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下列选项中,不是滥伐森林后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的是( )
A.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更富裕
B.缺少树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空气不再保持清新
C.缺少树木吸收有毒气体,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D.缺少树木调节气候,环境不再那么凉爽和湿润
2.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②其天敌数量减少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不科学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B.广泛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
C.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
D.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
4.成语“竭泽而渔”告诫人们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体现。下列活动与此观念相符的是( )
A.毁林开荒
B.填湖建房
C.张网捕鸟
D.退耕还林
5.洛阳江红树林曾遭严重人为破坏,为恢复其原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补种并保护红树林
B.张网捕猎各种鸟类
C.大面积围海造田
D.大量排入生活用水
6.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得干燥
B.地球上的温室效应
C.人类乱砍滥伐造成了生态平衡的失调
D.地壳的不断变迁
7.下列行为不属于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圈的是( )
A.为了保护某地的原始森林,地方政府禁止任何人进入该地区
B.为了追求粮食产量,人们大量使用农药防虫害
C.人们在山坡上修建梯田来种植农作物
D.发菜是一种市场上售价很高的植物,人们为了得到它,在宁夏的草原上大量挖掘
★8.有许多诗词名句是描绘生态环境的,请你分析,下面描写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探究创新
★9.小明家所在的村子东边有一条小河,小时候他经常看到河里有小鱼、小虾。可是近几年河里逐渐没有了鱼和虾。小明一直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河里会没有了鱼和虾?”生物课上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后,他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开这个疑团。
现在请你也参加这个探究活动,与小明共同制订实验计划。
(1)你提出的问题是?
。?
(2)你作出的假设是?
。?
(3)你设计的实验方案:?
?
?
?
?
?
。?
★10.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表,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次数
时间
全国人口
总数
亿
占人口百分比
性别比
%
年增长率
%
男性
%
女性
%
三
1982.7.1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四
1990.7.1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
五
2000.11.1
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六
2010.11.1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
(1)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请在下边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柱形图。
/
(3)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年 的趋势。?
(4)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 (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女性,请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
答案:
1.A
2.C 如果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由于境内没有有害生物的天敌,从而使有害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导致境内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3.C 4.D 5.A
6.C 林海和草原变成了荒山秃岭,是由于人们过度毁林垦草,破坏当地植被。
7.A 8.B
9.答案 (1)河水对鱼、虾的生活有影响吗
(2)河水对鱼、虾的生活有影响
(3)答案合理即可。要点:设置对照实验;取样数量正确;控制变量唯一,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只有用于养鱼的水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例如:准备两只同样的鱼缸(或其他可用于养鱼的器皿),其中一缸放入村东河水,另一缸放入等量清水;每只鱼缸中放入大小相近、数量相等(如果写出具体数量则至少每缸两条以上)的同一种小鱼;把两只鱼缸放入同一环境中,用同一种方法饲养;观察小鱼的生长情况
10.答案 (1)C
(2)略
(3)下降
(4)多于 说明重男轻女现象依然存在,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可使( )
A.我们的生存环境即刻变得美好
B.我们认识到每一位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C.我们的政府注意环境保护
D.我们的学习进步
2.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哪一项是科学的?( )
A.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
B.禁止砍伐
C.大面积种植单一树种,整齐美观
D.喷洒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3.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是( )
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
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
4.下列与“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
A.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B.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
C.少开汽车多走路
D.衣服洗后用烘干机烘干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哪项做法值得提倡?( )
A.使用含磷洗衣粉
B.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D.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6.温室效应是指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 。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 。?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 ,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
二、探究创新
★7.当你陶醉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垃圾大军”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
(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在居民小区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是 。?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下图是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小圆圈)的布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它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是 。?
/
答案:
1.B
2.A 完全禁止砍伐并不是最科学的保护措施,合理砍伐可以促进森林的更新,取得经济利益,还可以以林养林。单一树种容易发生大面积病虫害,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农药会污染土壤,并可以在食物链中富集。
3.A 4.D 5.B
6.答案 (1)A组
(2)生态系统 相同
(3)高
(4)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是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资源消耗的日常行为均可。如随手关灯、外出时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7.答案 (1)B
(2)沿河放置,易污染水源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①酸雨 ②潮汐 ③赤潮 ④臭氧层破坏 ⑤围湖造田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3.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汽车尾气、塑料垃圾
4.某地因曾经进行过30多年的雄黄矿生产,导致现在山上光秃秃一片,后经专家确认雄黄矿中的“砷”对植物有严重的毒害作用,这种危害属于( )
A.酸雨
B.重金属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污染
5.“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心声。为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节约资源、杜绝浪费
B.减少排放、治理污水
C.围湖造田、发展农业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6.某些地区,人们滥施化肥,使大量的氮、磷流入湖泊、池塘、江河中,造成部分水域严重富营养化,绿色的池水中往往漂着死鱼。鱼死亡的主要原因是0( )
A.生活的空间狭小
B.水中缺氧,无法呼吸
C.缺乏充足的阳光
D.食物太丰富,被撑死
二、探究创新
★7.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逐年增多。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可在局部地区富集并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随着雨水降落下来,这就是“酸雨”(pH<5.6)。酸雨的酸性程度可用pH来表示,一般说来,pH越小,其酸度就越大。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以小麦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参与进来,和该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略。
(3)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5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小麦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配制的pH=5、pH=4、pH=3、pH=2 的“酸雨”各20毫升等。
(4)方法步骤:
①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②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地各撒20粒小麦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③向A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浸没种子;
④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各 毫升;?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5)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得到实验结果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①:随着pH逐渐减小,种子的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 作用。?
预测②:?
?
。?
预测③:?
?
。?
★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它能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危害极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单位:微克/立方米)。
组别
PM2.5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1
19
89
43
97
2
22
83
38
98
3
20
86
41
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3)该小组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请你将表格中“下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下图中表示(单位:微克/立方米)。
/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 的浓度 。?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该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
答案:
1.A 2.A 3.C 4.B 5.C
6.B 水域严重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溶解的氧,使水中缺氧。
7.答案 (1)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或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怎样的影响呢)
(4)5
(5)促进 随着pH的逐渐减小,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随着pH的逐渐减小,种子的萌发率没有变化,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预测②和预测③两种情况可以前后调换)
8.答案 (1)自变量
(2)求平均值。
(3)
/
(4)越大
(5)合理即可,如少开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