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生命科学 知识点+练习
专题24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考点聚焦
知识点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相似的现象,称为 现象。同种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的性状差异现象,称为 现象,这种现象又可根据其遗传物质是否改变分为 和
两种类型。
2.染色体能够在遗传上起作用,主要是染色体中的 大分子。该大分子中有众多决定生物体不同性状的功能片段,这些遗传小单位称为 。遗传物质的主要作用,就是决定生物体的 。
3.嫁接等营养繁殖方式能防止生物性状的 ,从而使亲代性状能稳定地 给后代。通过理化因素诱导(如农作物种子进行返回式卫星搭载,可利用太空中的强辐射、高真空和微重力等)诱导基因
,或将具有不同性状的品种进行 ,或运用 的手段改变生物基因组结构,从而获得 的变异而使后代产生新的类型。
【疑难典析】1.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易使后代产生变异。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未经复制的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1个DNA分子 中包含许多个基因。3.近亲结婚患遗传病机会增大的原因是致病基因结合的概率增加。
考点集训
一、单选题
1.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十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发现,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 )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B.使种子里的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状D.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2.人工选择之所以能培育出生物新品种,自然选择之所以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D.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
3.现代生物技术是目前科学家解决科学难题的关键技术,下列成果不是利用转基因技术的是(?? )
A.利用苏云金杆菌培育抗虫棉B.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C.利用太空飞船培育太空椒D.利用酵母菌生产乙肝疫苗
4.日本信州大学教授中垣雅雄与冈本制袜公司合作,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这种生丝更韧、更软,在纤维产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杂交技术 D.嫁接技术
5.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该成果标志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下列与克隆技术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克隆是生物通过体细胞进行繁殖的过程B.克隆技术可以用来快速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畜C.植物的扦插、压条以及植物组织培养都属于克隆D.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
6.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芝麻开花节节高
7.“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产生万紫千红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物的遗传??B.生物的变异???C.环境温度的不同????D.光照的不同
8.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湘潭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B.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变异性C.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D.由环境条件引起甜度的变化不遗传
9.“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17世纪著名科学家莱布尼茨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它一语道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遗传是普遍存在的 B.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进化是普遍存在的 D.自然选择是普遍存在的
10.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不是都可遗传的B.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C.因为遗传,所以亲子代的性状完全相同D.生物的遗传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都是个别现象
11.遗传学家把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单眼皮和黑眼睛?????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C.番茄的颜色和形状??????D.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
12.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错误的是 (???? )
A.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B.亲代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C.性状遗传的实质是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后代D.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
13.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原产地后,又是花多味香。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 (??? )
A.会遗传但不会变异????????B.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C.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D.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14.引起白化病、先天愚型的原因是 (???? )
A.发生了食物中毒???B.感染了细菌和病毒???C.基因、染色体发生了变化???D.免疫力下降?
15.近期,“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被誉为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DNA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C.?DNA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D.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16.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17.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是这样诞生的:从甲绵羊乳腺细胞中取出细胞核,将该细胞核注入去细胞核后的乙绵羊卵细胞中,然后把这一重组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中发育,分娩后的小羊就是克隆羊多莉。从遗传角度分析,多莉的母亲应该是(??? )
A.甲羊?????B.乙羊?????C.丙羊????D.甲乙丙羊都是
18.人的有耳垂、无耳垂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耳垂、无耳垂由相同的基因控制B.控制有耳垂、无耳垂的基因是DNA上的某个片段C.有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变异现象D.无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遗传现象
19.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人由于经常锻炼而肌肉发达??????B.人由于控制凝血因子的基因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血友病C.水稻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饱满???D.玉米植株由于长在阴暗处而叶色变黄
20.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小明的 A 型血和小刚的 B 型血?????B.人的身高和体重C.人的卷发和直发????????????D.小麦的高杆和矮杆
21.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人的卷发和直发????????????B.郁金香的不同花色C.家兔的立耳和垂耳???????????D.桃子的果皮被毛,而李子的果皮光滑
22.如图演化树显示了目前科学家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你认为和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
A.小熊猫??B.?熊??C.?浣熊??D.?大熊猫
二、实验探究题
23.多莉绵羊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培育多莉绵羊的技术称为________.
(2)图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通过________、生长和________过程发育成早期胚胎.
(3)多莉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________绵羊最相似.
