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下 第三单元 音乐欣赏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9下 第三单元 音乐欣赏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3-19 11:08:15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教学设计
课题
音乐欣赏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 聆听《我的家乡多美好》、《五样热情的歌》、《翁嘿呀》、《江河水》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旋律特点及音乐风格。
2. 能听辨音乐节奏、情绪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 能够根据音乐速度、力度、节奏等的变化,分析各段落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并能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重点
分析各段落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并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难点
理解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用喜悦,跳跃的情绪演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因此它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而丰富的民歌宝藏,为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音乐养料,创作歌曲音乐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介绍赫哲族民歌:
赫哲族民歌有10多种,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喜歌、悲歌、古歌、渔歌、猎歌、礼俗歌、情歌、摇篮歌、叙事歌、新民歌等。妇女爱唱“嫁令阔”(类似于民间小调)老头爱唱“伊玛堪”。“伊玛堪”是种民间说唱文艺形式,类似于北方的大鼓,形式具有史诗的特点。皓月当空,篝火通明,赫哲族村屯充满了欢乐气氛。 赫哲族的小调优美动听,无论是曲调和节奏,都会使人感到江水波浪的起伏和渔船划行中的轻摇微摆。
介绍达翰尔族民歌:
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翰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后普遍使用汉文。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以音调热情奔放、委婉多变、节奏鲜明、节拍严正见长。2008年6月7日,达斡尔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介绍朝鲜族民歌:
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引起共鸣”。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朗》、《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 结构完整匀称,主要伴奏乐器是恤椰琴。以《道拉基》、《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
观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了解郝哲族民歌,并总结其特点。
了解达翰尔族民歌,并总结其特点。
了解朝鲜族民歌,并总结其特点

引起学生好奇,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通过介绍本课所涉及少数民族民歌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聆听《我的家乡多美好》
1. 听《我的家乡多美好》音乐,根据音乐感受画面。
2. 学唱《我的家乡多美好》旋律,体验音乐特点。
(1)歌曲中描述的情景是什么?
歌曲为C徵调、2/4拍、中速、单乐段结构。
(2)歌曲的旋律特点?
节奏平稳、均匀中带有跳动的感觉。
(3)歌曲的曲式结构?
旋律流畅婉转,优美抒情。
(4)这首作品表达了赫哲族人们怎样的情感?
情感朴实、宛转悠扬、流传较广,表现了赫哲人民用歌声来赞美大自然,抒发了赫哲族人民对家乡的山河、沃土的热爱,对祖国和幸福生活的赞美。
二、聆听《五样热情的歌》
1. 听《五样热情的歌》音乐,根据音乐感受画面。
2. 学唱《五样热情的歌》旋律,体验音乐特点。
演唱达斡尔族歌曲时大都是自娱性的,大多是独唱式的,很少有齐唱的歌曲,也没有多声部的合唱歌曲。达斡尔族音乐的演唱特点其根据不同的体裁而略有差异。 演唱扎恩达勒一般高亢明亮;哈库麦勒歌曲则要华丽、明快;乌钦调则要平缓叙述。 各类体裁中所共有的是“慢颤音唱法”,多出现在长音上,这点与京剧中长音演唱时 的“抖音”及蒙占族民歌长调歌曲中的“鄂柔诺古拉”唱法很相似,只是带有一些哭腔的情感色彩。
三、聆听《翁嘿呀》
1. 听《翁嘿呀》音乐,根据音乐感受画面。
2. 学唱《翁嘿呀》旋律,体验音乐特点。
(1)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劳动的场面、翁嘿呀。
(2)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请选择)
A、一领众合 B、众领众和
(3)说一说“翁嘿呀”在歌曲中的旋律是不是一样。
(4)劳动号子:
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歌曲。是我国民歌的主要体裁之一。主要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音乐和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歌词多即兴创作。
四、聆听《江河水》
1. 听《江河水》音乐,根据音乐感受画面。
音乐背景:
民间乐曲《江河水》,原名《江儿水》,原是一首具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辽宁鼓乐」。后经鲁丁用“放慢加花”手法整理、加工、改编而成双管独奏曲。《江河水》另有管子独奏曲,黄海怀将其改为二胡曲,广为流传,还有填词改编的歌曲和合唱曲。
学唱《江河水》旋律,体验音乐特点。
第一段主题音乐:
第二段主题音乐:
第三段主题音乐:
(4)乐曲的情感是怎样?
以悲凉和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反映了旧社会广大劳苦大众的深重灾难和悲惨遭遇。
表现了被压迫人民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满腔悲愤和自发反抗的心声。
五、 请听几首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特点的歌曲?(播放片段,讨论回答是那个民族的歌曲)
1. ?《阿里郎》(朝鲜族)
2. 《达坂城的姑娘》(维吾尔族)
3. 《敬酒歌》(蒙古族)
4. 《敬你一碗青稞酒》(藏族)
学习《我的家乡多美好》,小组讨论并总结其音乐特点及难点。
认真回答问题。
学习《五样热情的歌》,小组讨论并总结其音乐特点及难点。
学习《翁嘿呀》,小组讨论并总结其音乐特点及难点。
学习《江河水》,小组讨论并总结其音乐特点及难点。
仔细回答问题。
积极参加听歌并辨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并回答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突破重难点,教法灵活,学生合作探究,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细节讲解,让学生对其进一步的学习。
通过游戏来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珍惜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巩固知识。
拓展延伸
观看管子,介绍双管乐器:
管子,乐器名称,一种吹管乐器,其历史悠久。其构造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经过变化发展,管子的演奏技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而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
双管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乐器,流行于东北、华北广大地区。现代双管由两支长短、音高相同的管子并排扎结而成。每管八孔(前七后一)。九孔管已很少见到。演奏时,可以两管并吹,也可将两管分开,两手各持一管,手指各按管子上方的三个音孔,交替吹奏短促的音符,以烘托气氛,把乐曲推向高潮。
观看管子外形,观看双管的外形。
通过介绍管子、双管来进行扩展延伸,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还有跟多的民间歌曲等着大家去了解、学习,希望大家要培养自己对艺术的兴趣,下课!
