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二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知道西方各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无论如何调整,都无法摆服其局限性,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出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难点: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曾几何时,欧洲的高福利,让很多国家的人都心生向往。那么欧洲为什么会实行高福利的政策?而这样的政策给欧洲造成什么影响?
讲授新课:
一、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教师注意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四个要素,让学生区分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师: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1944年,美国邀请43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协定,其主要内容包括:35美元稳定等价于1盎司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汇率基本固定。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这次会议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作用:美国获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地位。
2师: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有哪些因素使得美国成为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生:①在二战中,美国大陆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一战的主战场在欧洲,二战的主 场在欧洲、亚洲和太平洋上。所以美兴大陆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
②以军事工业为首的国家经济实力迅速膨胀。
③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60年代,美国的钢铁、汽车、建筑三大支柱产业产量持续增长,电子、航空航天、
原子能等新兴工业部门蓬勃兴起,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迅速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3,师:其他国家是如何效仿美国的?
生:西方国家纷纷效仿美国的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1945年,英国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把大批重要的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后来又把国有化推广到银行业,二战后,法国也将一部分企业收归国有,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调节。意大利在战后除了接管战争期间法西斯政权所控制的大批企业和投资银行之外,还将铁路,航空、电信和部政等全部收归国有。此外,在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芬兰、挪威、瑞典、加拿大、日本等国,公用事业和公益服务业也都由政府来控制,
4师: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否说明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不是。因为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只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属于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自身的调节手段,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也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不能说明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让学生读图,通过美国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鱼费或低价午餐,感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1.师: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直接目的:力求给予每个公民广泛的福利保障,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
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背景;早在19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有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立法,并出现了济贫院、孤儿院等机构。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社会整体经济水平也较低。
(3)基本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建立起了全民社会保障网:联邦德国的国家健康保险则覆盖了90%的人口;美国、联邦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挪威、奥地利等国也实行了强制性
的、普遍的失业保险。
(4)特点:全面而广泛。
(5)实质:是资本主义政府为确保自身生存而进行的社会改良。
(6)影响:
①积极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在消除贫富差距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②消极影响:巨大的公共开支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高福利政策也往往带来劳动积极性下降等负面影响。
2.师: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
生:(1)我国政府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2)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适应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关注民生,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小结:
(1)新经济致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2)新社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实质:资本主义自身的调节。
(4)影响: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认识,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自我调节,促进经济的发展;关注民生,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无论是知识体系的构建,还是史实的论证,教师都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本资料,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体现了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掌握了研究教材学习的方法,提升了总结、概括、归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