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教学目标:
1. 能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
3. 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 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设计;
要体现新课标的理论,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问题。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文
我们学过人物的描写,知道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今天我们来结识几位当今闻名的大家,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人物的,这些人物又有着怎样的性格。
二、 检查预习作业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能说出作者描写的几位名人的名字吗?
生:在书中勾画。
2.简介几位名人。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形散而神不散。
教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聚会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是几位名人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2.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名人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我们先来看季羡林:
“年已90的季先生那么正确无误地知道我最近的文章少了,而他至今每天工作6小时!”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回答:可见季羡林工作热情之高,并时刻关注着青年一代的成长。(意思对即可)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3)找一下描写龚育之的语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龚育之是从住院部“逃将”出来的,从病房驱车直奔这个咖啡厅。既然出来,就不想再回病房,待下周去补办个出院手续就是。朋友们问他病情,他愉快地说着小中风。那口气,好像在说小松树、小蜜蜂、小儿童。小的是可爱的,即使中风,加上一个“小”字,也显得那么可爱。当然,这份可爱来自老龚的心态。”表现了龚育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4)你怎样理解汤先生的“仁者寿“?
汤先生为人敦厚仁爱,作者希望他能长寿。
(5)从对严家炎夫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这是一对怎样的夫妻?
至情至性,患难与共。
(6)“他这人坐在出租车里也总不安生,总在着急这座那座楼刷的颜色对不对,立交桥栏杆的颜色好不好。本来和他上街想放松想休息,看他急得直嚷嚷,实在觉得他太过操心。当然,在座的志士仁人,又有哪一个不为国事操心的?中国牌知识分子。 ”从这句话中,你能理解什么是“中国牌知识分子”吗?
忧国忧民。
(7)你觉得“玩具”这一道具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突出表现这些老人的豁达、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师总结:
作者在写某个人的时候,还往往插入议论和抒情。因为作者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几位老人家的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
三、 知识的拓展
请描写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并在结尾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