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 zāi xiǎo cōng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土壤与生命亲 爱的同 学 们,你们认识 这 是 什 么 植物吗?qīn ài de tóng xué men nǐ men rèn shi zhè shì shén me zhí wù ma cōng
葱61.栽在土里,不浇水。
2.栽在土里,浇水,罩上黑塑料袋。
3.栽在土里,浇水。
4.裹上湿的纸巾。
5.放在推车上。
6.放在水里。(缺水)(缺阳光)(缺土壤、空气)(缺土壤、水)(缺土壤)231缺水缺阳光Day 10456缺土壤、水缺土壤缺土壤、空气Day 10小葱生长需要的条件细心地照顾水分对于小葱非常重要,那么,你知道它每天shuǐ fèn duì yú xiǎo cōng fēi cháng zhòng yào nà me nǐ zhī dào tā měi tiān
kě yǐ hē diào duō shǎo shuǐ ma 可以喝掉多少水吗?7 栽小葱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探究主题是《土壤与生命》, 属于生命科学与生命科学范畴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土壤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也孕育了生命。同时能观察、调查、实验和记录,交流、研讨各自发现。使学生建立对土壤与生命关系的正确认识,明确土壤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本课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展开活动:1.观察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2.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喝水情况。知道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3.研讨如何照料盆栽植物。了解盆栽植物的生长有不一样的基本需求。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上科学课的经验,对动物、植物等生命体的了解也比较多,但是可能并没有实际种植或者饲养的经历。对于生命体成长的必需条件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在这个单元就是要建立学生对生命的系统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情况,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2.愿意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3.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变化,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
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葱、教学课件、教学视频。
学生材料:葱、量筒、水、棉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出示葱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追问:你知道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吗?(作用改为“用途”)
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葱,作蔬菜食用,辛辣,调味。
[设计意图:本环节开门见山导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同时,进行简单的介绍,给学生建立科学学习与生活密切相连的意识。]
二、研究小葱生长需要的条件
谈话:葱和我们的饮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我们究竟对它了解多少呢?怎么能让它长得更好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不同的探究活动来研究小葱的生长。
活动一:小葱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1.出示一颗小葱,提出问题:绿油油的小葱好可爱,那有没有同学知道,小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条件呢?
2.生进行猜测。
3.谈话:同学们说了好多可能的条件,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进行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怎么做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4.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5.师小结:为了实验的公平,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一些条件的相同。所以,老师有一些实验的建议和方法,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一看,再结合同学们的观点,我们一起改进。
我们把一把小葱分成相同的5份,放在同一地点的不同环境中,10天后观察小葱的生长情况。同学们能说一说这个实验都涉及到小葱生长的哪些条件吗?
6.生交流。
7.师小结:土壤、水分、阳光等。
8.观看小葱在不同环境中生长情况的视频,进行分析,小葱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小葱生长情况记录表
栽在土里
放进水里
罩上黑纸袋
分析
第1天
第2天
9.通过分析,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分析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科学实验的习惯,也为实验结果的分析做好铺垫。]
活动二: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喝”多少水
1.谈话:水分对于小葱的生长非常重要,那么,你知道它每天可以喝掉多少水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记录的方法。
2.出示观察步骤。
注:(1)实验所选的小葱应该尽可能选择根系发达的小葱,实验效果明显。
(2)最好在试管口用棉球堵口,也有固定小葱的作用。
(3)做好记录。
小葱每天喝多少水
天数
第1天
第2天
喝水量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认识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三、家庭盆栽的照料
1.谈话:我们知道了土壤、水分、阳光等对植物的生长都很重要,那么,回忆一下你们家的盆栽,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的呢?有没有哪些地方做的正确,哪些地方做的不对呢?
2.生交流。
3.师小结:其实,植物的生长除土壤、水分、阳光,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营养(施肥)、温度等。我们要善于把学到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四、总结全课
1.植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大自然中的植物,沐浴着阳光,从土壤中吸收着水分和养料,茁壮成长。
2.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这些植物一样,汲取知识的营养,健康成长。
【板书设计】
zāi xiǎo cōng
7.栽 小 葱
葱 生长条件 土壤、阳光、水分
7 栽小葱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探究主题是《土壤与生命》, 属于生命科学与生命科学范畴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土壤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也孕育了生命。同时能观察、调查、实验和记录,交流、研讨各自发现。使学生建立对土壤与生命关系的正确认识,明确土壤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本课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展开活动:1.观察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2.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喝水情况。知道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3.研讨如何照料盆栽植物。了解盆栽植物的生长有不一样的基本需求。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上科学课的经验,对动物、植物等生命体的了解也比较多,但是可能并没有实际种植或者饲养的经历。对于生命体成长的必需条件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在这个单元就是要建立学生对生命的系统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情况,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2.愿意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3.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变化,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
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葱、教学课件、教学视频。
学生材料:葱、量筒、水、棉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课前活动
互动交流
互相介绍
调动氛围
一、导入
1.出示葱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追问:你知道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吗?
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葱,作蔬菜食用,辛辣,调味。
交流回答。
本环节开门见山导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同时,进行简单的介绍,给学生建立科学学习与生活密切相连的意识。
二、研究小葱生长需要的条件
谈话:葱和我们的饮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我们究竟对它了解多少呢?怎么能让它长得更好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不同的探究活动来研究小葱的生长。
活动一:小葱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1.出示一颗小葱,提出问题:绿油油的小葱好可爱,那有没有同学知道,小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条件呢?
2. 谈话:同学们说了好多可能的条件,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进行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怎么做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4.师小结:为了实验的公平,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一些条件的相同。所以,老师有一些实验的建议和方法,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一看,再结合同学们的观点,我们一起改进。
5.我们把一把小葱分成相同的6份,放在同一地点的不同环境中,10天后观察小葱的生长情况。同学们能说一说这个实验都涉及到小葱生长的哪些条件吗?
6.师小结:土壤、水分、阳光等。
7.观看小葱在不同环境中生长情况的视频,进行分析,小葱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9.通过分析,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课件展示。
生进行猜测。
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生交流。
分析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科学实验的习惯,也为实验结果的分析做好铺垫。
活动二: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喝”多少水
1.谈话:水分对于小葱的生长非常重要,那么,你知道它每天可以喝掉多少水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记录的方法。
2.出示观察步骤。
注:(1)实验所选的小葱应该尽可能选择根系发达的小葱,实验效果明显。
(2)最好在试管口用棉球堵口,也有固定小葱的作用。
(3)做好记录。
生阅读教材,动手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加强学生认识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三、家庭盆栽的照料
1.谈话:我们知道了土壤、水分、阳光等对植物的生长都很重要,那么,回忆一下你们家的盆栽,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的呢?有没有哪些地方做的正确,哪些地方做的不对呢?
2.师小结:其实,植物的生长除土壤、水分、阳光,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营养(施肥)、温度等。我们要善于把学到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生交流。
四、总结全课
1.植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大自然中的植物,沐浴着阳光,从土壤中吸收着水分和养料,茁壮成长。
2.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这些植物一样,汲取知识的营养,健康成长。
【板书设计】
zāi xiǎo cōng
7.栽 小 葱
葱 生长条件 土壤、阳光、水分
7. 栽小葱
姓名 学号 班级
请你记录小葱“喝水”的情况。(画线标记水面高度)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7. 栽小葱
姓名 学号 班级
请你记录小葱“喝水”的情况。(画线标记水面高度)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