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科学百天集训系列专题1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中考科学百天集训系列专题1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19 13:2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模块一 生命科学 知识点+练习
专题1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考点聚焦
知识点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水、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不需经过消化可直接被吸收,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必须
在消化道中经过 ,分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与其结构特点密切相关:小肠长5?6米,内表面黏
膜上覆盖着成千上万个小褶皱,褶皱上有许多 ,这些结构特点使小肠黏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内丰富的 也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运。小肠壁上丰富的 ,能分泌多种消化酶等等。
根据食物消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可将其分为 性消化和 性消化两大类。前者如 的切割、研磨和 的搅拌,消化道肌肉的运动等,后者主要依靠 的作用。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作用,如: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 酶,能将 分解成葡
萄糖;胃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 酶,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 ;此外,肠液、胰液等也含有多种消化酶,能进一步将进人小肠的淀粉和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微粒分解为 。
【疑难典析】1.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即不同的酶催化不同的反应,因此酶的种类极其多样。
考点集训
一、单选题
1.下列对于图中器官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C.③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如图序号名称或描述错误的是(?? )
A.1是胆囊,暂时储存胆汁 B.3是胰腺,能分泌胰液和胰岛素 C.4是收集和输送胰液和胰岛素的管道 D.5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3.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 B.蛋白质在不同消化酶的作用下都能分解成氨基酸 C.肾小囊内原尿中的尿素浓度大大高于血浆 D.胃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左图表示的是pH值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右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左图中可以知道pH=6左右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B.从右图中知道酶C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强 C.从左图中可知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D.从右图中可知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
5.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过滤作用
6.我市部分中小学生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营养餐,营养餐中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关于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C.正常尿液中一定含有a物质 D.淀粉的消化需要胃蛋白酶的参与
7.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D.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
8.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A.?唾液腺???B.?肠腺?????C.?肝脏????D.?胃腺
9.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下列哪一项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无关(?? )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B.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D.小肠长有5~6米
10.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D.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11.一个小孩早餐吃面包、奶油和鸡蛋,当食物进入胃后,胃能(?? )
A.吸收全部水分???B.初步消化蛋白质????C.消化脂肪???D.吸收葡萄糖
12.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的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
A.蛋白质、淀粉、脂肪??????????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13.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线X、Y、Z表示营养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消化道D B.在消化道C中,有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 C.在消化道D中,X、Y、Z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D.Y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Z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14.如图是肝、胆、胰、十二指肠的相互关系图,图中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
A.①肝脏???B.②胆囊???C.③胰????D.④十二指肠
15.龋齿的形成过程是(?? )
A.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髓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
B.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本质受破坏→牙髓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 C.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牙髓受破坏??????????
D.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本质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牙髓受破坏
16.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开始消化淀粉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和吸收蛋白质的场所
17.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 ℃条件下催化活性都会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 )
A.?B.?C.?D.?
