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第四单元复习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日本侵华局部侵华:
九一八事变(1931)占沈阳,东北三省沦陷
一二八事变(1932)突袭上海
华北事变(1935)危机加深
全面侵华:
七七事变(1937)
八一三事变(1937)攻上海
南京大屠杀(1937.12;6星期;30多万)
占广州、武汉(1938.10)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1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1937.7.8,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抗日
1937.7.18,中共向国民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1937.8.14,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1937.9.22,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形成三、中华民族抗战九一八后,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
一二八中,第19路军蔡廷锴、蒋光鼐奋起抵抗
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1938春,李宗仁,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1940夏,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枣宜战役中壮烈牺牲
1940.12,长沙会战,日军北撤
1940秋,彭德怀,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1944,中共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始局部反攻
1945.4,湘西会战,正面战场局部反攻
1945夏,美苏攻日后,全面反攻 四、其 它中共“七大”:1945.4-6,延安,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9.2,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举行(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
1945.9.9,日军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南京),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945.10.25,台湾回归祖国(50年殖民统治结束)
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1、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的《松花江上》写在(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八一三事变后
2、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
A、中国共产党 B、兵谰部队
C、中国国民党 D、中华民族AD3、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搏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这表明( )
①张学良有狭隘的爱国主义思想②张学良有保存东北实力的意图③张学良爱到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和影响④张学良对日军也有恐惧心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A4、“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以实际行动唱响这首战斗歌曲的是( )
A、东北义勇军 B、东北人民抗日游击队
C、十七路军 D、二十九军
5、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
B、都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
C、在两次合作中孙中山都起了重要作用
D、都以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DB6、某校要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的歌咏比赛,下列哪首参赛曲目不符合活动主题( )
A、《松花江上》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十送红军》
7、1937年,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DD8、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相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
C、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D、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9、武汉中山公园的“受降堂”,如实记载了日本侵略者在华中地区向中国人民投降的一幕。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幕应出现在哪一年( )
A、 1943 B、 1944
C、 1945 D、 1946CC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尽管一直存在矛盾和斗争,但维持到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共力量壮大,并及时击退了国民党的进攻
B、中共坚持了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的正确的方针
C、英美等国不赞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
D、中日之间的矛盾尚未解决D11、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这说明( )
A、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中国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C、抗日战争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B12、中国人民从1937年到1945年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抗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这个事实告诉我们( )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没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取得胜利将是一句空话③统一战线的建立是胜利的保障④一切侵略者尽管气焰嚣张,但最终会被正义的力量打垮⑤中国的人口众多是优势,以后还应继续保持人口的快速增长⑥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目前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尽快发展综合国力,提高经济军事实力,为反对霸权主义提供坚强后盾
A、 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⑤⑥ D、 ①②③④⑥D13、根据提示语写出相关历史名词
(1)学生运动 12月9日 北平 反对华北自治
(2)战役 1940年秋 彭德怀 实施突袭
(3)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兵谰
西 安 事 变一 二 九 运 动百 团 大 战14、阅读下列材料: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1)毛泽东这首诗的赠与对象就是图中的人,他是谁?
(2)这幅照片反映的是他在哪次战役中指挥的情景?
(3)这次战役发生在什么背景下?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重点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国内投降倾向严重
(4)这次战役的规模如何?主要目标是什么?
八路军组织了一百多个团,在两千公里战线上作战。
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5)这次战役的历史地位怎样?有何意义?
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彭德怀百团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