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生物第4单元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生物第4单元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18 20: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生物第4单元第5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题(含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将血液转变为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2.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或多余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的是(  )
A.出汗 B.呼气 C.排尿 D.排出粪便
3.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  )
A.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囊的重吸收
B.肾小囊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C.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D.肾小管的滤过和肾小球的重吸收
4.尿液外观可反映出身体健康状况,正常尿液偶尔也会有泡沫,但是量很少,消失也快。如果尿液中的泡沫长期增多,久久不散,可能与尿中蛋白质增多有关。下列原因与“泡沫尿”无关的是(  )
A.肾小球通透性增大 B.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
C.胰腺外分泌部有炎症 D.胰岛素分泌过多
5.下列有关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肾脏是泌尿系统组成之一,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泌尿系统的组成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C.人体排出废物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泌尿系统
D.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6.下列有关于尿液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成分相当于血液中除去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物质
B.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尿液中会检出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D.正常情况下,尿液和原尿最大的区别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7.下面关于人体的排泄说法错误的是(  )
A.排泄可以将二氧化碳和尿素排出体外
B.排泄可以通过肾脏、皮肤和肺等多个器官完成
C.排泄可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D.排泄可以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
8.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④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D.甲②内含有葡萄糖,乙②内没有葡萄糖
9.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部分无机盐和水通过皮肤排出
B.尿素、水、无机盐通过尿液排出
C.二氧化碳、水通过肺排出
D.粪便通过肛门排出
10.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下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
D.[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1.与肾动脉中的血液相比,肾静脉中的血液所含的成分明显增多的是(  )
A.二氧化碳 B.尿素 C.葡萄糖 D.蛋白质
1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通常在血液中有而原尿中没有的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尿素 D.蛋白质
13.人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通过泌尿系统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以下结构中直接参与水分重吸收的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输尿管
14.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
B.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C.尿液形成和排出不耗氧
D.对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15.患尿毒症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肾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  )
A.水 B.尿素 C.无机盐 D.二氧化碳
16.大量食用红心火龙果后,人的尿液常呈现红色。这是因为红心火龙果中含有甜菜红素,这种红色物质难以被分解,最终随尿液排出。下列关于甜菜红素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B.经过心脏的四个腔
C.原尿中含有甜菜红素 D.是人体的代谢废物
17.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小囊内原尿中的尿素浓度大大高于血浆
B.大量出汗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减小
C.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
D.测量血压时,通常测得的是上臂静脉血管中血液的压强
18.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肾小球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
B.肾小球若发生病变,则可能导致血尿
C.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均流动脉血
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原尿
19.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
A.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B.葡萄糖、无机盐、水
C.水、无机盐 D.水、无机盐、尿素
20.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必须经过心脏两次
B.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会经过肾静脉
C.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D.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   、肾小管。其中   是一个血管球。
22.尿液的形成包括三个过程:   、   和分泌作用.
23.人体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24.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   作用和   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过程.
25.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   的滤过作用和   的重吸收作用.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6.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   (填序号)。
(2)图中标号为②④⑤内的液体都含有的物质有   。
a.水 b.无机盐 c.尿素 d.葡萄糖 e.蛋白质
A.abcB.acdC.bceD.ade
(3)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L,这是由于图中标号②   所起到的   作用;而实际排出的尿液只有1.5L,这是由于图中标号⑤   所起到的   作用。
27.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2018年5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如图所示的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
(1)青少年要“常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   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
(2)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的同时呼吸也加快加深,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   →支气管→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气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   的气体交换。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m+麦香面包150g+水果100g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最终被分解为   ;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   (用文字表示)。
(4)青少年要“免肥胖”:人体组织细胞通过过程①②④获得   。如果长期饮食过量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生物第4单元第5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题(含解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答】解:每个肾脏是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有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体又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人体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故选:A。
2.【解答】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答】解: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如图:。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所以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选:C。
4.【解答】解: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所以,在做尿检发现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其病变部位是肾小球,肾小球通透性增大。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与“泡沫尿”无关。
故选:D。
5.【解答】解:A、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A正确;
B、泌尿系统的组成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B错误;
C、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其中人体排出废物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泌尿系统。C正确;
D、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D正确。
故选:B。
