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美国
第一课时 民族大熔炉 农业地区专业化
/知能演练提升
1.有关美国领土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刚认为美国领土没有位于寒带的部分
B.小明认为美国领土有位于热带的部分
C.小莉认为美国领土全部位于温带
D.小红认为美国领土没有位于热带的部分
2.美国是民族的大熔炉,主要由移民组成。下图为美国人种构成(2010年)图,图中表示黑种人所占比例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美国的华人、华侨分布广泛,下列城市中,位于美国西部且都有“唐人街”分布的是( )
A.纽约和芝加哥
B.华盛顿和底特律
C.休斯敦和旧金山
D.旧金山和洛杉矶
4.下列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本土大部分在温带,但从全国范围看,美国也有部分在寒带和热带
B.美国濒临三大洋
C.美国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
D.美国本土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及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第5~7题。
/
/
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5.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①海洋——太平洋
B.②山脉——落基山脉
C.③海湾——墨西哥湾
D.④河流——尼罗河
6.关于甲、乙两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甲城小于乙城
B.冬雨率甲城高于乙城
C.甲城年降水量约为52毫米
D.乙城冬季降水量约为180毫米
7.关于美国中部平原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东北部气候冷湿,人口稀少
B.是主要的小麦、玉米和棉花产地
C.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D.南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8.有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远洋归来,在纽约港靠岸了,卸货工人说货物都是农产品。请你猜一猜这批货物最有可能是( )
A.咖啡 B.玉米
C.大豆 D.小麦
★9.下列关于美国地区生产专业化好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
B.利于大规模使用机械
C.交通便利,利于产品的出口
D.效率高,产量大
美国本土三面濒临海洋,地理位置优越。读美国本土简图,完成第10~12题。
/
10.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①城市——休斯敦
B.②湖泊——苏必利尔湖
C.③河流——科罗拉多河
D.④国家——墨西哥
11.图中M所在的阴影区是美国的乳畜带,其乳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高温多雨的气候
B.高原地形,草原广阔
C.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D.地广人稀,利于放牧
12.美国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主要是因为( )
①气候条件优越 ②耕地广阔,土壤肥沃 ③高度机械化和生产区域专业化 ④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读美国66号公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1)美国本土三面临海,东临 洋,西临 洋,南临墨西哥湾。?
(2)美国本土地势特点为 。?
(3)美国西部有一系列高大平行的山脉,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板块和 板块相撞产生的。?
(4)下列关于66号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公路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②该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为了将五大湖优质的水资源运往洛杉矶 ③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是该公路西段建设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④该公路跨越了美国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北美气候图
/
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
(1)北美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结合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解释原因: ? 。?
(2)北美西海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到 (地形)的阻挡,比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面积 ,降水 。?
15.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
(1)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专业化,便于充分利用 ,大规模使用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2)B农业带原为 ,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业已经衰落,现已成为以 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3)A农业带的位置偏北,气候 ,适宜牧草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 业非常发达。?
16.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图甲)和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图乙)以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图甲
/
图乙
材料 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比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沙土等排水条件好的土壤里;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对热量要求较高。美国东南部(35°N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因纬度较低,加之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1月份平均气温在5 ℃以上,7月份为24~27 ℃,光照时数每年2 500小时以上。
(1)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描述美国本土的海陆位置。
(2)美国本土分三大地形区,据图归纳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
(3)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 )
A.美国农产品中多为热带产品
B.具有地区生产专业化特点
C.乳畜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
D.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广的国家
(4)根据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以及相关材料,分析美国棉花带发展棉花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知能演练·提升
1.B 美国的领土包括三部分:本土部分、被北极圈穿过的阿拉斯加、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夏威夷群岛。
2.B 美国人口最多的是白种人,占79.96%;其次是黑种人,占12.85%;亚洲人占4.43%;印第安人等原住民占1.15%;其他种族占1.61%。
3.D 在美国城市中,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有华人、华侨集聚,且形成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洛杉矶是位于美国西部的城市,纽约是位于美国东部的城市。
4.D
5~7.5.C 6.D 7.B 第5题,图中①为大西洋,②为阿巴拉契亚山脉,③为墨西哥湾,④为密西西比河。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年降水量甲城大于乙城;冬雨率甲城低于乙城;甲城年降水量约为520毫米;乙城冬季降水量=年降水量(约300毫米)×冬雨率(约60%)≈180毫米。第7题,中部平原东北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A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但因为气候原因,需从国外进口热带农产品,因此,远洋货轮运来的货物最有可能是咖啡。
9.C 10.D 11.C 12.D
13.答案 (1)大西 太平
(2)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3)太平洋 美洲
(4)D
14.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或中部是纵贯南北的大平原),使冬季干冷气流和夏季暖湿气流均可深入内陆,形成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或形成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山地(答高原山地也可) 小 多
15.答案 (1)自然条件 农业机械
(2)棉花带 畜牧
(3)冷湿 畜牧
16.答案 (1)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部与墨西哥及墨西哥湾相邻。
