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四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四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8 20:4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一、书写水平考查(5分)
1.请把下面的句子书写在田字格中,要求工整、美观。(5分)
祖国是每一个人的依靠,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梦魂牵绕。


二、听力水平测试(5分)
2.听录音,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列题目。(5分)
(1)根据录音,写出材料中的两个成语。(2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根据录音,为下面的拼音选择正确的字形。(1分)
报xiào(  )祖国
A.效    B.孝
(3)根据录音材料,请你写出材料中提到的人物为什么从外国回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积累与运用考查(20分)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诬蔑(miè)  卑鄙(bì)   挑拨离间(jiàn)
B.蛮横(hèng) 赋予(yǔ) 不知所措(cuò)
C.抉择(jué) 堕落(duò) 残败凋零(diāo)
D.萦绕(yíng) 绚丽(xuàn) 含苞欲放(bāo)
4.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5分)(  )
A.分崩离析   出类拔粹
B.融为一体 词不达意
C.袖手旁观 自圆其说
D.阳奉阴违 不修边幅
5.下列汉语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5分)(  )
A.“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景观。”这个句子中,“浮桥河”“丰富”依次是主语、定语。
B.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C.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每个人都埋怨自己的记忆力,却无人埋怨自己的判断力。”从复句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6.阅读名著片段,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他情节,至少使用一个成语。(5分)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能力考查(45分)
文段(一)
释放你的创造力
比尔·盖茨
我天生乐观,坚信人类凭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可以让世界日益美妙,这一设想一直根植于我的内心深处。
自从记事起,我就热衷于接触新事物、挑战难题。可想而知,我上七年级时第一次坐在计算机前是何等着迷,如入无我之境。那是一台锵锵作响的旧牌机器,和我们今天拥有的计算机相比,它相当逊色,几乎一无所用,但正是它改变了我的生活。
30年前,我和朋友保罗·艾伦创办微软时,我们幻想实现“在每个家庭,在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计算机”,这在大多数的计算机体积如同冰箱的尺寸的年代,听起来有点异想天开。但是我们相信个人电脑将改变世界。今天看来果真如此。30年后,我仍然像上七年级的时候那样为计算机而狂热着迷。
我相信计算机是我们用来满足好奇心及发明创造的最神奇的工具——有了它们的帮助,甚至是最聪明的人凭自身力量无法应对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计算机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为全球各地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向大千世界知识的窗户。它可以帮我们围绕我们关注的事物建立“群”,让我们和那些对自己重要的人保持密切联系,不管他们身处何方。
就像我的朋友沃伦·布非一样,我为每天都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而感到无比幸运。他称之为“踢踏舞工作”。我在微软的工作永远充满挑战,但使我一直坚持“踢踏舞工作”的是我们向人们展示某些新成果的那些时刻,当他们看到计算机能辨认笔迹、语音或者能存储值得保留一辈子的照片时就会赞不绝口:“我不敢相信个人电脑竟如此万能。”但是,除了能用电脑做出很酷的事情之外,我们还能通过许多别的方式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以改善我们的世界。全球仍有许许多多的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未能解决。举例来说,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那些在发达国家易于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我认为,我所拥有的大量财富也使我负有回馈社会的责任。我的妻子梅琳达和我致力于为尽可能多的人改善健康和教育。
作为一个父亲,我认为,非洲孩子死去所引起的痛苦和悲伤丝毫不亚于任何其他的孩子的死亡;我认为,使这些孩子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费太大力气。
我仍是一个坚定的乐观主义者,我坚信即使世界级难题取得进展都是有可能的——其实每天也都在发生着这种事情。我们看到治疗致命疾病的新药、新的诊断器械不断出现,而且,发展中国家的健康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日益得到重视。
我为医药、教育,当然还有技术发展的诸多前景而欢欣鼓舞。我相信,凭借人类与生俱来的发明创造能力和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格,在我的有生之年里我们将在所有这些领域都创造出可喜的成就。
7.比尔·盖茨说:“释放你的创造力。”结合文章说说你对“创造力”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他称之为‘踢踏舞工作’”,这里的“踢踏舞工作”指的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但是我们相信个人电脑将改变世界。今天看来果真如此。”请简要谈谈个人电脑给世界带来的变化。(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全文,说说比尔·盖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11.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限12个字以内)(5分)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B.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C.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
13.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听 歌
何其芳
我听见了迷人的歌声,
它那样快活,那样年轻,
就像我们年轻的共和国
在歌唱她不朽的青春;
就像清晨的金色阳光
因为快乐而颤抖在水波上;
春天突然间回到了园子里,
花朵都带着露珠开放。
它时而唱得那样低咽,
像夜晚的喷泉细声飞射,
圆圆的月亮从天边升起,
微风在轻轻地摇动树叶;
它时而唱得那样高昂,
像与天相接的巨大的波浪,
把我们从陆地上面带走,
带到了辽远的蓝色的海洋;
然后又唱得那样温柔,
像少女的眼睛含着忧愁,
和裂土而出的植物一样,
初次的爱情跃动在心头。

呵,它这样迷人,
这不是音乐,这是生命!
