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化学模拟试题C(共34张PPT).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化学模拟试题C(共34张PPT).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3-19 21: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化学模拟试题C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试题分析与备考指导
指导思想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科)》,结合教学实际,确定化学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试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预估65%
守正!
双向细目表
题号 分值 题型 考点内容 考点分类 试题难易程度 认知能力层次
难度 估值 容易 中等 较难 识记 理解 综合应用
7 6 客观题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化学与生活、生产 0.75 √   √    
8 6 客观题 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 电子式, 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概念理论、有机物官能团性质 0.70   √     √  
9 6 客观题 阿伏伽德罗常数 概念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0.70 √       √
10 6 客观题 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 化学原理与能量 0.50   √   √    
11 6 客观题 元素的推断、原子半径比较、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质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概念理论 0.75 √     √   
12 6 客观题 考查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概念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 0.75 √       √  
13 6 客观题 电离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概念理论 0.45   √
      √
预估55%
守正!
双向细目表
题号 分值 题型 考点内容 考点分类 试题难易程度 认知能力层次
难度 估值 容易 中等 较难 识记 理解 综合应用
26 14 主观题 化学实验题 0.55 √ √
26(1)
2 主观题
装置的作用 化学实验基础 0.60 √ √
26(2)
2 主观题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试剂的选择 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 0.60 √ √
26(3)
2 主观题
误差分析 化学实验基础 0.55 √ √
26(4)
4 主观题
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基础 0.35 √ √
26(5)①
2 主观题
滴定实验现象描述 化学实验基础 0.65 √ √
26(5)②
2 主观题 计算质量分数 计算 0.30 √ √
预估54%
守正!
双向细目表
题号 分值 题型 考点内容 考点分类 试题难易程度 认知能力层次
难度 估值 容易 中等 较难 识记 理解 综合应用
27 15 主观题 工艺流程题 0.54 √
27(1)
2 主观题
陌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概念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0.55 √ √
27(2)
3 主观题
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0.55 √ √
27(3)
2 主观题
除杂、沉淀反应的应用 概念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0.65 √ √
27(4)
4 主观题
除杂、沉淀反应的应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概念理论 0.55 √ √
27(5)
4 主观题
离子交换膜的选择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概念理论 0.45 √ √
预估45%
守正!
双向细目表
题号 分值 题型 考点内容 考点分类 试题难易程度 认知能力层次
难度 估值 容易 中等 较难 识记 理解 综合应用
28 14 主观题 理论综合题 0.45 √
28(1)
2 主观题 化学平衡常数计算 概念理论 0.45 √ √
28(2)
2 主观题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概念理论 0.60 √ √
28(3)
①② 4 主观题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和电极方程式书写 概念理论 0.45 √ √ √
28(4) 2 主观题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计算、 概念理论 0.50 √ √
28(5) 2 主观题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概念理论 0.40 √ √ √
预估40%
守正!
双向细目表
选做题
题号 分值 题型 考点内容 考点分类 试题难易程度 认知能力层次
难度 估值 容易 中等 较难 识记 理解 综合应用
37 15 主观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 0.40 √
37(1) 2 主观题 价电子排布图 物质结构与性质 0.60 √ √
37(2) 4 主观题 分子结构、杂化类型 物质结构与性质 0.50 √ √
37(3) 3 主观题 化学方程式书写 物质结构与性质 0.45 √ √
37(4) 1 主观题 化学键的类型
物质结构与性质 0.60 √ √
37(5) 2 主观题 决定晶体熔沸点因素 物质结构与性质 045 √ √
37(6) 3 主观题 有关晶胞的计算
物质结构与性质 0.30
√ √ √
预估55%
守正!
