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
时间:公元前1024年的一天
地点:国王的御厨里
人物:一个陶罐 一个铁罐
布景:厨房里,一张桌子(盖有桌布),上面放着华丽的摆放着专为国王用的锅、碗、勺、叉等厨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青色的陶罐和一个铁灰色的铁罐(6学生头带着用纸制作的陶罐、铁罐、碗、勺、叉等厨具坐在桌子上)。
旁白:今天,厨师走了,碗、勺、叉、陶罐和铁罐正在谈话,互相争论。
铁罐:(傲慢地)你敢碰我吗?
陶罐:(谦虚地)不敢,铁罐兄弟。
碗、勺、叉等厨具在旁边七嘴八舌的说:碰它,碰它……
铁罐:(带着轻蔑的神气)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陶罐:(不亢不卑地)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铁罐:(非常恼怒,一手插腰,一手指着陶罐)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陶罐:何必这样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以吵的呢?
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碗、勺、叉等厨具也不再说话。
旁白: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渣滓和尘土。
布景:陶罐睡在地上,上面堆上泥土(大张纸画的),并且撒上一些树叶,周围摆上几株树。
旁白: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
几个学生做挖土状。(扛着锄头,穿戴简朴)
挖土人甲:(惊讶地)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
挖土人乙:(高兴地叫起来)真的,一只陶罐。
挖土人甲:(捧起陶罐,掏出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陶罐和它当年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挖土人乙: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陶罐:(兴奋地)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两人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挖土人甲:别挖了,埋在土里这么多年,铁罐已不知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了,早已无影无踪了。
两个人,一个扛着锄头,一个捧着陶罐,高兴地走了。
——幕落黄瑞云
黄瑞云,湖南娄底人,一九三二年生。一九五八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在湖北教育学院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9%96%E5%8C%97%E6%95%99%E8%82%B2%E5%AD%A6%E9%99%A2 / 2103434"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BB%84%E7%91%9E%E4%BA%91 / _blank )任教。八十年代出任湖北师范学院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9%96%E5%8C%97%E5%B8%88%E8%8C%83%E5%AD%A6%E9%99%A2 / 963706"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BB%84%E7%91%9E%E4%BA%91 / _blank )副院长,一九八七年晋升教授,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一九八九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一九九一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瑞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担任湖北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水浒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黄石市作家协会主席。现任中国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寓言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屈原研究会名誉理事、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黄石市作协名誉主席。 黄瑞云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也钻研哲学和训诂学,业馀从事文学创作。发表过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艺术散文六十馀篇、新诗四十馀首、传统诗词三百馀首、寓言五百馀篇、幽默作品一百馀篇。
主要学术论文
1.《说老子其人》《论老子之道》(已收入《老子本原》,1995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会出版);
2.《说“静为动君”》(《文史哲》,1992年六期);
3.《惠施命题试释》(《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五期);
4.《屈原对天的认识与天问》(《屈原研究论文集》,1983年);
5.《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义》(《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四期);
6.《毛诗序与儒家诗论》(《古典文学新论》,1990年);
7.《胡笳十八拍的作者问题》(《黄石师院学报》,1982年二期);
8.《楚国论》(2002年6月宁波·国际屈原学术研讨会论文);
9.《历代抒情小赋选前言》(收入《历代抒情小赋选》,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0.《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概观》(收入《诗苑英华》第一卷);
11.《光焰万丈的唐代诗歌》(收入《诗苑英华》第二卷);
12.《善学唐者莫过于宋》(收入《诗苑英华》第三卷);
13.《元明两代诗简论》(收入《诗苑英华》第四卷);
14.《清诗,五七言诗最后一度芳菲》(收入《诗苑英华》第五卷);
15.《中国历代词发展概观》(收入《词苑英华》);
16.《经典寓言系列前言》(收入《经典寓言系列》)。
主要艺术散文
1.《种麦》(1961年冬);
2.《芦荡里的迷路》(1961年冬);
3.《杏花》(1962年春);
4.《河韵》(1962年夏);
5.《硕鼠硕鼠》(1962年5月);
6.《筒车》(1967年春);
7.《胶子树》(1968年12月);
8.《大青山,雨中的沉思》(1969年7月);
9.《杜鹃和野菊》(1970年2月);
10.《灰耳兔》(1971年9月);
11.《黄鼠狼之死》(1971年9月);
12.《天边独树高原》(1983年10月);
13.《回忆萼楼小学》(1987年2月);
14.《太阳花》(1987年11月);
15.《又复青山识鸟音》(1990年5月);
16.《兰兰》(1991年2月);
17.《漫天烽火忆兰田》(1995年8月);
18.《小麻雀之死》(1996年5月);
19.《楚都二千七百周年祭》(1996年2月);
20.《夏水和云梦泽》(1997年7月);
21.《杜鹃花依旧开放》(2002年);
22.《通红通红的辣椒》(2002年)。
学术著作
1.《历代抒情小赋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明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金元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4.《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5.《唐宋词名作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6.《历代绝妙词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7.《老子本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8.《诗苑英华》(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9.《词苑英华》(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文学著作
编辑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BB%84%E7%91%9E%E4%BA%91 / javascript:; )
1.《智慧的葫芦》(幽默故事,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2.《黄瑞云寓言》第一版(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3.《黄瑞云寓言》第二版(湖北少儿出版社,1985);
4.《黄瑞云寓言》第三版(湖北少儿出版社,1992);
5.《黄瑞云寓言》第四版(湖北少儿出版社,1998);
6.《魔镜》(幽默故事,黑龙江少儿出版社,1988);
7.《春天岛》(寓言,浙江少儿出版社,1999);
8.《长梦潇湘夜雨楼目录词集》(西塞山诗社,2003);
9.《溪流集》(西塞山诗社,200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本语文科目三年级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陶罐和铁罐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能够熟练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部分。3.感悟文章寓意,并将所感悟的寓意融入到“对文章的补白”以及各种特点的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中。
