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水循环2019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考情分析——精准熟悉考点近5年高考题多以区域景观图或水循环示意图为载体,一般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主干知识。 (2017·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2题。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C真题试做悟高考 探究一、水循环的环节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A (2017·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2题。真题试做悟高考 探究一、水循环的环节当地可供蒸发的水分较少影响蒸发的因素规律总结理论蒸发量
实际蒸发量当地可供蒸发的水分多少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某城市局部规划示意图。图中砂层和砾石层由上部砂层和下部砾石层两层组成。该地区一次降水过程中,土层含水量一般未达到饱和。入渗率指一次降水过程中从地表渗入土层的水量占本次降水总量的百分比。读图,回答3~4题。巩固训练3、图示区域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坡地>浅凹绿地>停车场 B.停车场>浅凹绿地>坡地
C.浅凹绿地>停车场>坡地 D.浅凹绿地>坡地>停车场D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某城市局部规划示意图。图中砂层和砾石层由上部砂层和下部砾石层两层组成。该地区一次降水过程中,土层含水量一般未达到饱和。入渗率指一次降水过程中从地表渗入土层的水量占本次降水总量的百分比。读图,回答3~4题。4、若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关于图中坡地入渗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强度越大,入渗率越大 B.降水时间越长,入渗率越大
C.土壤湿度越大,入渗率越大 D.土壤黏度越大,入渗率越大B巩固训练影响下渗的因素规律总结次生盐碱地的形成:拓展延伸大水漫灌下渗多蒸发旺盛盐分在地面积累补充:华北地区水盐运动规律积盐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土壤中盐分随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致使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淋盐降水量大,土壤表层盐分被雨水淋洗,地表盐分溶于水下渗,使土壤表层脱盐盐分稳定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盐分稳定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他们利用“冷量”资源的经验是: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 ℃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
5、描述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
6、分析海兴县农田上覆冰层盐度垂直分布的特点.
7、海兴县利用“冷量”资源,海水灌溉农田成功“脱盐”,阐释其原理。
8、说明海兴县开春后全田覆盖薄膜的作用。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他们利用“冷量”资源的经验是: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 ℃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
5、描述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
(6分)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2′审题不细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他们利用“冷量”资源的经验是: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 ℃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
海水冰点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
海水在结冰时,盐度较低的海水先结冰,盐度较高的后结冰;
海冰在融冰时,盐度较高的海冰先融化,盐度较低的后融冰。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描述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
(6分)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他们利用“冷量”资源的经验是: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 ℃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
6、分析海兴县农田上覆冰层盐度垂直分布的特点. (6分)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2′逻辑不清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他们利用“冷量”资源的经验是: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 ℃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
6、分析海兴县农田上覆冰层盐度垂直分布的特点. (6分)海水在结冰时,首先把其中的盐分析出,由于冰密度较海水低,冰漂浮在海水的上方,而剩下的海水盐度越来越高(2 分)。
由于气温在-5℃时,远低于海水冰点,因而海水继续结冰,下面海水盐度进一步升高,直到最后全部结冰为此(2 分)。
所以,冰层盐度分布自上而下逐渐升高(2 分)。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他们利用“冷量”资源的经验是: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 ℃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
7、海兴县利用“冷量”资源,海水灌溉农田成功“脱盐”,阐释其原理。 (6分)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2′基础不牢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他们利用“冷量”资源的经验是: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 ℃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
7、海兴县利用“冷量”资源,海水灌溉农田成功“脱盐”,阐释其原理。 (6分)含盐高的冰首先融化,基本不含盐分的淡水冰最后融化(2分),
所以最后融化的淡水通过下渗(2分),
把土壤中的盐分带至深层(通过地下径流带出本区)(2分),从而使表层土壤盐分大大减少或者脱盐,适合农作物生长。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华北地区水盐运动规律积盐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土壤中盐分随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致使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淋盐降水量大,土壤表层盐分被雨水淋洗,地表盐分溶于水下渗,使土壤表层脱盐盐分稳定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盐分稳定气温回升,淡水冰最后融化,融化的淡水通过下渗,把土壤表层的盐分带至深层。淋盐修改: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的水盐运动规律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他们利用“冷量”资源的经验是: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 ℃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
8、说明海兴县开春后全田覆盖薄膜的作用。 (4分)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2′基础不牢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他们利用“冷量”资源的经验是: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 ℃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
8、说明海兴县开春后全田覆盖薄膜的作用。 (4分)减少蒸发,保持地下水稳定,避免土壤下层盐分上升到表面。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次生盐碱地的形成:拓展延伸大水漫灌下渗多蒸发旺盛盐分在地面积累 冬季引海水结冰,春季淡水冰融化后淋盐;
引淡淋盐;施加化学改良剂。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利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方式灌溉;井排井灌;覆盖地膜; 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如田菁、水稻,营造防护林等;9、下列城市建设,属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一部分的是( )
A.拓宽下水道、增加主干道坡度
B.路面铺设透水材料、绿色屋顶蓄水
C.裁弯取直河道,改变河流流向
D.道路旁修建水渠、校园操场塑胶化[2018·河北3月质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有关专业人员探索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取得良好效果。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指的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下图示意一般城市和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据此完成9~10题。B水循环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2018·河北3月质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有关专业人员探索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取得良好效果。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指的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下图示意一般城市和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据此完成9~10题。占比较低主要是由于( )
A.雨季回灌,地下水储量增加
B.枯枝落叶积存,地表径流缓慢
C.热岛效应缓解,降水强度降低
D.洼地增多、土地硬化面积减少10、与一般城市相比,海绵城市的水体排放量D水循环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题。1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B体验高考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知识回顾: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2、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促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4、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1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体验高考 (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题。水循环探究1:考查水循环环节
通过区域景观图或水循环示意图形式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探究2: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特别关注水循环原理在城市建设、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