(4)丙绵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5)产生多莉绵羊的生殖类型属于________.
24.如图是吉林大学农学院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携带外源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表示________过程,经过b过程形成的胎儿在________孕育成长,直至出生.
(2)雌牛B是黑色、雄牛A是黄色、奶牛C是黑白相间,雌牛D是黄白相间,奶牛E是黑色的那么奶牛F的毛色一定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说明________.
(4)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不能遗传给后代?________,这属于________变异.
(5)谈谈转基因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
25.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存在的自然现象,正是因为遗传和变异,自然界中的每个物种才能保持基本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如图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和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
(1)假设图中②代表的是人精细胞中的性染色体X,那么该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性别是________性.
(2)下列有关细胞、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___.
A.?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B.?染色体就是DNAC.?DNA位于基因上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人类的单、双眼皮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R、r表示.一对夫妇全表现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这对夫妇中丈夫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这种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称为________.
三、填空题
26.基因编辑技术又称基因手术刀,能够在活细胞中快速、精准的“编辑”任何基因,是目前生物学领域尖端的研究工具。
(1)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改变基因来改变生物的________。
(2)科学家可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_______。
A.?培育抗病毒的家禽???B.?治疗人类某些遗传病?????C.?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
27.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一只毛色为白色的家兔一窝生下5只小兔,其中3只小白兔,2只小黑兔。请问家兔的毛色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小兔的毛色不同,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
28.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转基因工程组的科学家们,在朱作言院士的领导下,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入鲤鱼的受精卵,培育出一种带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鲤鱼,它150天可长至1200克,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140%以上,体积大。
(1)转基因鲤鱼的一些性状与其亲本明显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__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
(3)转基因鲤鱼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是基因________;
(4)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是控制性状的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
(5)采用这种技术育种的方法称为???? 。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转基因技术育种???D.?选择育种
29.观察发现,甲地产的花生种子比乙地产的大.是什么原因导致两地花生种子的大小有差异?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探究:随机选取两地花生种子各100粒,在同一地点分别种植,收获后再分别随机选取两类花生种子各500粒,对其长轴进行测量,结果如图.其它地点试验结果相似.
(1)花生植株能通过________作用合成有机物.
(2)生物的变异可分成两类.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两地花生品种的长轴平均长度差异属于________的变异.
30.用种植了数十年而一直表现为白色种皮的非甜玉米品种与具有黄色种皮的甜玉米新品种间行种植,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田野里研究如图甲所示传粉后能产生什么样的玉米,应进行什么样的操作?________。
(2)若只进行如图乙所示的传粉后,白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的种皮颜色是________(选填“全为黄色”、“全为白色”或“黄色与白色各占一半”)。
31.对动物的解剖研究中发现,鱼类没有唾液腺,两栖类动物只有简单的唾液腺,陆生动物和人都具有真正的唾液腺,但唾液的分泌情况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1)现在的动物唾液腺的有无及发达与否是由________所决定;
(2)导致表中各种动物唾液分泌量及淀粉酶含量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32.1986年,陈日胜在海滩盐碱地发现一株1.6米高的海水稻。他取下这株海水稻的522粒 种子,在海边经过多年的育种、选种和试种,培育出了海水稻的优良品系。
(1)普通水稻在盐碱地很难存活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根毛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优良稻种的培育是利用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存在的________现象,通过逐代的选择获得。
33.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请回答问题:
组别
婚配方式
家庭数目
子女
单眼皮
双眼皮
1
父母均为单眼皮
151
160
0
2
父母均为双眼皮
154
45
140
3
父母一方为单一方为双
164
56
126
(1)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的第________组数据可以推测,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若第三组某家庭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该家庭中父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3)如果第一组某家庭的单眼皮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那么她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________,原因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育种的原理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将种子放在“神舟十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发现,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该育种方法为诱变育种; 其原理是通过太空中强烈的射线使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生物的形状。故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概念解题即可。
【解答】解: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知:①过度繁殖是选择的原因;②遗传和变异是选择的基础;③生存斗争是选择的手段;④适者生存是选择的结果。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会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进行选择;这就是选择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普遍的存在,使得生物在繁殖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同的变异个体,为选择提供了材料,是选择的基础;故B符合题意;C.生存竞争是选择的手段;而不是基础;故C不符合题意;D.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是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基础;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转基因技术的概念解题即可。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解答】解:A.将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中,培育抗虫棉;不符合题意;B.将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利用其繁殖速度快,生产胰岛素;不符合题意;C.利用太空飞船培育太空椒,利用的是诱变育种,而不是转基因技术;故符合题意;D.将控制人体乙肝疫苗的基因转移到酵母菌体内,利用其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快速生产乙肝疫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转基因技术的概念解题即可。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解答】解: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该技术属于典型的转基因技术。 故答案为:B。
5.【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的克隆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A.克隆属于无性生殖,是生物通过体细胞进行繁殖的过程;是正确的;B.克隆技术具有取材少、保持亲本优良形状等特点,故可以用来快速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畜;是正确的;C.植物的扦插、压条以及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植物克隆技术;是正确的;D.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不能实现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故错误;故答案为:D。?