18.发烧的病人往往没有食欲,其主要原因是(?? )
A.?胃肠功能紊乱 B.?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C.?不能分泌消化液??D.?呼吸功能减弱
19.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在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将(?? )
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
20.在消化管中,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的是(?? )
A.口腔、胃和小肠??B.小肠和大肠????C.胃、小肠和大肠????D.胃和小肠
21.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 )
A.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B.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2.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B.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利于消化?D.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23.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D.小肠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高
24.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实验设计如表。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
加入物质
放置环境
滴加碘液
实验现象
1
淀粉糊、2毫升清水
37 ℃、10分钟
2滴
2
淀粉糊、2毫升唾液
37 ℃、10分钟
2滴
3
淀粉糊、2毫升清水
90 ℃、10分钟
2滴
4
淀粉糊、2毫升唾液
90 ℃、10分钟
2滴
A.试管1、4可作为对照?????????B.2号试管不变蓝色 C.3号试管在该实验中必不可少??????D.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25.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据此的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1号试管
2号试管
稀淀粉糊(毫升)
2
2
新鲜唾液(毫升)
2
2
恒温处理(1分钟)
37 ℃
0 ℃
碘液(滴)
2
2
A.1号试管应该保持在0 ℃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B.恒温处理时间太短,实验现象不明显 C.2号试管应该保持在37 ℃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D.2号试管中2毫升新鲜唾液应改成等量蒸馏水
二、实验探究题
26.完成下列探究活动的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A.淀粉糊、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C.花生油。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等。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碘酒以及新采集的纯净胃液等。
(1)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以验证胃液在化学性消化中的作用。
①胃液的采集:利用一只对铃声已建立起食物反射的狗获得纯净的胃液。
②实验材料选择: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实验材料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并各取2毫升,分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
③实验药品选择:在下表中甲试管应加入2毫升胃液,乙试管应加入________。
试管



实验材料
2毫升
2毫升
实验药品
水浴温度
38 ℃
④实验结果:甲试管中液体变澄清,乙试管中液体仍浑浊。
(2)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2 毫升的实验材料和________。
(3)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
27.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
(1)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________。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然后再通过体循环和________运至全身。
(2)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__发生了病变。
28.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C系统中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名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D系统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9.如图所示的三种处理:
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Ⅲ.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________和________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________。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的作用。
(4)以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30.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温度、酸碱度(pH)的影响。小柯同学联系所学知识,又提出了一个假设: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重金属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3的金属。
②金属钠的密度为0.97克/厘米3 , 铜的密度为8.9克/厘米3。
③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
【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下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
0.25%淀粉溶液(ml)
蒸馏水(ml)
1%NaCl 溶液(ml)
1%CuSO4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碘液3滴后现象
1
3
2



变蓝色
2
3
1


1
不变蓝
3
3

1

1
不变蓝
4
3


1
1
变蓝色
【实验结论】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根据小柯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柯同学提出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
(2)在看了小柯的设计及实验后,小温同学提出应该将实验中的1%CuSO4溶液更换成1%CuCl2溶液才更有说服力。如果你也同小柯一起探究,你还可以建议小柯作怎样的更换?________。
(3)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重金属中毒事件也越来越常见,若有人误食被电镀厂废水(含铬、镍、镉等重金属离子)污染的食物而引起急性中毒,为解毒,下列四种供选物质中你不应该选择的是________。
①生蛋清??????? ②鲜豆浆??????? ③鲜牛奶??????? ④蔗糖水
31.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只有科学地认识自身结构,了解其活动规律,才能健康地生活。下面图甲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图乙是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式图;图丙是反射弧模式图;图丁是肝、胆、胰、小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资料表明,心血管疾病是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观察图甲时,圆圆同学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7]________。
