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2《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5.2《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11 13: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历史》
必修2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福建巡抚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2)通过对身边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2、过程与方法:
(1)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搜集有关宜万铁路与宜万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料,从资料中生成相应的问题并尽力加以解决,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
(3)通过实例分析,体会到我们所享受的现代社会生活,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历史观和历史态度。
(2)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尽情遨游。通过学习,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操,增强国际意识,为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好准备(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得出“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的结论。
??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烽火台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为什么?中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第一段和“历史纵横”,然后归纳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1、铁路交通和机车制造一、交通工具(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
(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市区与特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他决定转移到南京,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说出你的依据。知识运用(3)新中国建立后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和谐号动车组磁悬浮列车交通工具的进步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图说历史(1)、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上海,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2)、清末民初:由于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修了一些公路,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新中国:建起汽车制造厂,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2 公路和汽车制造3 水路交通: (1)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后于西方。清朝雍正年间(1723一1735)蓝鼎和《鹿洲初集》云:"番人造船比中国更固。" 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3)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世界最大的豪华游轮“独立之海”号 4 航空运输:(1)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2)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思考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动力:
技术:
地区发展差别:
对象:
进程:
种类: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平民化、普及化引进自制自研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先慢后快 海陆空二、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在中国(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2、电话在中国电话的发明者贝尔3 互联网发展迅速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3)政府的大力提倡;(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思考: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1.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
2.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3.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最早传入中国的汽车 汽车在上海租界道路上行驶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
图说历史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 “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200万辆。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轮船招商局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解放初期的电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