6.【答案】C
【解析】【分析】遗传一般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解答】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相互间的捕食关系,不描写遗传,A错误;
B、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这时强调子代间的不同点,是一种变异,不是遗传,B错误;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的后代只能是瓜,豆的后代只能是豆,这是一种遗传,C正确;
D、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芝麻生长时的一种现象,不属于遗传,D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B
【解析】【分析】不同的生物个体在性状表现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生物的子代只是与亲代相似,绝不会与亲代完全相同。这种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
【解答】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基因并不完全相同,导致同种生物的大小、颜色不完全相同。“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体现了同种生物的颜色多种多样的变异,因此产生万紫千红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的变异。故答案为B.
8.【答案】D
【解析】【分析】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答】由题信息“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湘潭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可知,该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故D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B、C说法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解题即可。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的差异性。
【解答】解: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阐述的是树叶之间的差异性;故体现的是变异的普遍性;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解析】【分析】 根据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解题即可。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的差异性。
【解答】解:A.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故不是所有的变异都可遗传的;是正确的;B.变异绝大多数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害的,少部分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故错误;C.生物亲、子代之间既有遗传也有变异,故亲、子代之间的性状不完全相同;故错误;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故错误;故答案为:A。?
11.【答案】B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相对性状是指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解答】相对性状是指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黑眼睛和蓝眼睛是一对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番茄的颜色和形状不是一对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2.【答案】B
【解析】【分析】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不同的生物个体在性状表现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生物的子代只是与亲代相似,绝不会与亲代完全相同。这种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
【解答】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 ,性状遗传的实质是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后代。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而不是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3.【答案】D
【解析】【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原产地后,又是花多味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故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故答案为D.
14.【答案】C
【解析】【分析】(1)遗传病都是由于人体内 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例如,在智力缺陷的儿童中,有一类叫先天愚型,患儿生长迟缓,学会坐、立、走都很晚,智力低下,这种遗传病就是由于患儿细胞中第 21 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引起的。(2)构成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而基因的改变往往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
【解答】先天愚型是一种遗传病,遗传病都是由于人体内 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引起白化病、先天愚型的原因是基因、染色体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C.
15.【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和对遗传病的认识.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解答】解: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是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因此,选项B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选:B.
16.【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传现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而不是变异现象.故符合题意;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C、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花”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不符合题意;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答案】A
【解析】【分析】(1)从遗传角度分析,子女的基因由父母决定,所以多莉的基因来自哪只羊,那只羊就是多莉的母新。(2)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细胞核内。
【解答】由题可知,甲绵羊提供了乳腺细胞中的细胞核,乙绵羊提供了去核后的卵,将甲绵羊的细胞核和乙绵羊的卵细胞结合组成一个细胞,将这一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中发育。由于这个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是由甲羊提供的,所以克隆出的多莉羊性状上是受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的,从遗传角度看,甲羊提供了遗传基因所以甲羊是多莉的母亲,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8.【答案】A
【解析】【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A、人类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有耳垂是由显性基因控制,无耳垂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因此,有耳垂、无耳垂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基因就是具有特定的遗传功能的DNA片段,B正确;
C、有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
D、无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属于遗传现象,D正确。
故答案为:A
19.【答案】B
【解析】【解答】ACD、“人由于经常锻炼而肌肉发达”、“水稻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饱满”、“玉米植株由于长在阴暗处而叶色变黄”,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人由于控制凝血因子的基因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B.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0.【答案】 B
【解析】【解答】:A、小明的 A 型血和小刚的 B 型血,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A正确;
B、人的身高和体重,是人的身高和体重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人的身体高矮,或人的体重的大小等是相对性状,B错误;
C、人的卷发和直发,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C正确;
D、小麦的高杆和矮杆,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B.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21.【答案】 D
【解析】【解答】ABC、“人的卷发和直发”、“郁金香的不同花色”、“家兔的立耳和垂耳”,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属于相对性状,ABC正确;
D、桃子和李子是两种生物,因此“桃子的果皮被毛,而李子的果皮光滑”不是相对性状,D不正确.