(2)小宇同学认真观察图甲后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流向心房,其原因是心房和心室之间有________。
(3)小明同学认真分析图乙后得出的结论是,该图模拟的是呼吸运动中的________过程。图中的[10]和[11]分别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8]模拟的结构能使到达[9]的气体变得清洁。
(4)在图丙中,若[14]处损伤,其他部位正常,刺激[18]时,病人有感觉,________(填“能”或“不能”)缩手。
(5)在丁图中,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液体是由结构[19]________分泌后储存在结构[20]中;由于图中的结构[22]________有多种消化液汇集在这里,因此该结构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32.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不同的系统;a、b、c、d、e表示不同的物质;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表示________,在该系统中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是________。
(2)①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气体经过呼吸道时,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表现为使进入肺的空气温暖、清洁、湿润。 (3)当正常人血糖的浓度大于或等于0.16%时,[e]会暂时变为糖尿,这说明肾小管的________作用有局限性。
(4)图中数字能表示排泄途径的是________。
33.为了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
2
3
稀释的唾液淀粉酶
1毫升
1毫升
1毫升
试剂
1毫升盐酸
1毫升蒸馏水
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2毫升
37 ℃水浴
5分钟
碘液
2滴
2滴
2滴
实验预测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实验现象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7 ℃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中第3支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现象,对于第3支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分析,除了考虑“唾液淀粉酶与溶液pH的关系”及“淀粉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这个因素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4.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________;
(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三、填空题
35.大米在人体内会发生各种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人体的消化道内能够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___;淀粉最终在________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肾小球的________作用形成原尿,在________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中。
(3)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________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________,同时释放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36.绍兴腐乳气香、味鲜,深受人们的喜爱。腐乳是一种经过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曲霉等真菌)发酵的大豆食品,制作的基本过程是长菌→腌制→装瓶→密封。据此回答:
(1)从生物的代谢方式分析,毛霉和曲霉属于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2)蛋白质在毛霉分泌的蛋白酶催化作用下,最终会分解成易被人体消化道直接吸收的________,人体吸收该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37.将下列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补充完整:

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
38.济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灿烂,食誉神州;据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济宁用膳时,对文家水饺(如图)都情有独钟。请回答:
(1)你认为该盘羊肉胡萝卜水饺能为其提供________种营养物质。 (2)水饺皮(小麦面粉)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
(3)馅中的瘦羊肉最初被消化部位是________,最后以________的形式被吸收。
(4)乾隆帝饭毕后在“龙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这盘水饺提供,你认为主要供能的是____。
A.?水饺皮??B.?瘦羊肉???C.?胡萝卜???D.?肥羊肉
(5)下图是御医根据乾隆帝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绘制的曲线图,你认为促使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激素是____。
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雄性激素
39.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________,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3]________内。
(2)图二能够体现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5]________,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含有________酶,在该器官内开始消化的物质是________。
40.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模型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________组成。 (2)消化系统中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
41.如图是牙齿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露在外面的牙齿表面,呈乳白色的是________。牙齿中央的________腔中,充满了血管和丰富的神经。
(2)人在一生中共有两组牙,________和________。牙齿是人体最________的器官。 (3)当口腔内的细菌将糖类变成酸液后,就会慢慢腐蚀牙齿表面的________,然后再腐蚀________,最后就深入到________,引起牙痛,这样的牙齿叫________。
42.近年来,一种号称由几十种水果发酵而成的“酵素”成为人们热购的产品。
(1)“酵素”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酶的称呼。酶在生物体内起________作用。
(2)某商家宣称:分解脂肪的酵素(酶)能阻人体对脂肪的吸收,食用这种酵素可以达到减肥效果。有同学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该酵素属于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一样,食用后在小肠内会被消化成________而被人体吸收,所以无法达到减肥效果。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解题即可。据图可知: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