(2)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矮的山地。
(3)B
(4)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耕作;众多河流流经,灌溉水源丰富;纬度较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第二课时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知能演练提升
读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完成第1~2题。
/
1.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是( )
A.东北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中部地区
2.关于美国工业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的原因,错误的是( )
A.地价相对低廉 B.环境污染相对小
C.劳动力相对充足 D.交通更加便利
读美国“硅谷”示意图,完成第3~4题。
/
3.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位于( )
A.华盛顿 B.纽约
C.洛杉矶 D.旧金山
4.“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最重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
C.沿海方便原料运输
D.气候温和湿润
读美国本土工农业分布图,完成第5~6题。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图中A、B两农业带内的作物种类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种植习惯
B.热量条件
C.地形条件
D.灌溉条件
7.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是( )
A.日本的京滨工业区
B.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C.俄罗斯的乌拉尔工业区
D.日本的濑户内工业区
★8.关于美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近20年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B.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农业都很发达
C.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原住民
D.美国农产品大量出口,不需进口
9.童童就美国和俄罗斯两国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比较,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B.都是世界上工农业发达的国家
C.都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D.都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国家
10.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
(1)甲、乙两幅图片体现了底特律、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工业特色,请把图片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底特律 ,旧金山 。?
(2)美国东北部是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地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
(3)美国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
A.由西部向北部发展
B.由南部向北部发展
C.由东北向南、向西发展
D.由东北向北部发展
11.读美国本土城市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
(1)在图中填注加拿大、墨西哥、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分别是A ,E ,其中D城市周围 资源丰富,B城市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是 ,其集中分布区被称为 。?
(3)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飞机制造、电子工业十分发达,其发展上述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4)美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为什么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和燃料主要从国外进口?
知能演练·提升
1.A 2.C 3.D 4.B
5~6.5.C 6.B 第5题,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位于美国西海岸的“硅谷”。第6题,A、B两农业带的纬度不同,其热量条件差异显著。
7.B
8.D 美国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但因为美国热带面积狭小,需要进口可可、咖啡等热带农产品。
9.B 美国是世界上工农业发达的国家,而俄罗斯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和农业欠发达。
10.答案 (1)甲 乙
(2)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和水资源。
(3)C
11.答案 (1)略。
(2)西雅图 芝加哥 石油 电子工业 “硅谷”
(3)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科技力量雄厚
(4)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需要的原料、燃料多。
第二节 巴西
第一课时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发展中的工农业
/知能演练提升
1.有关巴西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和美国所处的位置差不多,西面濒临太平洋,东面濒临大西洋
B.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
C.巴西东临大西洋,北、西、南与众多国家为邻,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D.巴西就东西半球的位置来看,位于西半球,且是西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2.小强从巴西旅游归来谈感受,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
A.巴西大多数人居住在乡村
B.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C.巴西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稠密
D.巴西人狂热地喜爱足球运动
3.巴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
A.铁矿 B.金矿 C.煤矿 D.石油
下图是巴西农产、矿产和工业分布图。读图,完成第4~5题。
/
4.在巴西农产中,种植规模大且集中连片的是( )
①橡胶树 ②甘蔗 ③玉米 ④咖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根据图示工业部门及工业与矿产的分布关系,可以推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工业分布主要受本国资源影响
B.工业分布主要受海外资源影响
C.工业生产以采矿业为主
D.工业发展主要靠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
6.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的水电站是( )
A.阿斯旺水电站 B.铁门水电站
C.伊泰普水电站 D.葛洲坝水电站
7.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大量黑黄混血种人
B.森林蓄积量居世界首位
C.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亚马孙河上
D.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现在,巴西30%的汽车根本不使用汽油,完全使用酒精,另外70%的汽车使用的是乙醇汽油,所以在巴西汽车是“先喝酒,后上路”。
/
(1)图中①是 洋,②是 高原。?
(2)③河是 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但该河航运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3)巴西钢铁、汽车、造船等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简要分析其原因。(至少两条)
(4)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巴西汽车“喝酒”的原因。
★9.读南亚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图甲)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
图甲
/
图乙
(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图中A、B两国均属于 国家。?
(2)根据图示,A、B两国均利用本国丰富的 资源建立了本国的钢铁工业。图甲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 (填数码)是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其软件生产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3)图甲所示的国家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 。?