故选:D.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2.【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熊类的进化关系的识图分析题,分析解答.
【解答】解:分析题中的进化树可知,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有共同的祖先,其祖先由于某种原因朝两个方向进化,一支进化成了浣熊和小熊猫,一支进化成了大熊猫和熊.可见浣熊和小熊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大熊猫和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故选:B
二、实验探究题
23.【答案】(1)克隆技术(2)分裂;分化(3)甲(4)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5)无性繁殖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的克隆、细胞的分裂、分化等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1)据图可知,培育多莉绵羊的技术称为动物的克隆技术;(2)据图可知: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通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过程发育成早期胚胎的;(3)因为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中心,多莉绵羊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甲绵阳的乳腺细胞,故多莉绵羊遗传性状与甲绵羊最相似;(4)丙绵羊既没有提供细胞核,也没有提供细胞质;只提供了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子宫,孕育了多莉绵羊;(5)由于多莉的诞生过程中没有经历两性生殖细胞的融合过程即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故多莉绵羊的生殖类型属于无性生殖;故答案为:(1)克隆技术;(2)分裂、分化;(3)甲;(4)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5)无性繁殖。?
24.【答案】 (1)受精;子宫(2)黑白相间(或与奶牛C相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能;遗传(5)利用苏云金杆菌培育抗虫棉等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的克隆、遗传和变异、胚胎发育等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1)据图可知:a过程是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故为受精过程,b过程为受精卵发育为胎儿的过程,形成的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孕育成长,直至出生; (2)因为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故奶牛F的毛色一定长的像提供细胞核的母羊;通过分析可知,细胞核是由雌牛B和雄牛A产生的后代奶牛C提供的;故奶牛F的毛色为黑白相间; (3)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故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能得到表达; (4)根据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可知,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故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这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5)转基因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很多,如:利用苏云金杆菌培育抗虫棉、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利用酵母菌生产乙肝疫苗等。 故答案为:(1)受精、子宫;(2)黑白相间(或与奶牛C相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4)能、遗传;(5)利用苏云金杆菌培育抗虫棉等。 ?
25.【答案】(1)女(2)D(3)Rr、Rr;变异
【解析】【分析】根据遗传物质的传递等知识解题即可。据图可知:遗传物质染色体主要在细胞核中;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解答】解:(1)假设图中②代表的是人精细胞中的性染色体X,女性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只能为X,该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后,所形成的受精卵性染色体组成为XX,故发育成的新个体性别是女性;(2)??? A.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故错误;???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故错误;???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错误;??? 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正确的;(3)人类的单、双眼皮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R、r表示.一对夫妇全表现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这个单眼皮孩子的基因组成为:rr;这一对r一定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为:Rr;这种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称为变异;故答案为:(1)女;(2)D;(3)Rr、变异。?
三、填空题
26.【答案】(1)性状(或特征)(2)A,B,C
【解析】【分析】根据转基因的概念及转基因技术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1)基因编辑技术又称基因手术刀,能够在活细胞中快速、精准的“编辑”任何基因,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如将抗病毒的基因转移到家禽的生殖细胞中,培育出抗病毒的家禽;人类特定基因导致的遗传病的治疗;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等;故答案为:(1)性状(或特征);(2)ABC。?