【解答】解:A.①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为胆汁,不含任何消化酶;故A错误; B.②是胃,是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场所,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故B错误; C.③是胰腺,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够降血糖,不含消化酶;故C错误; D.④是小肠,小肠中的肠腺分泌含有各种物质消化所必须的消化酶;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
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题,据图可知,1是胆囊、2是胆管、3是胰腺、4胰管、5是十二指肠。 【解答】解:A、1是胆囊,暂时储存胆汁,是正确的; B、3是胰腺,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能分泌胰岛素,故B正确; C、4是胰管,胰管是输送胰液的管道,胰岛素直接通过血液进行运输,故C错误; D、5是十二指肠,是小肠的开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A、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使得动脉血中的氧气给了组织细胞,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给了血液,是实现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故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氨基酸,故B错误; C、原尿是血浆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汇集到肾小囊内形成的,故原尿中的尿素含量与血浆中几乎没有差别,故C错误; D、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环境对酶活性影响知识解题。 【解答】解:A、从左图中可以知道,植物淀粉酶的活性在pH接近6时达到最大,故A正确; B、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故B错误; C、从左图中可知,在碱性条件下,淀粉酶活性随pH增大而逐渐降低,故C错误; D、从右图中可知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C,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等知识解题。 【解答】解:静脉血管内有静脉瓣,控制血液从全身各处流回心脏,防止血液倒流;动脉血管内没有瓣膜; 故答案为:C。
6.【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淀粉的消化与吸收、尿液的形成等知识解题。据图可知,a是葡萄糖。 【解答】解:A、淀粉是重要的糖类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错误; B、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正确; C、a是葡萄糖,正常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故C错误; D、淀粉的消化需要淀粉酶、麦芽糖酶、不需要胃蛋白酶,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反射弧、血液循环等知识解题。 【解答】解:A、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正确; B、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B错误; C、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C错误; D、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8.【答案】C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解答】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B
【解析】【分析】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全长约4-6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小肠内消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食物经过小肠内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后,基本上完成了消化过程,同时营养物质被小肠粘膜吸收了。
【解答】A、小肠内的消化液主要是有助于消化营养物质;故A错误; B、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是有助于吸收营养物质,与消化无关;故B正确; C、小肠内的绒毛、环形皱襞增大消化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充分消化;故C错误; D、小肠长有5-6米,有助于充分消化营养物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解答】A、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核消化腺组成,口腔是消化道的一部分;故A错误; B、胃有贮存食物的功能,牙齿有磨碎食物的功能;故B错误; C、小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故C正确; D、肝脏分泌的胆汁具有乳化脂肪的功能,但胆汁不是消化酶;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B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解答】胃的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12.【答案】D
【解析】【分析】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解答】A、蛋白质、淀粉、脂肪是食物内的营养素,均为分解过;故A错误; B、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而糖类的最终分解产物是葡萄糖;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水、尿素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不是消化的产物;故C错误; D、糖类的最终分解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是氨基酸,脂肪的分解产物是甘油、脂肪酸;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C
【解析】【分析】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蛋白质和核酸等。
【解答】由图可知,X在口腔内就开始减少,则X代表的是糖类;Z在D处才开始减少,说明Z物质最晚开始消化,则Z是脂肪,Y是蛋白质; A、因为Z能够在D处分解,则D应该是小肠,而淀粉开始分解于口腔,蛋白质开始于胃;故A错误; B、Y是蛋白质,开始消化于胃,所以C是胃,胃分泌的是胃液;故B错误; C、D是小肠,糖类、蛋白质、脂肪都会小肠被消化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故C正确; D、由图可知,Y代表的是蛋白质,而Z代表的是脂肪;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A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解答】胆汁是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最后进入小肠中;而图中①是肝脏;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15.【答案】C
【解析】【分析】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解答】牙齿的结构由外到内的结构依次是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几部分;而龋齿对牙齿的破坏由外到内的过程;故C符合; 故答案为:C。
16.【答案】C
【解析】【分析】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到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其中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解答】A、①分泌的胆汁有助于脂肪消化,但不是酶;故A错误; B、②是胃,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故B错误; C、③是胰,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故C正确; D、④是大肠,大肠只能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7.【答案】D
