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课程标准:
明标
独学
阅读课文P38—41,思考问题,限时5分钟左右。
1.1978年农村改革的目的?政策?主要内容?最早开始的地点? 作用?
2.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3.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体制的提出会议?意义(作用)?
1.1978年农村改革的目的?政策?主要内容?最早开始的地点? 作用?
调动农民的……,促进……
目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策:
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内容:
安徽凤阳小岗村
最早地点:
激发了农民的……,带来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作用:
展评
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联产承包责任书
小岗村是怎样改变落后的面貌的?
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一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二 改革后一年,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善。
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1950年
土地改革
1953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
人民公社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私有制
失误
乡镇企业的崛起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
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
2.1984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独学
展评
2.1984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城市
重 点:
增强企业活力
中心环节:
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内容 紧握
(改革前) 虚握
(1985年起)
所有制形式 单一
公有制
政企
关系 政府
管理企业
分配
方式 平均分配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
经济并存
企业经营
自主权
按劳分配
①所有制形式: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②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
③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城市改革的内容?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有何作用或意义?
展评
3.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会议?意义(作用)?
中共十四大
会议: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作用: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2年
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
改革全面展开
经济体制改革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决策是在( )
A.“文革”结束之初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建立后
2.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 B.农村 C.城市 D.沿海地区
课堂检测:
C
B
3.“它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
A.农村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在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改革的重点是:( )
A、公司合营企业改革 B、私营企业改革
C、外资企业改革 D、国有企业改革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