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8 23:0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2019年春人教版部编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 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中日建交等史实。
2. 简述中国全方位外交的表现。【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教学难点】
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蒋介石26常任理事国尼克松正式一个中国台湾田中角荣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多层次一带一路亚太经合组织和平【学习提纲】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联合国国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1.背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
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
在联合国的席位2.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
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
重大胜利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
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
的玻璃!”一一中美、中日建交1.中美建交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1)背景  从中国来说从美国来说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
的失败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苏联人势头正猛,咄咄逼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给中国施加军事压力 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来者不善呀!尼克松毛泽东勃列日涅夫(2)过程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1年4月,“乒乓外交”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美利坚和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文件?文件签署的时间?《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2.中日建交  1972年周恩来接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建交高潮一一全方位外交1.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2.举措(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1989年11月,澳、美等在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开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3.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
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
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第143个成员。G20峰会 金砖国家峰会 构建“一带一路” 促进经济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12月,亚投行成员总数扩围至8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谁能说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呢?1.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国际形势的变化【疑难探究】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历程中,经历了哪些不平凡的事件? 1.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归纳新中国70年代取得重大外交成就和原因?(1)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3)1972年,中日建交。
原因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③国际形势变化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的辉煌外交成就,原因各是什么?有何认识? 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国力落后,加之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
新中国的辉煌外交成就主要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提高,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认识: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知识小结】【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 右图展示了1971年10月25日多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欢呼庆祝的场景。“多国代表”“欢呼庆祝”是因为(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香港回归祖国
2.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原因不包括( )
A. 第三世界的支持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AB3.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关系情况图”(部份)。据此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苏关系恢复正常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4. 1972年10月,《人民日报》在刊登外国领导人发来的国庆贺电名单中,首次出现了日本首相的名字。他是( )
A. 伊藤博文 B. 福田赳夫
C. 大平正方 D.田中角荣
5.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各国政要身穿中国传统的服装,齐聚一堂,参加英文缩写为“APEC”的会议。这个组织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DA
6.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各国政要身穿中国传统的服装,齐聚一堂,参加英文缩写为“APEC”的会议。这个组织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华沙条约组织A7. 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
A. 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 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C二、材料解析题
8.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4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有16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亚洲国家会议指出:这五项原则构成了各国相互了解和和平共处的坚实基础。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的。
——周恩来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见下图)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项原则”指的是什么?“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材料二内容是周恩来在哪个会议上的讲话?这段讲话体现了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哪些重大成果?
(4)根据材料四,分别列举出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会议:万隆会议。方针:“求同存异”方针。重大成果: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或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示例: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5)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风云,你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原因: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外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付出;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