(4)B国北部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却选择在南部河流上修建了世界著名的水电站。请结合图乙分析其自然与人文原因。
(5)(双选)关于A、B两国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国的工业大多布局在靠近原料地的地方
B.A、B两国均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C.B国煤炭资源丰富,全国绝大部分的电力来自火力发电
D.A、B两国人均资源都很多
知能演练·提升
1.C 巴西只濒临大西洋;赤道穿过巴西,其国土地跨南北半球;西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
2.C 3.A
4~5.4.C 5.A 第4题,读图可知,巴西的玉米、咖啡种植规模大且集中连片。第5题,读图可知,巴西的铁、煤等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同时相应的工业部门也分布在这里,由此可推断出巴西工业分布主要受本国资源的影响。
6.C
7.D 巴西有大量的黑白混血种人;俄罗斯是森林蓄积量最多的国家;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
8.答案 (1)大西 巴西
(2)亚马孙 该河流域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少。
(3)矿产资源丰富;城市和人口集中(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等。
(4)解决巴西能源短缺问题;利用本国大量生产甘蔗的有利条件,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大力发展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w
9.答案 (1)发展中
(2)铁矿 ④
(3)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4)自然原因:北部最大河流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流量虽大但落差小;南部河流流量小,但落差大。人文原因:北部人口稀疏,经济不发达;南部靠近人口稠密区,经济较发达。
(5)AB
解析 第(1)题,据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A所示国家是印度,B所示国家是巴西,都是发展中国家。第(2)题,根据图例和所学知识可知,A、B两国的铁矿资源都很丰富;印度南部的④班加罗尔是新兴产业中心。第(3)题,印度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第(4)题,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落差方面思考,人文原因主要从消费市场方面考虑。第(5)题,巴西能源矿产不多,以水能发电为主;由于印度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并不多。
第二课时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知能演练提升
读图,完成第1~2题。
/
1.图示国家矿产资源中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的是( )
A.煤
B.石油
C.铁
D.锰
2.关于该国地理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周濒临海洋
B.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C.经济发达国家
D.英语为通用语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西致力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的开发。由于开发不当,产生了“修路采矿开牧场,烧荒种地砍树忙”的乱象。据此完成第3~4题。
★3.巴西肆意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致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这是因为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会( )
①加剧全球的水土流失 ②加剧全球的土地荒漠化 ③影响全球气候 ④影响全球空气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近年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①修建公路,对沿线木材进行掠夺性开采 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用地规模急剧扩大 ③为发展畜牧业,开辟大型牧场 ④建城镇、建工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李明读某国简图后,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①大部分位于热带 ②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 ③位于北半球 ④北部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⑤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⑥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
6.在巴西,人口特别稠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是( )
A.中部高原
B.东部沿海
C.亚马孙热带雨林区
D.东北沿海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之一。读图,完成第7~8题。
/
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理事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河流是世界上流量最丰富的河流
B.②城市是巴西最大的城市
C.③水电站是巴西和乌拉圭两国合资修建的
D.④高原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8.关于巴西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体系还不完整
B.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C.混血种人数量少
D.城市集中分布在亚马孙河沿岸
9.读巴西图,完成下列各题。
/
(1)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
(2)图中A、B两地中,海拔较高的应是 地。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3)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巴西有一种自然资源受到全球的关注,这种资源是什么?为什么会受到关注?
10.2018年暑假期间,小玲随某考察团到巴西观光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巴西农产、矿产和城市分布图
/
巴西的位置和地形图
(1)考察团第一站来到了巴西热带雨林,发现这里乱砍滥伐现象严重。下面两种观点,你赞同谁的说法?为什么?
当地居民:适量砍伐一些树木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环保组织官员:大规模砍伐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
(2)考察团第二站来到了圣保罗,小玲了解到巴西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请你从图中提取两条能够解释该现象的地理信息。
(3)小玲的旅行日记中有下面一段话:“不论在巴西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在踢足球,商店货架上摆满了当地出产的咖啡、甘蔗、苹果等农产品。巴西居民用电多来自火电厂。”小玲的日记里有两处错误,请找出来。
知能演练·提升
1.C 2.B 3.D 4.C
5.A 依据图示的纬度、轮廓、河流和城市分布等信息可知,该国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该国大部分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赤道穿过其北部,说明地跨南北半球;北部有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读图可知,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巴西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6.B 巴西东部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早,所以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7.C 8.B
9.答案 (1)巴西的主要农作物有咖啡、甘蔗、玉米、可可、香蕉、棉花、大豆、剑麻等(必须写出咖啡和甘蔗)。主要分布在东部(或东南)沿海地区。
(2)A A地位于河流上游(或从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
(3)热带雨林(或雨林)。受到关注的原因: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或在以下五条中答出两条即可:调节全球气候;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10.答案 (1)赞同当地居民的观点。适量砍伐、及时补种,既能增加收入,又不破坏环境。
或赞同环保组织官员的观点。大量砍伐,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2)农产品丰富;海上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凉爽。
(3)苹果、火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