双向细目表
选做题
题号 分值 题型 考点内容 考点分类 试题难易程度 认知能力层次
难度 估值 容易 中等 较难 识记 理解 综合应用
38 15 主观题 有机化学基础 0.55 √
38(1) 2 主观题 有机物结构简式和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基础 0.65 √ √ √
38(2) 1 主观题 有机物的官能团名称 有机化学基础 0.60 √ √
38(3) 2 主观题 有机方程式的书写 有机化学基础 0.55 √ √
38(4) 2 主观题 有机方程式的书写 有机化学基础 0.55 √ √
38(5) 2 主观题 有机物的官能团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0.60 √ √
38(6) 2 主观题 化学式书写 有机化学基础 0.50 √ √
38(7) 4 主观题 同分异构体书写 有机化学基础 0.40 √ √
【解题思路】A. 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酒化反应生成乙醇,则纤维素水解的产物可以制乙醇,故A正确;B.TNT为三硝基甲苯,由甲苯与浓硝酸硝化反应制得,故B错误;C. 碳纤维为碳的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故C错误;D. 氧化剂与还原剂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醇易燃易爆,则试剂不能混合搭存放在同一仓库,故D错误;故选A.
【命题意图】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难度估计】0.75
【备考建议】熟悉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7.“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说明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水解产物可以制乙醇
B. 烈性炸药硝化甘油(TNT)是由甘油(丙三醇)硝化制得,它属于酯类
C.“歼-20”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D.NH4NO3、KNO3、KClO3与Na、S、C2H5OH混搭存放在同一仓库
A
【解题思路】A. 比例模型主要体现出分子中各原子相对体积大小,A为球棍模型,故A错误;B. 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可以是醇或是醚,故B错误;C. 酚羟基、酯键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注意酯键水解后的酚羟基消耗氢氧化钠,1mo该l物质最多能与5mol?NaOH,故C错误; D. 电子式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CH3CN的电子式为: ,故D正确。故选D.
【命题意图】考查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 电子式, 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难度估计】0.70
【备考建议】熟练掌握烃类物质的电子式、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的比例模型为:
B.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C.1mol物质: 最多能与3mol NaOH反应
D.CH3CN的电子式为: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6.0gNO和2.24LO2混合,所得气体的分子数目为0.2NA
B.常温常压下,1 L0.1mol·L-1的硝酸铵溶液中氮原子数目为0.2NA
C.1 mol有机物 中最多有6 NA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D.1 mol甲基所含的电子数为7 NA
【解题思路】A. 标准状况下,6.0gNO和2.24LO2混合后生成的NO2中存在平衡:2NO2?N2O4,导致分子个数减小,故A错误;B.?1mol硝酸铵中含2mol氮原子,溶液中的硝酸铵的物质的量为n=0.1mol/L×1L=0.1mol,故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的个数为0.2NA个,故B正确;C. 苯环为正六边形结构,夹角均为120?C,所以最多有7个原子共线,故C错误;D. 甲基中含9个电子,故1mol甲基中含9NA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B.
【命题意图】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
【难度估计】0.70
【备考建议】识破阿伏伽德罗常数各类 “陷阱”。
B
10.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
4VB2 + 11O2=4B2O3 + 2V2O5。用该电池为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c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然后有气泡产生
B.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 + 11H2O-22e-=V2O5 + 2B2O3 + 22H+
C.外电路中电子由c电极流向VB2电极
D.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积为200 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A
【命题意图】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
【解题思路】
A. 电解过程中,c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先生成铜,后生成氢气,故A正确;B. 负极上是VB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故B错误;C. 外电路中电子由VB2电极流向阴极c电极,故C错误;D. 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与氧气相连的b为阳极,氢氧根失电子生成氧气为0.01mol,又共收集到0.448L气体即0.448L22.4L/mol=0.02mol,则阴极也产生0.01moL的氢气,所以溶液中的铜离子为0.04?0.01×22=0.01mo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2=0.01mol/L,故D错误。故选A.
【难度估计】0.50
【备考建议】透彻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掌握解此类题目的方法技巧
【命题意图】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11.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 X、Y处于同一周期,电解含有X和Y的简单阴离子的混合溶液时,在阳极Y离子先失去电子。W和X同主族。Z的一种单质能在空气中自燃。对于这四种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Z>X>Y B.单质的氧化性:W<Z<Y<X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X>Y>Z D.W单质可以将X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
【解题思路】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电解含有X和Y的简单阴离子的混合溶液时,在阳极Y离子先失去电子,应为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且非金属性X>Y,可知X为Cl、Y为S;W和X同主族,W为F.?Z的一种单质能在空气中自燃,可知Z为P,A.?P、S常温下为固体,S的沸点为444.6℃,P的沸点为280℃,单质的沸点:Y>Z>X,故A错误;B.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单质的氧化性:ZX>Y>Z,故C正确;D.?W单质与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则不能将X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D错误;故选C.
