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11个,通过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诗、村、童、碧、妆、绿、丝、剪”8个,都是合体字,属于汉字部件的组合。具体可为分为两类,左右结构的字是“诗、村、童、妆、绿”,上下结构的字是“碧、妆、丝、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指导可以联系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在复习巩固中落实,上下结构字学生书写的难点在于结构安排以及“童”下面里字笔顺的强调,“绿”重点笔画最后一笔捺的指导。
(三)《古诗二首》在重组单元中主要承担欣赏春天,进一步发展想象思维,积累四字词语,在朗读、背诵、积累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学情分析
1.《古诗二首》
你积累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请你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写之前想一想怎么占格,写的时候做到不涂改,写工整,写正确。
里? ? ?野? ? ?认? ? ?依
??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链接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三首古诗整合、比较阅读。在阅读中,独立识记11个生字。
(2)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3)书写本课的生字,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童”。
(4)通过唱一唱、吟唱,用方言读一读,积累背诵三首古诗,复现巩固生字。
(5)拓展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春天的美景。
2.思维目标
初识春天的模样,在三首古诗的整合阅读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3.价值目标
尝试发现诗人眼中的春景,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
(二)教学重点
1.链接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三首古诗整合、比较阅读。在阅读中,独立识记11个生字。
2.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3.书写本课的生字,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童”。
4.通过唱一唱、吟唱,用方言读一读,积累背诵三首古诗,复现巩固生字。
(三)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初识春天的模样,在三首古诗的整合阅读中,培养并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课堂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设时间
一、
链接导入
?
1.联系学生自己画的春天图,链接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
(1)天空、阳光、田野、微风、柳条、草坪,组成了一幅春天的画面,你能让这画面充满色彩,充满动感吗?
(2)针对句子的不同部分提问,怎样读出来呢?注意针对句子不同部分提问时,回答的轻重音的不同。
2. 这是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寻找的春天,古人又是怎么感知春天,书写春天的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三首古诗,在读中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1.尝试用偏正短语、拟人的修辞手法,说一说实践活动收获,你在春天里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我看见了湛蓝的天空,徐徐的微风,你呢?微风就像妈妈的手拂过我的脸颊,你呢?
2.体会回答不同问题时词语轻重音的不同:
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谁睡在松软的泥土里?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种子睡在哪里?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再增加句组练习:
A.问:春天来了,杨柳绿了吗?答:杨柳绿了。
B.问:春天来了,什么绿了? 答:杨柳绿了。
C.问:你感到了什么?答:我感到了春天的到来。
D.问:谁感到了春天的到来?答:我感到春天的到来。
3.跟老师板书课题
将寻找春天的活动出成果借助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约5分钟
二、
想象画面,感知春景。
1.出示三首古诗。
2.标画第一首诗的节奏。
1.自由朗读。每个学生自主朗读三首古诗,做到认读11个生字,读出古诗的节奏。已经会背诵的学生重点是认识生字和读出节奏。
(1)复现生字
(2)读出节奏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自己尝试标画节奏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听录音,模仿读。
整合阅读中复现生字识字。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美景。发现诗中歌咏的春天的景物(柳、草、风筝),加深对春天独有的景物的理解。
约25分钟
3.放录音。
3. 同桌互读,看看三首诗中有什么不能理解的词语,进行标画。
(1)纸鸢:借助图片理解。
(2)丝绦:发现汉字构字规律,进行理解。
纟[糹],发音:[sī],通假字,通“丝”[sī]和“糸 ”[mì]第四声,本义:丝线、细丝。“糸”(幺+小)字的本义就是“细丝”。《说文》:“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古同“丝”。
(3)离离:从下面的义项中结合诗句进行选择。
离lí
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分开,分别:分~。~别。~开。~散(sàn)。~职。~异。~间(jiàn )。支~破碎。
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自读三首古诗,你从诗中读出了哪些春天的美景,圈画出来。
(1)全班交流,检测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2)围绕“草”“柳”“风筝”,展开想象,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说你从诗中看到的美景。