6.【解答】解:A、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所以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成分相当于血液中除去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物质,A正确;
B、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所以若肾小球有炎症,则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B正确;
C、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正常人体内,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流出的血液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氧气减少。C错误;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而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D正确。
故选:C。
7.【解答】解:A、排泄可以将二氧化碳和尿素排出体外,A正确;
B、排泄可以通过肾脏、皮肤和肺等多个器官完成,B正确;
C、排泄可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C正确;
D、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叫做排便或排遗,这不属于排泄。D错误。
故选:D。
8.【解答】解: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①是肾小球、②肾小囊、③是肾小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①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②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因此从③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尿液)与②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的成分相比较,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
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正确;
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葡萄糖含量为0.正确;
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因此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没有把葡萄糖全部重吸收。正确;
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原尿和乙②内液体原尿都含有葡萄糖。错误。
故选:D。
9.【解答】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解答】解:A、5内的液体是尿液。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构成了尿液的成分。故A正确。
B、从肾静脉流出肾脏的是静脉血,尽管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入尿液,但二氧化碳仍存在于血液中。因此,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故B错误。
C、4是肾小囊,里面的液体是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没有血细胞,故C错误。
D、2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含有较多的氧气和较少的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A。
11.【解答】解: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在这同时,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故选:A。
12.【解答】解: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通常血液中含有而原尿中没有的物质是蛋白质和血细胞。
故选:D。
13.【解答】解: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其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其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所以肾小管直接参与水分重吸收。
故选:A。
14.【解答】解:A、膀胱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尿液,A正确;
B、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B正确;
C、尿液形成和排出需要消耗能量,因此需要消耗氧,C错误;
D、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D正确。
故选:C。
15.【解答】解:A、水属于营养物质,可以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只是多余的水才是代谢废物,A不符合题意;
B、尿素属于代谢废物,大部分的尿素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B符合题意;
C、无机盐属于营养物质,可以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只是多余的无机盐才是代谢废物,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解答】解:A、红心火龙果中含有的甜菜红素,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A正确;
B、甜菜红素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依次经过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随体循环最终随尿液排出。B正确;
C、甜菜红素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原尿,最终随尿液排出。C正确;
D、红心火龙果中含有甜菜红素,不是人体的代谢废物,D错误。
故选:D。
17.【解答】解:A、尿素、尿酸和无机盐为小分子物质,被肾小球完全滤过回原尿,所以在血浆和原尿中浓度相等,错误;
B、大量出汗,是由人体新陈代谢过快,排出的废物多,出汗还能降低体温。而不是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减小。错误;
C、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正确;
D、测量血压时,通常测得的是上臂肱动脉血管中血液的压强,错误。
故选:C。
18.【解答】解:A、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A正确。
B、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本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的血细胞和蛋白质会进入肾小囊腔中,但肾小管对血细胞和蛋白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此这些血细胞和蛋白质就会随尿液排出而形成血尿或蛋白尿。所以肾小球若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血尿,B正确;
C、肾动脉通过入球小动脉与肾小球相连。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C正确。
D、肾小球是一血管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组成的,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囊内形成的液体是原尿,而肾小球内流的液体为动脉血,D错误。
故选:D。
19.【解答】解:(1)原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被过滤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因此原尿的成分是: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
(2)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重吸收,剩余的成分形成尿液。因此尿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等。
可见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和葡萄糖。
故选:D。
20.【解答】解: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进入血液后,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肝脏内的毛细血管→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腔→肾小管→膀胱→尿道→体外。因此:
A、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必须经过心脏两次,符合题意。
B、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的结构是肾静脉。不符合题意。
C、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解答】解: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的核心是一个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肾小球,肾小球外有肾小囊的包裹,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图示如下:
故答案为:肾小体;肾小球。
22.【解答】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以及肾小管分泌的氨等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故答案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3.【解答】解: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所以形成尿液的是肾脏。
故答案为:肾脏
24.【解答】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故答案为:滤过 肾小管
25.【解答】答: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一、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原尿.
故答案为:肾小球;肾小管.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6.【解答】解:(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⑤肾小管。肾小体包括②肾小球和④肾小囊。因此,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②④⑤。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可见A正确。
(3)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是由于图中②肾小球所起的过滤作用;“而实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由于图中标号⑤肾小管所起到的重吸收作用。
故答案为:(1)②④⑤;(2)A;(3)肾小球;过滤;肾小管;重吸收
27.【解答】解:(1)C表示泌尿系统,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正常情况下,在该器官中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那么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完成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所以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4)经过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用于生命活动。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
故答案为:(1)肾脏;葡萄糖;
(2)咽→喉→气管;肺泡内;
(3)小肠;氨基酸;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4)营养物质和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