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重点)
3.激发对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9个生字。(重点)
2.学习古诗《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理解古诗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感受两首古诗所带来的不同美感。 (难点)
导语导入
一年之际在于_____,一日之际在于_____。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春天怎么样?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春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导语导入
结合你看到的和以往的积累说说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导语导入
知识链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古诗学习
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江山、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都是怎样的?
(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 (柔柔、温暖、轻轻)的春风
(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
(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
古诗学习
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
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把小动物们也吸引出来了。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
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
古诗学习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古诗学习
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古诗学习
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古诗学习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古诗学习
“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看不到。这是诗人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融
指导生字书写
崇
短
鸯
芦
燕
róng yàn yuān yāng huì
chóng lú yá duǎn
惠
鸳
芽
课堂总结
1.拓展:江山如画,历代诗人为之陶醉,并留下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赞美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后再去搜集背诵。
2.默写古诗,想象画面。
板书设计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课时作业
一、根据课文内容解释字词。
1、迟日: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指泥土湿润。
3、芦芽:芦苇的嫩芽。
4、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二、阅读古诗《绝句》,回答问题。
1、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歌的第 1-3 句主要咏画面景物,第 4 句则写由画面景物引发的联想。
课时作业
2、从物候角度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列举两例)
早春(初春) 示例:三两枝的桃花、满地的蒌蒿、抽出短芽的芦苇
三、默写古诗《绝句》。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重点)
3、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难点)
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初读课文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
(三衢山的道上)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有哪能些好方法?
(补、换、查、看)
初读古诗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那句诗?来汇报一下。
“泛”“添”分别解释成什么?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初读古诗
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初读古诗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引用关联词语填写这两句呢?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
初读古诗
点击下方播放江南春色的视频
谈话导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图文对照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这首诗。
3、你喜欢这首诗词吗?为什么?
课时作业
一、我会解释。
1、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2、却:再,又。
3、阴:树荫。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1、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推知?(2分)
初夏。 从梅子黄时,绿阴不减,黄鹂声可以推知。
课时作业
2、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对此诗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 诗人主要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借景抒情)。 “睛”字,在黄梅雨季能有“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 “绿阴”,绿阴添凉爽,走起路来轻松,此二可喜也。三是“黄鹂四五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使诗人感到高兴。
三、背诵《三衢道中》。
今天的你们很棒哦!明天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