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步练习 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3.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步练习 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19 13:21:14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六节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练习 粤教版必修1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W.
2.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W.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1.关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先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静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只有两个物体质量相同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且等大、反向,没有任何条件,所以前三个答案都不正确.
2.关于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马拉车不论动或是不动,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D.马拉车不动或匀速前进时,才有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
解析: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故C选项正确.马要拉动车,必须是马的拉力超过地面对车的最大静摩擦力.
3.物体静止在一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
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5.若飞机在起飞时不慎撞到了一只小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飞机安然无恙,小鸟被撞死,因为飞机对小鸟的力大于小鸟对飞机的力
B.小鸟被飞机撞击后反弹出去,因为飞机受到的力小于小鸟受到的力
C.飞机与小鸟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小鸟与飞机撞击时发生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C.

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拉力F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D.物体受到四对平衡力的作用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能让物体平衡,所以A、B错,物体受到四个力,所以有四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错,选C.
7.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则(D)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
B.力F就是物体对墙的压力
C.力F的反作用力是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
D.墙壁对物体的弹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究竟哪一个力是作用力、哪一个力是反作用力是任意的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们总是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能让物体平衡,选D.
9.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拉时,下颚须超过单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如图所示),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关于做引体向上动作时人的受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D)
A.上拉过程中,人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上拉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单杠的作用力
C.下放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对单杠的作用力
D.下放过程中,在某瞬间人可能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AD.
牛顿的重大科学成就
伊萨克·牛顿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创始人.
具体地说,牛顿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天文学上的成就:牛顿从对天体运动规律的多年研究分析,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可以这样表述:任何两个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其大小和他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其方向沿两个质点的连线方向.牛顿为万有引力定律找到了正确的数学表达式,并指出它具有普遍的意义.宇宙间一切天体运动的力,以及人世间一切物体,不管他是宏观的,微观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等等,都服从万有引力定律.
光学上的成就:牛顿用棱镜进行试验,把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带,而且又通过倒置棱镜,再把上述光带重新组合成白光,从而正确的论证日光是由有色光组成的,解释了彩虹的现象,为现代光谱学奠定了基础.1672年,牛顿发明了反射望远镜,从而消除了当时折射望远镜中普遍存在的色散现象.牛顿创立了光的“微粒说”,这个学说认为光由有发光体射出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以高速度做直线运动,只有在媒质发生变更时速度才会变化.
数学上的成就:牛顿创立二项式定理,并和德国的莱布尼茨几乎同时而独立的完成了微积分学.
  力学上的成就:牛顿提出了“力”、“质量”和“动量”的明确定义,并把它们与伽利略所提出的“加速度”联系起来.他总结了三个定律:
第一定律:每个物体继续保持其静止或沿一直线做等速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力加于其上,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第二定律:运动的改变和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所在的那个力的那个直线方向上.
第三定律:每一个作用总是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和它对抗.
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牛顿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者,也是一个有神论者.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六节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级 抓基础
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
C.只有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D.只有两个物体质量相同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不能合成,故A正确,C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D错误,故选A.
答案:A
2.下图是中国运动员黄珊汕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中的精彩镜头.黄珊汕与蹦床接触的时候,她与其他物体间共有几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忽略空气阻力)(  )
A.一对      B.两对
C.三对 D.四对
解析:与蹦床接触时,黄珊汕共受两个力,即重力和蹦床对她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反作用力分别是她对地球的引力和她对蹦床的压力,故共有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正确.
答案:B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
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CD
4.若飞机在起飞时不慎撞到了一只小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安然无恙,小鸟被撞死,因为飞机对小鸟的力大于小鸟对飞机的力
B.小鸟被飞机撞击后反弹出去,因为飞机受到的力小于小鸟受到的力
C.飞机与小鸟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小鸟与飞机撞击时发生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C.
答案:C
5.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下面四对力中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解析:对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所以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错.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施力物体都是弹簧,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错.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对.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错.
答案:C
6.如图所示,大人很轻松地就能将小孩拉过来,如果用两个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就很容易地显示两个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不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不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解析:所给拉力图象关于t轴对称,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始终相等,A对,B错;从图象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时间相同,C错;图象上两人的用力一正一负,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D错.
答案:A
B级 提能力
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行走时向后蹬地,给地面向后的摩擦力,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是人向前的动力
B.人匀速游泳时,人对水向前用力,水给人方向向后的力,是前进的阻力
C.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因有重力,才有对桌面的压力,才有桌面的支持力出现,即压力先产生,支持力后出现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是先有作用力,再有反作用力,作用力先变化,反作用力随后跟着做相应变化
解析:人走路或游泳时,对地或对水都施加向后的力,另一方给人施加动力,故A对,B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的,不存在谁先谁后,故C、D均错.
答案:A
8.(多选)用一根弹簧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解析: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义,F1是重力,它的反作用力是小球对地球的引力,F2是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它的反作用力是小球对弹簧的拉力F3,所以选项B、D正确.
答案:BD
9.将重均为G的两个磁环A、B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为F1,B对A的排斥力为F2,关于这些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2G F2=G B.F1=2G F2=G
C.F1>2G F2>G D.F1=2G F2>G
解析:磁环A受到重力G和磁环B对磁环A的排斥力F2,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2=G;磁环B受到重力G、磁环A对磁环B的排斥力F2′及木支架底座对磁环B的支持力F1′的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得F1′=F2′+G;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知F1=F2+G,因此F1=2G,选项B正确.
答案:B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均匀小球,放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若球被与斜面垂直的光滑挡板挡住处于平衡状态.求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g=10 m/s2,sin 37°=0.6,cos
37°=0.8)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设挡板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分别为FN1、FN2,则
FN1=mgsin θ=12 N,FN2=mgcos θ=16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挡板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与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
FN1′=FN1=12 N,方向垂直于挡板向下,
FN2′=FN2=16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答案:12 N,垂直于挡板向下;16 N,垂直于斜面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