听老师总结本课内容,解决自己不懂的地方。
通过课堂小结来引导学生回忆本课学习内容并加深印象。
板书
音乐欣赏
1. 介绍赫哲族民歌、介绍达翰尔族民歌、介绍朝鲜族民歌
2. 《我的家乡多美好》、《五样热情的歌》、《翁嘿呀》、《江河水》
3. 管子、双管
清晰、直观的展现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件29张PPT。音乐欣赏人音版 九年级下新知导入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因此它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而丰富的民歌宝藏,为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音乐养料,创作歌曲音乐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新知导入赫哲族民歌 赫哲族民歌有10多种,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喜歌、悲歌、古歌、渔歌、猎歌、礼俗歌、情歌、摇篮歌、叙事歌、新民歌等。妇女爱唱“嫁令阔”(类似于民间小调)老头爱唱“伊玛堪”。“伊玛堪”是种民间说唱文艺形式,类似于北方的大鼓,形式具有史诗的特点。新知导入达翰尔族民歌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后普遍使用汉文。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以音调热情奔放、委婉多变、节奏鲜明、节拍严正见长。2008年6月7日,达斡尔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知导入朝鲜族民歌 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朗》、《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 结构完整匀称,主要伴奏乐器是恤椰琴。以《道拉基》、《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歌曲欣赏歌曲欣赏1、歌曲中描述的情景是什么?
2、歌曲的旋律特点?
3、歌曲的曲式结构?歌曲为C徵调、2/4拍、中速、单乐段结构。
节奏平稳、均匀中带有跳动的感觉;旋律流畅婉转,优美抒情。表现了赫哲人民用歌声来赞美大自然,抒发了赫哲族人民对家乡的山河、沃土的热爱,对祖国和幸福生活的赞美。情感朴实 宛转悠扬 流传较广这首作品表达了赫哲族人们怎样的情感?歌曲欣赏歌曲欣赏歌曲欣赏 演唱达斡尔族歌曲时大都是自娱性的,大多是独唱式的,很少有齐唱的歌曲,也没有多声部的合唱歌曲。达斡尔族音乐的演唱特点其根据不同的体裁而略有差异。 演唱扎恩达勒一般高亢明亮;哈库麦勒歌曲则要华丽、明快;乌钦调则要平缓叙述。 各类体裁中所共有的是“慢颤音唱法”,多出现在长音上,这点与京剧中长音演唱时 的“抖音”及蒙占族民歌长调歌曲中的“鄂柔诺古拉”唱法很相似,只是带有一些 哭腔的情感色彩。
演唱特点唱一唱,练一练歌曲欣赏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劳动的场面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请选择)A、一领众合 B、众领众和歌曲欣赏翁嘿呀歌曲欣赏 说一说“翁嘿呀”在歌曲中的旋律是不是一样。新知讲解劳动号子:
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歌曲。是我国民歌的主要体裁之一。主要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音乐和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歌词多即兴创作。歌曲欣赏乐曲背景 民间乐曲《江河水》,原名《江儿水》,原是一首具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辽宁鼓乐」。后经鲁丁用“放慢加花”手法整理、加工、改编而成双管独奏曲。《江河水》另有管子独奏曲,黄海怀将其改为二胡曲,广为流传,还有填词改编的歌曲和合唱曲。新知讲解第一段主题音乐:新知讲解第二段主题音乐:新知讲解第三段主题音乐:歌曲欣赏乐曲的情感是怎样的? 它以悲凉和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反映了旧社会广大劳苦大众的深重灾难和悲惨遭遇。
表现了被压迫人民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满腔悲愤和自发反抗的心声。
课堂练习请听几首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特点的歌曲(播放片段,讨论回答是那个民族的歌曲)。
《阿里郎》 《达坂城的姑娘》 《敬酒歌》 《敬你一碗青稞酒》
(朝鲜族) (维吾尔族)? (蒙古族)? (藏族)拓展提高管子,乐器名称,一种吹管乐器,其历史悠久。其构造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经过变化发展,管子的演奏技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而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管子拓展提高双管 双管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乐器,流行于东北、华北广大地区。现代双管由两支长短、音高相同的管子并排扎结而成。每管八孔(前七后一)。九孔管已很少见到。演奏时,可以两管并吹,也可将两管分开,两手各持一管,手指各按管子上方的三个音孔,交替吹奏短促的音符,以烘托气氛,把乐曲推向高潮。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还有跟多的民间歌曲等着大家去了解、学习,希望大家要培养自己对艺术的兴趣,下课!板书设计音乐欣赏
1. 介绍赫哲族民歌、介绍达翰尔族民歌、介绍朝鲜族民歌
2. 《我的家乡多美好》、《五样热情的歌》、《翁嘿呀》、《江河水》
3. 管子、双管作业布置搜集五首少数民族风格特点的民歌,下节课给同学视唱几句。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