【难度估计】0.75
【备考建议】熟悉位构型三者相互关系,熟记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解题思路】A. 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灼烧至火焰为无色,可排除干扰,操作合理,故A正确;B. 溶液体积应为100mL,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水的体积应小于100mL,然后冷却、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故B正确;C. 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无法除杂,故C错误;D. 镁离子水解,应抑制其水解得到无水盐,所以利用MgCl2?H2O制得无水氯化镁,应采取的措施是在HCl气流中脱水,抑制氯化镁水解,故D正确。
【命题意图】考查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难度估计】0.75
【备考建议】准确记忆课本基本实验操作。
C
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实验时,在蘸取待测液前,先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灼烧至无色
B.将2.5gCuSO4·5H2O溶于水配成100.0mL溶液, 得到0.1mol·L-1硫酸铜溶液
C.用装置甲吸收SO2
D.用装置乙制取无水MgCl2
13.25℃时,向100mL 1mol/LH2SO3溶液中逐滴滴入1mol/L的NaOH溶液,含硫物质的分布分数δ(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与各物质浓度之和的比)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PKa=-lgKa,25℃时,H2SO3的PKa1=1.85,PKa2=7.1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1.85时,c(H2SO3)=c(HSO3﹣)
B.PH=6时,c(Na+) >c(HSO3﹣) >c(SO32-)
C.PH=7.19时,c(Na+)+c(H+)=c(HSO3﹣)+2c(SO32-)+c(OH﹣)
D.加入150mLNaOH溶液时,3c(Na+)=2c(H2SO3)+2c(HSO3﹣)+2c(SO32-)
【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和溶液中三大守恒。
【解题思路】A. 含硫酸物质的分布分数δ为0.50时c(H2SO3)=c(HSO 3 ?),pH=1.85,故A正确;B.?PH=6时溶液中主要的离子是HSO 3 ?和少量SO 32 ?,溶液酸性,c(Na+)>c(HSO 3 ? )>c(SO 32 ?),故B正确;C.?pH=7.19时溶液中为Na2SO3和HNaHSO3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SO 3 ?)+2c(SO 3 ?)+c(OH?),故C正确;
D. 加入150mLNaOH溶液时溶液中为Na2SO3和NaOH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分析可知3c(Na+)>2c(H2SO3)+2c(HSO 3 ?)+2c(SO 3 2?),故D错误;故选D.
【难度估计】0.45
【备考建议】掌握水溶液离子平衡及相应关系。
D
26.(14分) I.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测定某硫酸工厂排放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图中气体流量计B用于准确测量通过的尾气体积。将尾气通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碘水中测定SO2的含量。当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时,立即关闭活塞A。
⑴ C中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多孔球泡D,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SO2与碘水反应(或被碘水充分吸收)
⑶ C中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A,测得的SO2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II.实验室常用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
⑷ 现有已制得SO2的饱和溶液,请利用此溶液(其他试剂任选),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比较SO2与Fe2+ 还原性的强弱(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⑸ 某研究小组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固体样品中Na2SO3的含量:
① 取a克Na2SO3固体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0.0100mol/L碘水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现象为 ,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20.00mL。
② 计算: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命题意图】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取约2mLSO2的饱和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5滴氯化铁溶液,摇匀,滴加2~3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几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还原性 SO2>Fe2+。
偏低
溶液恰好由无色变蓝色,且30秒蓝色不褪去
【解题思路】(1)洗气瓶C中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多孔球泡D,可以增大SO2与碘水的接触面积,使SO2和碘水充分反应;(2)C中为二氧化硫与单质碘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硫酸与氢碘酸为强酸,所以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42?+2I?+4H+;(3)没有及时关闭活塞A,则通过流量计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硫不能全部被吸收,所以测得的二氧化硫的量偏小,则二氧化硫的含量偏低;(4)因二氧化硫与氯化铁的氧化还原反应可比较还原性强弱,则设计简单实验为取约2mLSO2的饱和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5滴氯化铁溶液,摇匀,滴加2?3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几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还原性?SO2>Fe2+;(5)①淀粉遇碘变蓝,亚硫酸钠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终点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蓝色,且30秒蓝色不褪去,故答案为:溶液恰好由无色变蓝色,且30秒蓝色不褪去;
②20.00mL碘水中含碘的物质的量=20.00×10?3L×0.01mol/L=2.000×10?4mol,设的物质的量为x,

?Na2SO3+I2+H2O=Na2SO4+2HI
?1??????????1
?x????2.000×10?4mol
x=2.000×10?4mol,
10.00mL中:n(Na2SO3)=2.000×10?4mol,
100mL中:n(Na2SO3)=2.000×10?3mol,
