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鲁教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鲁教版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06 18: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洋务运动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学堂,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复习,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等基础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通过复习,掌握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会制作大事年表,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会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通过复习,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兴起的标志以及发展变化;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意义。
复习重、难点:
重点: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背景 代表人物 兴起标志 口号 内容 意义(课本第43页)
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 1915年____在___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_____ 前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的内容。
3、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4、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1、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复习方法指导:
以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和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主张为主要线索进行复习。
知识结构构建:
一、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1、洋务运动:(性质: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背景 目的 代表人物 时间 口号 主要活动内容 评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中央:地方: 前期:后期: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兴建海军D、兴办新式学堂
2、维新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代表人物:____、____等
(3)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
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
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4)过程:_______(揭开维新变法序幕)、_______(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_______(变法开始)、_______(变法失败)。
(5)失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间:从_____到__,共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______”。
时 间 地 点 指导思想 结 果 意 义
3、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新文化运动:(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行的,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1、地主阶级洋务派:
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专制(维护清王朝)、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激进派:
提倡:民主和科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三、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创办的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和张之洞创办的_______、_______;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___、___、___三支海军;并于1862年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
2、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并组建了政治团体--____,随后把《万国公报》改名为《_______》,作为其政治团体的机关报。
3、1894年,孙中山在____组织了革命团体_____。____年__月,孙中山又在日本东京组织了_______,并把《___》作为其机关报,通过了革命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____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并与____年底,在北京创办了《______》。
典型例题剖析:
例1、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发诚良,意诚美矣。”此人应当属于(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
【解析】 此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首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此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因此,此人应当属于维新派。
【答案】 B
例2、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D、提出土地纲领
【解析】同盟会纲领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民权主义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土地问题。所以,没有涉及的就是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此题目用排除法最容易。
【答案】 C
例3、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其中“两位先生”是指( )
A、达尔文、赫胥黎 B、鲁迅、胡适 C、马克思、恩格斯 D、民主、科学
【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选择题,做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本身的内涵,紧紧抓住“两位先生”与“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黑暗”内在联系,再回忆课本中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便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D
小试身手:
(一)基础过关:
1、19世纪60-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2、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创办《中外纪闻》 C、颁布《定国是诏》 D、 创办了强学会
3、下列对洋务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D、创办了强学会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4、“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6、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倡共和,反对专制独裁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7、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二)能力提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
(2)请举出三个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各一位。
(3)材料二的内容是什么?
疑惑:(复习过本单元,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写在下面,以便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