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9课《改革开发》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基本史实; 2、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及作用,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重点、难点) 3、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作用。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 任务一: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基本史实。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_________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_________、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_________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典型:_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________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_________个沿海城市。 (2)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_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_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_________推进,相继开放了一些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_________和自治区首府。 2.结果:中国形成“经济特区—_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 任务二:【合作探究】 1.识读《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示意图,说出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 2.结合教材,梳理对外开放的过程,概括对外开放的特点; 3.观察教材44页《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探讨经济特区选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4.归纳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及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知识拓展 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对外开放有哪些本质的不同?并思考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启示。 五口通商开放经济特区主动或被动性质目的和影响
任务三:【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及教材45页相关史事,从中概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 任务四:【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 1.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所属的省份是( )①广东 ②福建 ③海南 ④台湾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2.—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立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你认为导游不应该带他们到下列哪个城市( )A.深圳市B.珠海市C.汕头市D.厦门市 3.邓小平在1984年讲话中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了,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这段话能够用于说明( ) A.“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B.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D.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4.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个新的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5.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区是( ) A.环渤海地区B.上海浦东C.闽南三角地区D.海南经济特区 6.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中国于2001年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 A.欧盟B.东盟C.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 7.(2017·泰安中考)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8.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局面,在这一格局中,首先开放的是( ) A.经济特区B.沿海港口城市C.经济开放区D.内陆大城市 9.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
【课后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