重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比较陶罐和铁罐性格的不同之处,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忆一下寓言的特点。作者简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议,做补充性指导。 引领学生结合所学课文,带着学法再学习。
讲授新课 二、指导学习生字重点指导:1.按生字结构给它们分个类2.“字理识字”:尘、弱3.易写错、读错的字。 1.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方法自主识字。
三、再读课文,完成课堂练习。连线正确读音选择合适的近义词 读一读,连一连。
布置作业 认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的一件什么事?(完成课后第一题)
部编版本语文科目三年级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陶罐和铁罐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能够熟练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部分。3.感悟文章寓意,并将所感悟的寓意融入到“对文章的补白”以及各种特点的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中。
重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比较陶罐和铁罐性格的不同之处,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是怎样的?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国王的御厨,去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2.要求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比较陶罐和铁罐性格的不同。 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课 1.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俩性格的?2.指导学生边读课文中的对话,边理解重点词句。3.紧扣学生的发言,引领探究骄傲的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4.指导朗读:一定要把握两个性格各异的罐子对话,特别是铁罐傲慢自大的语气和神态一定要读出来。5.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难道陶罐一点长处也没有了吗? 1.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体会铁罐和陶罐性格上各有什么不同。2.结合语境理解“奚落”。3. 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合作找出表现陶罐、铁罐神态的词语。5.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1.充分给予学生学习思考、互动的空间。2.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学习拓展 听了铁罐、陶罐的对话,你想对铁罐说点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组织学生间评议。 结合实际学习课文,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 想一想、议一议:铁罐为什么连影子也没看见?它去哪儿了? 学生发言:铁很容易氧化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影无踪的原因。 培养学生学习的反思能力。
课堂小结 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课后第三题) 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板书
铁罐:傲慢 多年后不见了
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陶罐:谦虚 多年后依旧美观
陶罐和铁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陶罐和铁罐
部编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先回忆一下寓言的特点
黄瑞云,1932年生,湖南娄底人。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也钻研哲学和训诂学,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有《黄瑞云寓言》《春天岛》《魔镜》《溪流集》等。
第一课时
谦虚
骄傲
陶罐
懦弱
táo
jiāo
我会认
恼怒
代价
guàn
dài
jià
qiān
xū
nuò
ruò
nǎo
骄
傲
谦
虚
懦
弱
尘
捧
擦
我会写
代
价
讶
左右 结构
谦
骄
懦
傲
捧
弱
上下 结构
尘
代
价
半包围结构
虚
我们按生字结构给它们分个类
加一加:马+乔=骄
小+土=尘
捧和擦都和手的动作有关系。
归类识字:
你们能用“加一加”、“部首归类”的方法识字吗?
尘
最早的字形是三只鹿加两堆土,表示群鹿奔跑时扬起的尘土。后省为一鹿一土,简化字变为“小”“土”。
我还会用“字理识字”
弱
“弱” 最早是软而无力的意思。 甲骨文写作 , 左边是 “水” , 右边是 “弓” 。代表弓浸水中则松弛疲软,无力。
我还会用“字理识字”
尘
chén
这里没有钩
我还要提醒你们易写错的字
擦
cā
不要读成“chā”
谦
罐
qiān
guàn
我还要提醒你们易读错的字
前鼻音
一、读一读,连一连。
xī luò
骄傲
liú shì
jiāo ào
qīng miè
流逝
奚落
轻蔑
二、选择合适的近义词。
骄傲——
懦弱——
羞耻——
美观——
恼怒——
轻蔑——
美丽 羞愧 轻视 愤怒 软弱 傲慢
傲慢
美丽
愤怒
羞愧
软弱
轻视
认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的一件什么事?(完成课后第一题)
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完全氧化掉了。
自以为坚硬
光洁如新
不复存在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是怎样的?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国王的御厨,去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找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比较陶罐和铁罐性格的不同之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体会铁罐和陶罐性格上各有什么不同。(课后第二题)
傲慢无礼
谦虚
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俩性格的?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住嘴!”
“何必这样说呢?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一个反问句加一个感叹句,看似强烈的语气却是和平的劝告,写出了陶罐并不想和铁罐吵架,表现了它的谦和与宽容。
铁罐无理取闹,陶罐克制住自己没有跟它吵下去,进一步体现了陶罐的宽宏大量。
骄傲的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说一说: 1.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
2.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
长处( )
坚固
短处( )
易碎
奚落
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两个性格各异的罐子对话,特别是铁罐傲慢自大的语气和神态一定要读出来。
朗读指导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铁罐是个什么样的人?
傲慢无礼 自以为是
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同桌合作找出表现
铁罐神态的词语。
奚落 骄傲 傲慢 轻蔑 恼怒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陶罐是个什么样的人?
谦虚有礼 友好大度
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同桌合作找出表现
陶罐神态的词语。
谦虚 争辩 不理会
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难道陶罐一点长处也没有了吗?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还是那样善良
听了铁罐对陶罐说的话,你想对铁罐说点什么?
铁罐为什么连影子也没看见?它去哪儿了?
铁很容易氧化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影无踪的原因。
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课后第三题)
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课堂总结
陶罐和铁罐
铁罐:傲慢 多年后不见了
陶罐:谦虚 多年后依旧美观
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读《北风和太阳》,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课后第四题)
待人处事不是给人压力、给人逼迫, 就能成功, 就能获胜。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