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2016)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9 16:2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地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很多启发。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观点的印证作用。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2)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素材、习题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讲述激趣: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中没有一项是咱中国人的?
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从“五四”时起有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仍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走近作者
教师讲解: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三、自读课文
1、字词积累:参见课后“字词积累”部分的词语。然后把阅读过程中遇见的新生词再归纳进去。
2、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3、思考和讨论: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演讲的基本内容,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5段):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第三部分(第6—12段):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第13段):提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哪四个问题?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五、细读感悟
1、阅读2-5自然段,回答问题(见课件);
2、阅读6-12自然段,讨论问题(见课件);
3、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4、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六、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
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反面事例:
(1)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
(3)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好处: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
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深省。
七、本课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上。
八、延伸、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2.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为了强调自然科学而否定社会科学,有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请依据本文,独立思考,做出回答。
3、“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九、布置作业
你是怎么样看待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的?围绕这个话题写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