【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
【解答】由题意可知,酶在高温或低温时其活性都会降低,而唾液淀粉酶是人体内的酶,所以在37℃左右其活性最高,则温度由低到37摄氏度的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会升高,当温度超过37℃后,酶的活性会降低;故D图像符合; 故答案为:D。
18.【答案】B
【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 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
【解答】发烧的病人其体温会高于或低于37℃,而人体内的酶的活性在37℃是最高,当温度低于或高于37℃时,其活性都会降低,酶的活性降低,会导致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降低,导致病人没有食欲;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19.【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胃蛋白酶的最适pH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分析。 在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高;当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当过酸过碱时,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失活后活性不可恢复。 【解答】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2.2,当处在pH为10的溶液中,由于碱性过大而失去活性。因此,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不再具有活性,所以活性不发生变化,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答案】D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解答】A、口腔具有能够消化淀粉,但不能够吸收营养物质;故A错误; B C、大肠只能吸收食物残渣中水,不具有消化功能;故B C错误; D、胃是初步消化和吸收的器官,而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器官;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1.【答案】 D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解答】消化系统从上到下的结构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22.【答案】C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解答】A、胃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后形成的是多肽;故A错误; B、肝脏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但不是消化脂肪的酶;故B错误; C、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肠液、胰液、胆汁等;故C正确; D、大肠没有消化功能,只能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3.【答案】D
【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 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
【解答】酶的活性会受其所处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酸碱度等;胃蛋白酶作用于胃部,而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属于酸性环境,而到小肠后小肠的PH远大于胃的PH,所以导致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大大降低;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24.【答案】B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A、试管1、4中有两个变量,不能用来对照;故A错误; B、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够催化淀粉的分解,所以滴加碘液后不会变蓝色;故B正确; C、用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不能得出有价值的实验结论;故C错误; D、试管2、4作为对照,分析实验现象可知,温度能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5.【答案】A
【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
【解答】A C、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要保证唯一变量,而唾液淀粉酶的有无是变量,因此其他量要相同,唾液淀粉酶在37℃下的活性最高,所以温度都要控制在37℃;故A错误;C正确; B、恒温处理的时间只有1分钟,为了保证淀粉被分解完全,恒温处理的时间应该延长;故B正确; D、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淀粉酶,所以要保证一个试管有淀粉酶一个试管没有;所以2号试管应该滴加等量的蒸馏水来控制变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二、实验探究题
26.【答案】 (1)B;蒸馏水 (2)2毫升盐酸 (3)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解题即可。据题干可知,A.淀粉糊富含淀粉、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富含蛋白质、C.花生油富含脂肪。 【解答】解:(1)因为胃液中富含胃蛋白酶,故实验材料应该选择富含蛋白质的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根据对照原则,甲试管应加入2毫升胃液,乙试管应加入2毫升蒸馏水,形成有蛋白酶和无蛋白酶的对照; (2)由于胃液中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到底是盐酸消化蛋白质还是胃蛋白酶,需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2毫升的实验材料和2毫升盐酸; (3)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故答案为:(1)B、蒸馏水;(2)2毫升盐酸;(3)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27.【答案】 (1)膳食纤维;右心房;肺循环 (2)氧气 (3)肾小管
【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知识解题。据图可知,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泌尿系统、过程①是吸收、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在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水、无机盐和葡萄糖可以直接被吸收,膳食纤维不能被吸收,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首先汇入到上、下腔静脉、然后到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体循环处的毛细血管网,即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运至全身; (2)据图可知,a代表的气体物质是氧气; (3)尿液的形成过程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中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中,葡萄糖全部被滤过,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后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吸收进入血液;若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病变部位是肾小管; 故答案为:(1)膳食纤维、右心房、肺循环;(2)氧气;(3)肾小管。
28.【答案】 (1)小肠 (2)动脉血变静脉血 (3)肾脏
