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 二 单 元 5 中古欧洲 社会大 化 改新日本阿拉伯4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背景: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时间:7世纪中期人物:孝德天皇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伊斯兰教创立时间:7世纪初创立者:穆罕默德地点:麦加伊斯兰教历元年:622年,穆罕默德带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采邑制改革: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变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等级制特点:每个 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 附庸,但无权管自己附庸的附庸。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 附庸。 大化改新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中国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5世纪 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时间内容影响日本奴隶制时代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阿拉伯7世纪以前,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在人民渴望统一时,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22年630年632年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
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法令规定的? ②以上法令是哪个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 ③这次改革是效法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①"大化改新"诏书。②日本。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从“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的1200年左右的时间,是日本的封建社会时期。 由于中日两国长达两千年的交往,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日本的围棋、书法、茶道,一直到天皇即位,都有中国文化在背后闪烁。许多在中国已经消失的文化,在日本却很好地保存下来。所以要研究中国文化,必须学会日语;同样要研究日本文化,汉语也非学不可。???? 日本人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并将这一特性加以发挥,创造出自己的日本文明。日本人在电器方面的研究开发就是这一民族特性的极致体现。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穆罕默德外出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