27.【答案】生物性状;变异
【解析】【分析】同一生物的表现类型称为生物性状。不同的生物个体在性状表现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生物的子代只是与亲代相似,绝不会与亲代完全相同。这种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解答】家兔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生物性状。白色的家兔一窝生下5只小兔,其中3只小白兔,2只小黑兔。子代与亲代毛色差异是一种变异现象。故答案为:生物性状;变异
28.【答案】(1)变异
(2)草鱼的大小
;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
(3)控制
(4)基因
;性状
(5)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解答】解:(1)、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现象叫做变异.(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草鱼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草鱼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草鱼产生的过程可知,控制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3)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入鲤鱼的受精卵,培育出一种带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鲤鱼,它150天可长至1200克,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140%以上,体积大.转基因鲤鱼与普通鲤鱼对照,表明基因决定性状.(4)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亲代的性状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5)转基因技术指的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
29.【答案】 (1)光合
(2)可遗传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从光合作用概念,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识图作答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该实验是探究甲、乙两地花生种子的大小的变异,实验变量是甲、乙两地花生种子,由花生长轴长度曲线图可知:甲地的花生种子长度的平均值总是大于乙地的花生种子长度的平均值.这说明不是因为环境引起的变异而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即两地花生品种的长轴平均长度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1)光合;(2)可遗传.
30.【答案】(1)用白色种皮非甜玉米植物的花粉授粉到数株黄色种皮甜玉米的雌蕊上,同时对黄色种皮甜玉米的雄蕊进行套袋处理;观察黄色种皮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情况。(2)全为白色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解题。【解答】(1)要研究白非甜玉米的花粉授粉到黄色甜玉米的雌蕊上,实验中授粉的黄色种皮甜玉米不能受到黄色种皮甜玉米花粉的影响,所以要对黄色种皮甜玉米的雄蕊进行处理,简单操作可以进行套袋处理;观察黄色种皮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情况。(2)白色种皮的非甜玉米接受黄甜玉米或白色种皮的非甜玉米的花粉授精后能继续发育成果实,但此时白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的种皮颜色是由白玉米本身的珠被颜色决定的所以应该显白色,用这个杂交的玉米作种子结出的就不是白色了。故答案为:(1)用白色种皮非甜玉米植物的花粉授粉到数株黄色种皮甜玉米的雌蕊上,同时对黄色种皮甜玉米的雄蕊进行套袋处理;观察黄色种皮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情况。(2)全为白色
31.【答案】(1)遗传物质(2)由各动物的食物中含水量及淀粉含量的差异所引起的。
【解析】【分析】每种生物所具有的生理结构都是确定的,是在基因的控制下分化形成的。此题对七种动物的食物,每昼夜唾液分泌量,唾液中所含淀粉酶的情况进行了记录,通过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可解答此题。【解答】(1)现在的动物唾液腺的有无及发达与否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2)食物是干草的唾液分泌量多,食物是鲜草的唾液分泌很少。淀粉酶主要是来消化淀粉的,食物是肉食的动物唾液中淀粉酶微量或不含,而杂食的人以米饭等含淀粉多的食物,其唾液中的淀粉酶是充分的,从上述分析可知,导致表中各种动物唾液分泌量及淀粉酶含量差异的直接原因是由各动物的食物中含水量及淀粉含量的差异所引起的。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2)由各动物的食物中含水量及淀粉含量的差异所引起的。
四、解答题
32.【答案】(1)大于(2)遗传和变异
【解析】【分析】(1)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就吸水;当细胞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具有音遍性。【解答】(1)盐碱地的浓度大于水稻细胞液的浓度,因此水稻细胞失水,水稻体内的水流盐碱地里,使普通水稻在盐碱地很难存活。
(2)遗传可以使子代能保的性状,利于保持生物的稳定性;变异能使生物个体产生新的性状。因此优良稻种的培育是利用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逐代的选择获得。故答案为:(1)大于;(2)遗传和变异
33.【答案】 (1)2;双眼皮(2)Bb;bb(3)不能;因为手术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基因)
【解析】【分析】根据遗传物质的传递相关知识解题。据数据可知:第一组,父母均单眼皮,后代全部单眼皮;可以确定父母均为纯合子;第二组,父母均为双眼皮,后代出现性状分离,75%双眼皮;25%单眼皮;可以确定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该父母基因组成均为杂合子。
【解答】解:(1)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的第2组数据可以推测,显性性状是双眼皮;隐性性状是单眼皮; (2)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若第三组某家庭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可以推知:父亲的基因组成为:Bb;母亲的基因组成为:bb; (3)根据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可知:遗传物质没有变化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如果第一组某家庭的单眼皮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其遗传物质没变,那么她不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 故答案为:(1)2、双眼皮;(2)Bb、bb;(3)不能、因为手术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