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件(共2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件(共2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9 11:22:05

文档简介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898年租借新界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
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一国两制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2、提出者:
邓小平
3、目的: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4、含义:
1、提出时间:
改革开放后
5、意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香港回归祖国谈判
1.“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这是国际条约,你们不能推翻。” ……
“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就是说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的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不管用什么方式。” ……
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会谈
1.香港回归历程
中英会谈
1982年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4
胜利回归
1997.7.1
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
97—0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二任行政长官
香港历任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曾荫权宣誓就职
05—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梁振英宣誓就职
12—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
2017年3月26日林郑月娥第五任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誓就职
行政长官何厚铧宣誓就职
1999年12月20日-2009年12月19担任第一、二届行政长官
澳门历任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崔世安宣誓就职
2009年12月20日至今担任第三、四届行政长官
7、观察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什么重大历史义?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讨论: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启示:
1、中国国力的增强。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
1.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2.发展才是硬道理。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国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有何区别?
经济特区: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
材料一 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台湾人士时,首次指出:台湾不搞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变,外国资本不动,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是“一国两制”最早的一次提出。——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思考,“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是谁提出来的?这一构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台湾问题。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邓小平。
材料二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指出:“我们对香港问题……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2)材料二表明了邓小平怎样的立场?
主权问题不容讨论,中国坚决收回香港。
1997
邓小平,
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