【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知识解题。据图可知,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血液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过程①是吸收、②是氧气、③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血液循环系统中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给了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给了的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3)D是泌尿系统,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1)小肠;(2)动脉血变静脉血;(3)肾脏。
29.【答案】 (1)①;③ (2)①;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3)舌 (4)唾液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营养物质的性质和消化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对照组,②、③两组是实验组。 【解答】解:(1)①、②两组对照,唯一的变量为唾液、①、③两组对照,唯一的变量为舌的搅拌; (2)因为①号试管中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搅拌,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分解为麦芽糖,没有淀粉存在,故滴加碘液后,摇匀,①号试管不变蓝; (3)充分搅拌相当于口腔中舌的搅拌功能; (4) ①、②两组对照,唯一的变量为唾液,故以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①、③;(2)①、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3)舌;(4)唾液。
30.【答案】 (1)略 (2)略 (3)略
【解析】【分析】(1)根据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分析; (2)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3)根据物质中所含成分及重金属与蛋白质反应的原理分析。 【解答】(1)酶是一种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变性,从而丧失活性;
(2)实验中盐用的是NaCl溶液和CuSO4溶液,除了金属离子不同,酸根离子也不同,可以将将实验中的CuSO4溶液更换成CuCl2溶液或将氯化钠溶液改为硫酸钠溶液; (3)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即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鸡蛋清、豆浆、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服用鸡蛋清、豆浆、牛奶,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而糖水不能用于解毒,故选D。
31.【答案】 (1)左心室 (2)房室瓣 (3)吸气;胸廓和膈肌 (4)不能 (5)肝脏;小肠
【解析】【分析】根据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呼吸运动、反射弧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等知识解题。据图可知:1是主动脉、2是右心房、3是右心室、4是肺动脉、5是肺静脉、6是左心房、7是左心室、8模拟气管、9模拟肺、10模拟胸廓、11模拟膈肌、12是脊髓白质、13是脊髓灰质、14是传出神经、15是效应器、16是神经中枢、17是传入神经、18是感受器、19是肝脏、20是胆囊、21是胰腺、22是小肠。 【解答】解:(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7]左心室; (2)在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流向心房,主要是因为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控制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心房而不能倒流; (3)据图乙可知,膈顶端处于下降的状态,则胸腔容积变大,气体会进入肺,表现为吸气;图中的[10]模拟胸廓和[11]模拟膈肌,[8]模拟气管能使到达[9]肺的气体变得清洁; (4)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图丙中,若[14]传出神经损伤,其他部位正常,刺激[18]感受器时,神经冲动可以传达至神经中枢,但是神经中枢的指令无法传达到效应器,故病人有感觉,不能缩手; (5)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液体是胆汁,它是由结构[19]肝脏分泌后储存在结构[20]胆囊中;由于图中的结构[22]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汇集在这里,因此该结构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1)左心室;(2)房室瓣;(3)吸气、胸廓和膈肌;(4)不能;(5)肝脏、小肠。
?
32.【答案】 (1)循环系统;心脏 (2)呼吸运动 (3)重吸收 (4)①②④
【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知识解题。据图可知,A是消化系统、B是血液循环系统、C是呼吸系统、D是泌尿系统、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是营养物质、d是汗液、e是尿液、过程①是肺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②排尿、过程③是排遗、过程④是发汗。 【解答】解:(1)图中[B]表示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是由心脏提供的; (2)过程①是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即吸气、二氧化碳离开呼吸系统即呼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3)尿液的形成过程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中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中,葡萄糖全部被滤过,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后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吸收进入血液;当正常人血糖的浓度大于或等于0.16%时,[e]尿液会暂时变为糖尿,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局限性; (4)排泄有三大途径: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皮肤和泌尿系统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故图中数字能表示排泄途径的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1)循环系统、心脏;(2)呼吸运动;(3)重吸收;(4)①②④。
33.【答案】(1)其他条件相同时,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2)碘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
【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 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
【解答】(1)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唾液淀粉酶是人体内的一种酶,人的正常体温是37℃,所以为了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而选择37℃;故答案为:其他条件相同时,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2)从实验过程中加入的药品角度考虑,是否是药品之间发生了反应,而导致碘分子发生了改变才无法体现碘液的特性;故答案为:碘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 故答案为:(1)其他条件相同时,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2)碘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
