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幻灯片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幻灯片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8 14:4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感悟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表里如一的人格。
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抓住文中的主要事件。
反复朗读,揣摩文中精致凝练,富有诗意的语句。

衰微( shuāi ) 赫然( hè ) 迭起( dié )
卓越( zhuó ) 小楷( kǎi ) 澎湃( péng pài )
沥( lì )尽心血 锲( qiè ) 而不舍
目不窥( kuī )园 兀( wù )兀穷年
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 迥乎不同( jiǒng)


诗兴不作:
锲而不舍:
气冲斗牛:
兀兀穷年: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

写诗的兴趣减少了。
不停地雕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用心劳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山东诸城人,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诗集优《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等。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
臧 克 家

听几段范读,你也试着有感情朗读全文吧!
说和做






学者
(1-7)
革命家
(8-20)
写作《唐诗杂论》
写作《楚辞校对》
写作《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特点?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点题,形成对比,造成悬念,引出下文 。
这是作为学者的闻
一多言行的总纲。


闻一多先生希望从文化研究上探索救国的办法。这句话写出他如饥似渴、专心致志的治学程度。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做了也不一
定说”的特点。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赏析下面的句子,你能看出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读下面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你读出了什么?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苦历,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的写出闻一多的字写得多而工整的情状,表现闻一多严谨的治学态度。用他的学术成果,印证了他的“做”不是空话。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赏析:“小声说”“生音越来越大”“呼喊”形象的写出了闻一多号召人民的积极态度和进行革命宣传的大无畏精神。
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
赏析:“说”了就“做”,表现了闻一多在争取民主和斗争中高度的责任感和言行一致的品格。
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赏析:引用闻一多的话,,表现他的英勇无畏,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参加游行和献出生命,说明他“做”了
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文章结尾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高度称赞闻一多既敢于高声说出真理,又敢于以身相殉的伟大精神,突出他在“说”和“做”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作用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执着追求“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这句话使用对句的形式,句式工整,朗朗上口,
铿锵有力,富有音乐美;赞颂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恒心、毅力,令人佩服。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下面这句话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效果?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在这里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办法。这句话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是救国。

说说下面的句子有怎样的的表达效果?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它”指深夜的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该寂寞,但闻一多不然,他在一盏孤灯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在这里表现了闻一多研究时怡然自适的情景,与“打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下面的句子语言凝练含义深刻,说说其含义是什么?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都是说闻一多先生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可以使他分心。

说说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
2
3
适当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能增添文章的韵味,深刻表现主题。
惯用对句的形式,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4
本文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赞美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感染读者!
夹叙夹议,语言凝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对句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 魏 晋 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对句也指对联。
本文惯用对句的形式如开头、结尾等,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性;有些具有并列性;有些则是更整齐的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什么是对句?本文中对句有什么作用?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锲而不舍:
气冲斗牛:
兀兀穷年:
目不窥园:


解析:本题考查本课词语的意思。词语意思的理解要突破词语中重点字的理解,理解时还要结合文章内容。
不停地雕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用心劳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2. 看拼音写词语。

解析:此题考查本课容易出现书写错误的生字词,要准确掌握本课生字词才能准确答题。
bào qiàn shū tóu zhì xù yè xiāo ( ) ( ) ( ) ( )
zhuó yuè xīn bù zài yān kāng kǎi lín lí
( ) ( ) ( )
抱 歉 梳 头 秩 序 夜 宵


卓 越 心 不 在 焉 慷 慨 淋 漓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的事迹。
B.本文表现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
C.题目点明写作内容,简洁明快。
D.本文语言精致凝练,就是显得气势太盛,可以平和一些。
解析: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气势盛些,符合闻一多的性格品质。
D















1.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的事迹。
2.文章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增添了文章的韵味,给人以激励、鼓舞和感染。
3.感悟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表里如一的人格,我们也要做高尚的人。
读课文思考: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大呼小叫”,用大词、文言词,不朴实,比如“众物腾怨” “一反既往”“别无长处”“长须飘飘” 等等,对于这种说法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