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单元测试(岳麓版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五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单元测试(岳麓版九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05 18: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www.中考资源网第五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www.中考资源网
1.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的是( )
A.风能 B.电力 C.蒸汽 D.水能
2.下列科学家中,哪些人为电力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
①爱迪生②卡尔·本茨③西门子④莱特兄弟
A.①②③B.①③ C.①②④D.①④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国家是( )
A.美国、德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法国 D.日本、俄国
4.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的两次科技革命,共同之处是( )
A.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电力得到广泛的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5.引起交通领域革命性变革的发明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飞机 D.内燃机
6.当飞机从头顶高高的天空划过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开始把人类遨游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发明家是( )
A.卡尔·本茨 B.福特
C.爱迪生 D.莱特兄弟
7.导致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直接原因是( )
A.世界上煤炭资源枯竭
B.人们认识到使用煤炭易造成污染,因而减少使用
C.电力得到广泛应用
D.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灯泡
8.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美、德、英、法、日、俄等国陆续成为( )
A.资本主义国家 B.现代化工业强国
C.帝国主义国家 D.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9.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歌颂了我党地下工作者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无线电报最早研制成功的人是哪国人( )
A.美国 B.德国 C.荚国 D.意大利
10.让发电机原理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是( )
A.西门子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赫兹
11.春节期间,中学生王翰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下面是他一天中所做的事,其中与第二次科技革命发明无关的是( )
A.坐公汽到宝塔公园游玩
B.打电话给张老师拜年
C.上网发电子邮件给同学以新年祝福
D.在电灯下与家人共餐
12.导致石油工业出现并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C.发电机的广泛应用 D.电力的广泛应用
13.19世纪晚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资产阶级辛勤地劳动
14.穿越时空隧道,假设你是一名美国人,处在20世纪初,要到中国来,你可选用的交通工具有( )
①火车②轮船③汽车④飞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15.下列有关垄断组织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垄断组织出现
B.垄断组织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D.日、俄的垄断组织超过美、德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www.中考资源网第17题14分.第18题17分。www.中考资源网第19题10分,共55分)
16.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www.中考资源网(14分)
(1)图一所示交通工具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这种交通工具采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 随着这一动力机械的应用推广,哪种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利用 (6分)
(2)图二所示交通工具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这种交通工具采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 随着这一动力机械的应用推广,哪种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利用 (6分)
(3)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你我的家庭带来哪些好处 对此,你有何感想 (4分)
17.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已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的新热潮,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其中最重要的是电力的广泛应用。www.中考资源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4分)
(1)材料描述的是哪些科技革命 试举出两项重大科研成果。www.中考资源网(4分)
(2)这次科技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哪些影响 (6分)
(3)此次科技革命给殖民地带来哪些影响 (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www.中考资源网(17分)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棉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多半是由非凡的技工完成的。www.中考资源网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www.中考资源网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www.中考资源网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主要是指哪次工业革命时期 列举其中三个“非凡才能的技工”及主要发明。www.中考资源网(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说明“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www.中考资源网(5分)
(3)根据材料,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主要不同点。www.中考资源网 (6分)
19.从14世纪到19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等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www.中考资源网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www.中考资源网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www.中考资源网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哪位航海家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 (2分)
(2)17—18世纪大西洋两岸发生了哪些资产阶级革命 (3分)
(3)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 (2分)
(4)以英国为例,简要说明地理大发现、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www.中考资源网(3分)
第五单元检测题
1.B 点拨:19世纪70年代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之时,电力作为新能源被广泛应用。www.中考资源网
2.B 点拨:卡尔·本茨、莱特兄弟是交通工具革新者,爱迪生、西门子是电力广泛应用突出贡献者。www.中考资源网
3.A 点拨:由于美、德在第二次电力革命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工业发展迅速。www.中考资源网
4.D 点拨:经分析可知A、B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特点,C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它们共同点是D项。www.中考资源网
5. D 点拨: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飞机的创制提供了动力。www.中考资源网
6.D 点拨:飞机最早的发明者是莱特兄弟。www.中考资源网
7.C 点拨:由于电力是一种更为便捷的能源,它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www.中考资源网
8.C 点拨:19世纪求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www.中考资源网
9.D 点拨:无线电报发明者是意大利人马可尼。www.中考资源网
10.C 点拨:电灯发明者是爱迪生。www.中考资源网
11.C 点拨: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www.中考资源网
12.B 点拨:由于内燃机是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它的广泛运用,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石油工业发展迅速。www.中考资源网
13.C 点拨:19世纪末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www.中考资源网
14.A 点拨:选项时容易漏掉火车和轮船,尽管它们是在18世纪中期出现的,但是20世纪初,仍可选用。www.中考资源网
15.D 点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德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生产、资本集中也快,日、俄的垄断组织落后于美、德。www.中考资源网
16.(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煤炭。www.中考资源网(2)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石油。www.中考资源网(3)提示:方便、省时、快捷等;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www.中考资源网点拨:此题从新交通工具、动力、新能源切入,把两次科技革命联系在一起,考查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同时第(3)问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中考历史趋向。www.中考资源网
17.(1)第二次科技革命;如电灯、有线电话、汽车、飞机等(任举两例即可)。www.中考资源网(2)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它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大大促进了企业和部门之间合作,产生垄断组织,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www.中考资源网 (3)帝国主义国家更加疯狂地掀起瓜分世界狂潮,殖民地半殖民地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利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www.中考资源网
18.(1)第一次工业革命。www.中考资源网凯伊发明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成功研制改良蒸汽机。www.中考资源网 (2)1831年,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并很快应用于生产实践。www.中考资源网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术含量少,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挥了重要作用。www.中考资源网
19.(1)哥伦布。www.中考资源网(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www.中考资源网(3)英国,蒸汽时代。www.中考资源网(4)地理大发现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www.中考资源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www.中考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