m(Na2SO3)=2.000×10?3mol×126g/mol=0.252g,
【难度估计】0.55
【备考建议】掌握利用滴定实验测定物质组成和定量测定的实验
27.(15分) 工业中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另含有Fe2O3和SiO2)为原料冶炼铝过程如图所示:






(1) 实验室进行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
(2) 操作II中生成不溶物C的离子方程式是 。
(3) 氧化铝的熔点高达2050℃,工业上为降低能耗,在铝的电解冶炼时,采取的措施是 。
(4) 电解冶炼铝时,阳极和阴极以碳素材料制成,电解过程中,阳极材料需定期进行更换,原因是 。
(5) 为了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实际工业生产中常将上述反应中的相关物质循环利用。其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漏斗
玻璃棒
加入冰晶石(Na3AlF6)、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阳极产生的氧气与碳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① 上述转化中未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② 写出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 。
(6) 研究表明,人体过量吸入铝元素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请你结合实际提出两条防止铝元素过量吸入的措施:_____ _____________ 。
【命题意图】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难度估计】0.54
【备考建议】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药品选择、物质的提纯、实验设计等。
玻璃棒
不用铝制品作炊具或不用铝箔包装食品
【解题思路】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另含有Fe2O3和SiO2)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生的反应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SiO2和稀盐酸不反应,然后过滤,所以滤液A中溶质为FeCl3、AlCl3、HCl,不溶物A为SiO2; 向A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3++3OH-=Fe(OH)3↓、Al3++4OH-=AlO2-+2H2O,然后过滤,滤液B中含有NaAlO2和NaOH,不溶物B为Fe(OH)3,向滤液B中通过过量CO2,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CO2=HCO3-、AlO2-+CO2+2H2O=Al(OH)3+HCO3-;然后过滤,得到的溶液C中溶质为NaHCO3,不溶物C是Al(OH)3,加热Al(OH)3(1)实验室里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2)操作Ⅱ中生成不溶物C的离子方程式是OH-+CO2=HCO3-、AlO2-+CO2+2H2O=Al(OH)3↓+HCO3-;(3)氧化铝的熔点高达205℃,工业上为降低能耗,在铝的电解冶炼时,采取的措施是加入冰晶石降低氧化铝熔点;(4)电解冶炼铝时,阳极和阴极以碳素材料制成,电解过程中,阳极材料需定期进行更换,原因是?阳极上生成的氧气和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阳极材料减少,所以需要定期进行更换;(5)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CaO和CO2,CaO和H2O反应生成Ca(OH)2,Ca(OH)2和NaHCO3反应生成CaCO3和NaOH,所以X是CaCO3、Y是CaO、Z是Ca(OH)2,①上述转化中,①②③分别是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②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HCO3=CaCO3↓+NaOH+H2O
28.(14分)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 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g)+H2O(g) CO2(g)+H2(g),T ℃时,往1 L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CO和0.3 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 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填计算结果)。
(2) 合成塔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ΔH<0。右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    填“>”、“<”或“=”)573 K。
1
<
(3) 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碱性条件下,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4) 用氨气氧化可以生产硝酸,但尾气中的NOx会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反应机理如下:
CH4(g)+4NO2(g) 4NO(g)+CO2(g)+2H2O(g)  ΔH=-574 kJ· mol-1
CH4(g)+4NO(g) 2N2(g)+CO2(g)+2H2O(g) ΔH=-1160 kJ· 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5)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将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据图分析,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转化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 ;在 =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 左右。
负极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在775 K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转化率降低
870 K
【命题意图】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CO+H2O(g)?CO2?+H2 ???? ???初始浓度:0.2???? 0.3???????????? 0??????0 ??????? 变化浓度:0.12????0.12??????????0.12??? ?0.12 ??? ?平衡时的浓度:0.08??? 0.18????????? ?0.12??? 0.12 K=0.12×0.12/(0.08×0.18)=1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所以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2)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则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平衡常数减小,所以T1<300℃,故答案为:<;(3)氧化炉中是氨的催化氧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 ? 4NO+6H2O;(4)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 N2+6H2O,在燃料电池中,燃料做负极,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负极,碱性条件下,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备考建议】掌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难度估计】0.45