34.【答案】(1)专一性 (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 (3)B,C
【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解答】(1)胃蛋白酶只能分解蛋白质,说明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故答案为:专一性; (2)毕希纳从死亡的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出了能催化、发酵的物质,说明这种物质是酶,而酵母菌已经死亡,所以说酶是没有生命的物质;故答案为: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 (3)A、毕希纳从细胞中提取出的酶在细胞外依然能够催化;故A错误; B、在20世纪30年代证实酶多为蛋白质,而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少量的酶是RNA;故B正确; C、酶的发现开始于1773年,而在这之后陆陆续续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依然还有有关酶的发现,所以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修正的过程;故C正确;故答案为:BC; 故答案为:(1)专一性;(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3)BC。
三、填空题
35.【答案】 (1)唾液、肠液、胰液;小肠 (2)滤过;肾小管 (3)组织细胞;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分析】根据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尿液的形成过程、呼吸作用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唾液的参与下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最终是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共同作用下,将淀粉降解为葡萄糖,被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 (2)尿液的形成过程有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中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中,葡萄糖全部被滤过,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后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吸收进入血液; (3)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组织细胞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在那里葡萄糖和氧气作为原料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1)唾液、肠液、胰液、小肠;(2)滤过、肾小管;(3)组织细胞、二氧化碳和水。
36.【答案】 (1)异养 (2)氨基酸;小肠
【解析】【分析】根据发酵技术、新陈代谢、消化和吸收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1)从生物的代谢方式分析,毛霉和曲霉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异养生物; (2)蛋白质在毛霉分泌的蛋白酶催化作用下,最终会分解成易被人体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氨基酸,在人体小肠部位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 故答案为:(1)异养(2)氨基酸、小肠。
37.【答案】 食道;小肠;胰腺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从上向下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人体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其中唾液腺分泌唾液,通过导管运送到人体的口腔,参与淀粉的消化;胃腺分泌胃液,在胃部参与蛋白质的消化;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肠腺分泌的肠液都运送至小肠,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 故答案为:食道、小肠、胰腺。
38.【答案】(1)6 (2)小肠 (3)胃;氨基酸 (4)A (5)A
【解析】【分析】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膳食纤维(纤维素)、还包含许多非必需营养素。
【解答】(1)一盘羊肉胡萝卜水饺,羊肉能提供蛋白质和脂肪;而胡萝卜等可以提供水、维生素、纤维素;饺子皮用面粉做成的,可以提供糖类;故答案为:6; (2)面粉的主要成分是糖类,糖类的主要消化部位是小肠;故答案为:小肠; (3)羊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在胃被初步消化后,最终在小肠被彻底笑话成氨基酸,从而被人体吸收;故答案为:胃;氨基酸; (4)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糖类,而羊肉胡萝卜水饺中富含糖类的是饺子皮;故A符合;故答案为:A; (5)人体内能够调教血糖浓度的激素是胰岛素,则A符合;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1)6;(2)小肠;(3)胃;氨基酸;(4)A;(5)A。
39.【答案】(1)肝脏;十二指肠 (2)D;淀粉;葡萄糖 (3)胃;胃蛋白;蛋白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解答】(1)胆汁由肝脏分泌,流入十二指肠用于乳化脂肪,有助于脂肪的消化;故答案为:肝脏;十二指肠; (2)由图二可知,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在D处均大量减少;淀粉、蛋白质、脂肪能够在口腔中就开始分解的只有淀粉,淀粉经过消化后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答案为:D;淀粉;葡萄糖; (3)由图中的含量变化可知,X是淀粉,在口腔就开始消化,而Z只在D中被消化说明Z是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被消化、吸收;蛋白质则在胃初步消化后,再在小肠处被继续消化,则Y是蛋白质;所以C代表的是胃,胃能分泌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消化;故答案为:胃;胃蛋白;蛋白质; 故答案为:(1)肝脏;十二指肠;(2)D;淀粉;葡萄糖;(3)胃;胃蛋白;蛋白质。
40.【答案】(1)消化腺 (2)⑥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解答】(1)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消化腺用来分泌各种消化液;故答案为:消化腺; (2)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即⑥;故答案为:⑥; 故答案为:(1)消化腺;(2)⑥.
41.【答案】(1)牙釉质;牙髓 (2)乳牙;恒牙;坚硬 (3)牙釉质;牙本质;牙髓腔;龋齿
【解析】【分析】牙齿是一种在很多动物上存在的结构,人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高等哺乳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牙齿是人类身体最坚硬的器官。
【解答】(1)牙齿的最外层是牙釉质,呈乳白色;而牙髓连接的有血管和神经;故答案为:牙釉质;牙髓; (2)人刚出生后长的第一组牙齿称为乳牙;随着年龄的生长乳牙换过之后的牙齿称为恒牙;牙齿主要是撕碎食物,所以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故答案为:乳牙;恒牙;坚硬; (3)牙齿由外到内被腐蚀的过程中,依次是牙釉质、牙本质、牙髓腔;最后形成龋齿;故答案为:牙釉质;牙本质;牙髓腔;龋齿; 故答案为:(1)牙釉质;牙髓;(2)乳牙;恒牙;坚硬;(3)牙釉质;牙本质;牙髓腔;龋齿。
42.【答案】(1)催化 (2)氨基酸
【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解答】(1)酶是人体内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在生理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 (2)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故答案为:氨基酸; 故答案为:(1)催化;(2)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