,是不是真正的胜利者呢?
(请同学们阅读下书本P40的知识拓展)
2.入主中原的金政权,统治上呈现出怎样特色?
3.乞求称臣换来的和平带给南宋怎样的状态?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40课后活动中的诗)
4.看似丧失气节的求和行为是否还有什么更好的理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