这该不是梦中听见,
而是青春的血液在奔腾!
14.阅读上面的诗歌,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5分)
15.“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创新创业者迎来“黄金年代”。某校决定开展以“创新小能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5分)
(1)阅读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寓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办一份以“创新”为主题的手抄报,已经给出一个板块,请你再设计两个板块。(2分)
板块一:析国家创新政策
板块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能力考查(4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回望过去,我们身边的父母师长、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他们曾以各种特有的方式陪伴过我们成长,给予过我们力量。
请以“别样的__________情”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严禁抄袭或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教 师 详 解 详 析
1.略。
2.[听力材料]
爱国是一种情结,是心灵中那份“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赤子深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仁人志士来共同建设,这时,在海外学有所成的赤子们,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扑向祖国的怀抱。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王淦昌,地质学家李四光,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火箭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黄纬禄……他们没有想过得到祖国多少的回报,而是心甘情愿用一腔热血来报效祖国,他们要为千疮百孔的家园出力流汗。
[解析] (1)题考查材料中的成语。材料中一共有“仁人志士、心甘情愿、千疮百孔”三个成语,任意选择两个就可以。(2)题考查“报效”的“效”的写法,很容易得出答案。(3)题考查听力及概括能力。根据所听材料内容可知,最后一句话即为正确答案。
[答案] (1)仁人志士 心甘情愿 千疮百孔(写出两个即可) (2)A (3)他们要用一腔热血来报效祖国,为千疮百孔的家园出力流汗。
3.[解析] A “鄙”应读“bǐ”。
4.[解析] A  “出类拔粹”应为“出类拔萃”。
5.[解析] A 该句的主语是“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
6.示例: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7.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比如“接触新事物、挑战难题、有足够的好奇心、乐观坚定”等等。
8.指每天都能做让自己充满激情并十分热爱的事情。
9.示例:①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资讯;②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沟通方式;③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④提供了新的娱乐方式。
10.是一个乐观、好奇心强、勇于挑战、富有爱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
11.读书应当循序渐进
12.[解析] B 文章第③段论述的重点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并不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13.示例一:我选择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这一观点与文章中心论点“读书应当循序渐进”相符合,温习旧知识的过程中随着理解的加深,就会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更加有助于读书者的进步,与原文论点表意一致,所以,我认为①句有助于理解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的重要性。
示例二:我选择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强调的是学与思的结合。这一观点与文章中心论点“读书应当循序渐进”相符合,在循序渐进地阅读过程中能产生深入的思考,从而使我们的阅读有收获,使人进步。所以,我认为②句有助于理解阅读中思考的重要性。
14.示例:诗人用大量的视觉形象来表现听觉感受,化抽象为具体,使听觉细致入微;色彩纷繁,充分展现了歌曲的全部内容。
15.(1)示例:漫画说明了勇于创新创业,便可以大展身手。
(2)示例:话身边创新达人 讲名人创业故事
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