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8 21: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国家生产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各国变法
2.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农业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
A.木耒 B.骨耜
C.铁犁铧 D.青铜铲
3.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过程促进了( )
A.社会变化 B.民族交融 C.经济发展 D.技术进步
4.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图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5.被称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的农业技术发明是( )
A.铁农具的发明 B.选钟
C.牛耕技术 D.农业病虫害防治
6.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人民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是在( )
A.夏朝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7.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诗句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它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奋笔疾书的真实写照
B.存秋末年诸侯争弱战乱繁的历史现象
C.吴国和越国勤苦调练军队的现象
D.鼓励人们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思想
8.春秋时期,诸侯征战争夺霸主,所打的旗号是( )
A.尊王攘夷 B.发展经济 C.民族交融 D.富国强兵
9.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分封制日益巩固
10.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种工具( )
A.铁犁铧 B.磨制石斧 C.骨耜 D.打制石器
11.下列有关春秋时期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B.春秋时期社会比较安定
C.分封制逐步瓦解
D.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流
12.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第一个称霸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管仲
13.蒲松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的下联主要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
A.齐国称霸 B.晋国称霸 C.楚国称霸 D.越国称霸
14.如图这一农具是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这一农具应该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器 D.铁器
15.如图这一农具是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这一农具应该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器 D.铁器
16.周顷王(前619年﹣前613年),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反映了( )
A.诸侯服从周王调遣 B.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C.诸侯开展争霸斗争 D.周王不再是天下“共主”
17.“退避三舍”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8.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D.兼并战争频繁规模更大
19.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特点。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王室得到诸侯的支持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20.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大力提高经济和军事实力进行征战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1.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是我们了解古代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的重要领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国家宝藏》越王勾践剑解说词:我要守护的国宝是越王勾践剑。它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它高55.6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而重量只有875克。此剑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我国国宝。
材料三

材料四:毋庸置疑,促成战国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的,不只是工商食官制周朝的官营手工业制度)的瓦解。战国时期农林牧副渔生产的飞跃发展及其产品的商品化,客观上要求手工业生产也随之迅速发展并使其产品商业化,以适应生产和交换的需要,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战国商品经济的飞跃发展》
(1)材料一中技术和农具的变革如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材料二中越王勾践剑充分体现了青铜制造工艺的高超,请你模仿“越王勾践剑解说词”为国宝司母戊鼎写一篇解说词。(解说词应包含示例中的要素)
(3)材料三中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的原因是哪一经济活动的发展?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他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他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他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1)材料一中的人物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
材料二: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条件。
材料三: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出材料一中的人物首先称霸的原因。
(3)材料一中人物能首先称霸还在于他讲究称霸的政策与策略有哪些?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答】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地盘和人口连年征战,同时一些诸侯国进行变法,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以求在争霸中取得有利地位。故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各国变法。
故选:D。
2.【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3.【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很多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国的疆域得以扩大。同时中原人民在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的交往与争斗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故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过程促进了民族交融。
故选:B。
4.【解答】图一是铁农具,最早出现于我国的春秋时期。图二穿有鼻环的牛尊,说明牛耕的出现,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故选:A。
5.【解答】被称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的农业技术发明是牛耕技术。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的使用使劳动动力从人力变为了畜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改变了远古以来的耕作方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变着生产关系,导致井田制的瓦解,所以说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故选:C。
6.【解答】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了铁农具。我国至迟到春秋末期已使用牛耕。故我国古代人民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是在春秋时期。
故选:C。
7.【解答】材料:“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指春秋后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的故事。蒲松龄借此诗句的用意是鼓励人们努力学习立志报国。
故选:D。
8.【解答】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故选:A。
9.【解答】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到战国时,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竞相争霸;故ABC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随着诸侯争霸,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
故选:D。
10.【解答】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铁犁铧。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故选:A。
11.【解答】有关春秋时期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春秋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故选:B。
12.【解答】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故选:A。
13.【解答】春秋时期,在吴越争霸中,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为吴王养马,打扫宫室等。勾践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
故选:D。
14.【解答】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所以这一农具应该是铁器。
故选:D。
15.【解答】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所以这一农具应该是铁器。
故选:D。
16.【解答】根据题干可知,周天子无钱财办理丧事,竟要求助于诸侯,体现了王室衰微,故B符合题意;诸侯服从周王调遣、诸侯开展争霸斗争,这些在题干中均为体现,故A、C不符合题意;春秋时期,王室衰微,但仍是天下“共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解答】春秋时期,公元前7世纪后期,楚国与晋国在城濮大战,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故选:C。
18.【解答】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我国历史进入了新旧制度更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即由奴隶社会逐步发展为封建社会。
故选:B。
19.【解答】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先后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五位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故选:C。
20.【解答】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故选:A。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1.【解答】(1)材料一中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材料二中越王勾践剑充分体现了青铜制造工艺的高超;《国家宝藏》司母戊鼎解说词:我要守护的国宝是司母戊鼎。它是商朝时期铸造的祭祀礼器,司母戊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3)材料三中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的原因是商业活动的活跃(商业的发展)。
(4)据材料四“毋庸置疑,促成战国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的,不只是工商食官制周朝的官营手工业制度)的瓦解。战国时期农林牧副渔生产的飞跃发展及其产品的商品化,客观上要求手工业生产也随之迅速发展并使其产品商业化,以适应生产和交换的需要,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促进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业反过来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
(1)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国家宝藏》司母戊鼎解说词:我要守护的国宝是司母戊鼎。它是商朝时期铸造的祭祀礼器,司母戊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3)商业活动的活跃(商业的发展)。
(4)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促进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业反过来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等。
22.【解答】(1)由“他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可知,材料一中的人物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2)材料二反映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是齐国有渔盐之利;材料三反映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是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富强。
(3)由“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他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可以看出,齐桓公能首先称霸还在于他讲究称霸的政策与策略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使齐国的威望大增。其目的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故答案为:
(1)齐桓公。
(2)齐国有渔盐之利,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富强。
(3)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使齐国的威望大增;目的:取得政治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