37.【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15分)
氮的化合物在无机化工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
(2) 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晶体,它由两种离子构成:已知其阴离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则其阳离子的构型为 形,阳离子中氮的杂化方式为 。
(3) 某氮铝化合物X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广泛用于陶瓷工业等领域。工业上用氮气、氧化铝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X (X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工业制备 X 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X晶体中包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填字母标号)。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配位键 D .金属键
(5) 已知氮化硼与X晶体类型相同,且氮化硼的熔点比X高,
其原因是 。
(6)若X的密度为ρg/cm3,则晶体中最近的两个Al 原子的距离为 cm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表示,不必化简)。
BC
直线
sp
氮化硼与氮化铝均为原子晶体,且硼原子 半径小于铝原子半径,B-N键键能大于Al-N键键能;
【解题思路】(1)氮是7号元素,价电子数是5,价电子排布图为
(2)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N2O5,由两种离子构成,其中阴离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化学式应为NO?3,则其阳离子的化学式为:NO2,其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为5?12=2,所以其中的氮原子按sp方式杂化,阳离子的构型为直线型;
(3)根据X的晶体结构图可知,晶胞中含有氮原子为4,含有铝原子18×812×6=4,所以X的化学式为AlN,根据元素守恒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为 ;
(4)根据X的结构可知,每个铝和氮周围都有四个共价键,都达八电子稳定结构,而铝原子最外层原来只有三个电子,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在AlN中有配位键,根据AlN的性质可知它为原子晶体,所以晶体中含有共价键,所以BC正确;
(5)氮化硼与AlN相比,硼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半径小,所以键能就大,它们都是原子晶体,所以氮化硼的熔点比AlN高。
【命题意图】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备考建议】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难度估计】0.40
【难度估计】0.40
【备考建议】掌握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和合成路线,学会拓展思维
38.(有机化学基础,15分)醋硝香豆素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能阻
碍血栓扩展,其结构简式为: 醋硝香豆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
已知:
+ H2O
回答以下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 。
(2)D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下列关于某些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醋硝香豆素的结构中含有三个苯环
b.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和E
c.E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和氧化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1molG最多可以和5molH2加成
(6)G的化学式为 。
(7)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环,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 种。
? 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取代反应
醛基、硝基
C
C9H6O3
13
【解题思路】甲苯和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根据D的结构知,A结构简式为
,B的结构简式为 ,结合C相对分子质量知,C结构简式为 ,D和丙酮反应生成E,E结构简式为 ,苯酚和丙二酸酐反应生成G,E和G反应生成醋酸香豆素,根据醋酸香豆素结构简式知,G结构简式为 。
(1)反应①是甲苯发生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2)由D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氧官能团有:硝基、醛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命题意图】考查有机物的合成及官能团性质。
(5)E的结构简式为,
a.分子中有5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五组吸收峰,故a错误;
b.E中含有碳碳双键、羰基、硝基,D中含有醛基、硝基,碳碳双键、醛基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
c.E中含有碳碳双键、羰基、硝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故c正确;
d.E中碳碳双键中同一碳原子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同,存在顺反异构,故d正确,故选:cd;
(6)G( )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含有羧基,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环,说明还含有碳碳三键,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应是2个不同的取代基处于对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
(7)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乙醇,催化氧化得到乙醛,一定条件下得到CH3CH=CHCHO,最后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丁醇,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备考建议】掌握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和合成路线,学会拓展思维
【难度估计】0.5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