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小鸟 小鸟 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鸟,小鸟》,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感受音乐作品中活泼可爱的小鸟形象,启发学生热爱、保护动物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鸟雀跃和展翅高飞的形象,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中弱拍和休止符的运用,在表现歌曲时注意情绪的把握,并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连续附点节奏的运用及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老电影片段,请大家观察一下,电影中反映的是什么场景?(播放视频)
生:师生在操场嬉笑玩闹其乐融融的场景。
师小结:同学们,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苗苗》,我们看到的片段是,年轻教师苗苗刚去新学校报到,在热闹非凡的操场,做游戏的孩子们把她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与孩子们一道跳绳拔河的情景。这位苗苗老师希望她的学生能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师:“接下来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电影中的插曲《小鸟小鸟》请你们说说歌曲给你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并找出歌曲的拍号和速度。”(引导学生带问题去欣赏歌曲,提高欣赏效果。)
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欢跃、亲切地;活泼地
二:新课教学
1、听师范唱:
学生初听歌曲说说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找出歌曲的拍号和速度。
师: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小鸟自由自在飞翔
师总结:这样一首欢快的歌曲
描绘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树林里,,小鸟在自由地飞翔,迎着春天歌唱??抒发了作者对小鸟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人们渴望自由的心情。
师:歌曲的拍号和速度是什么?
生:节拍=6/8?
速度=稍快
师:什么叫6/8拍?
(出示八六拍的时值图,让学生更直面的了解八六拍时值。)
生:6/8?是一种常见的拍号。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师:
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6/8?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出示指挥图示,简便的打两个三角形)
2、节奏学习:找出弱起节奏,请学生观察第一小节与最后一个小节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小节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他与最后一个小节有什么关系?
生:弱起小节,与最后一个小节是互补关系。
3、听范唱,学生分析歌曲的节拍和段落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听一遍范唱请同学们思考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当
你听到新的乐段开始的时候,请你举手示意。
(出示歌曲总谱生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给乐曲分段。)
生:二段体,AB结构。
师:○
1请你选择符合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图式:
A、AB段式
B、A段式
C、ABA段式
师:接下来我们将开始学唱歌曲的两个乐段,先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一遍,说说A乐段可以分成几个乐句?
生:两个乐句
师:接下来我们来学唱A乐段老师再出一个新的问题,请你说说这两个乐句哪个地方是一样的?哪个地方是不一样的?
4、学唱歌曲
学唱A乐段,出示曲谱请学生找出相同的节奏和旋律。
(1)师弹琴,生唱谱,休止符念出来。(重拍击掌,弱拍拍肩膀)
师:有没有觉得哪一句比较难唱的?
解决难点节奏:
(2)师弹琴,生填词。(重拍击掌,弱拍拍肩膀)
(3)对比A乐段两个乐句异同:
师:谁来说说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指名回答)
师小结:说明这两个乐句用的创作手法是变化重复,也就是前面是一样的,后面是不一样的。以后我们将学到更多这样创作手法的歌曲。接下来我们接着学
4? 唱B乐段。
5、学唱B乐段
(1)师弹琴,生唱谱,休止符念出来。(重拍击掌,弱拍拍肩膀)
(2)师弹琴,生填词。(重拍击掌,弱拍拍肩膀)
(3)对比A乐段两个乐句异同:
6、师弹琴,生填词。(重拍击掌,弱拍拍肩膀)
7、学生轻声完整跟琴演唱歌曲,教师适当指导。(注意换气记号)
8、全班学生轻声跟音乐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演唱情绪。
四、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已经基本把歌曲学会了,但是我们怎么演唱才能使歌曲更美呢?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轻巧、跳跃的)和情绪表现歌曲?(欢乐、亲切)
小结:第一乐段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小鸟的活泼跳跃;二乐段声音连贯表现小鸟在空中的飞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选择合适的力度为歌曲设计演唱方案。
总结:全曲可用?mp?-?f?的力度来处理。
五、拓展与创新:
师;同学们,有一种舞蹈叫“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的舞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几个基本舞步,合着音乐一起舞蹈吧!
六、小结:
师: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的童年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