(3)复现中识字。
拂:提手旁,感受春风拂面的感觉。
醉:酉字旁,与酒有关,感受春景醉人的美。
酉是酒的本字,字形像一个酒坛。
裁剪:发现两个字中的“刀”,感知春天的巧手。
三、
学习检测
1.?挖空本课生字词检测。
1.检测生字词的掌握。
(1)以挖空形式,拖拽生字。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 ? )飞二月天,(? ? )(? ? )杨(? ? )(? ? )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 ? )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 ? )(? ? )。
不知细叶谁(? ? )出,二月春风似(? ? )刀。
(2)在读读记记中检测生字的掌握。
检测本课生字的掌握。
约10分钟
2.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上下结构的字。
2.学生独立分析字本课要求书写的上下结构的字的结构安排及关键笔画。
3.教师范写“碧”,注意上半部分“王”最后一笔变成“提”。提醒学生“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
3.学生书写,评价修改。
课下作业
对自己画的春天进行修改,增加草、柳树,蓝天、太阳等。
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11个,通过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诗、村、童、碧、妆、绿、丝、剪”8个,都是合体字,属于汉字部件的组合。具体可为分为两类,左右结构的字是“诗、村、童、妆、绿”,上下结构的字是“碧、妆、丝、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指导可以联系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在复习巩固中落实,上下结构字学生书写的难点在于结构安排以及“童”下面里字笔顺的强调,“绿”重点笔画最后一笔捺的指导。
(三)《古诗二首》在重组单元中主要承担欣赏春天,进一步发展想象思维,积累四字词语,在朗读、背诵、积累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学情分析
1.《古诗二首》
你积累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请你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写之前想一想怎么占格,写的时候做到不涂改,写工整,写正确。
里? ? ?野? ? ?认? ? ?依
??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链接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三首古诗整合、比较阅读。在阅读中,独立识记11个生字。
(2)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3)书写本课的生字,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童”。
(4)通过唱一唱、吟唱,用方言读一读,积累背诵三首古诗,复现巩固生字。
(5)拓展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春天的美景。
2.思维目标
初识春天的模样,在三首古诗的整合阅读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3.价值目标
尝试发现诗人眼中的春景,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
(二)教学重点
1.链接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三首古诗整合、比较阅读。在阅读中,独立识记11个生字。
2.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3.书写本课的生字,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童”。
4.通过唱一唱、吟唱,用方言读一读,积累背诵三首古诗,复现巩固生字。
(三)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初识春天的模样,在三首古诗的整合阅读中,培养并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课堂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设时间
一、运用导入
古人用自己诗意的语言,独特的眼光表达着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这节课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继续感受古人诗句中的春天美景。
1.配图诵诗
2.尝试用诗中的句子,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
题一:
当我看到如丝带般的柳条随风舞蹈,柳枝上的柳叶细长如修剪过的眉毛时,我不禁吟诵?? ? ? ? ? ? ? ? ? ? ? ? ? ?。
题二:
(??? )的春天在诗人(???? )的眼中是( ????????????)的美。
灵活运用,检测古诗的整体感知情况。
约5分钟
二、想象画面,拓展积累。
1.播放三首古诗的歌曲和吟唱范例。
?
1.学生边听边跟唱边想象画面,可以配合动作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适时提供三首古诗的插图和相应图片;或者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古诗描绘的景色帮助学生展开想象。
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提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草原的景色的图片,从而感受到草丛春天发芽到夏季茂盛,再到秋季变黄枯萎,冬天被野火焚烧,然而到春天仍旧顽强萌发的生命变化过程。
2.请各位同学,试着用自己的家乡话,读一读这三首古诗。不会家乡话的同学,今天回家后跟长辈学习后,明天再读给同学听。不读诗的同学闭眼欣赏,从不同的方言中,感受古诗的不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与春天有关的古诗,试着说一说,在小组内与大家分享你的积累。
4.借助想象,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古诗,给这首诗配一幅与诗意相符画面。
借助不同的形式积累古诗。
约20分钟
三、学习检测
1. 挖空本课生字词检测。
2.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左右结构的字。
3.教师范写“绿”,强调最后一笔的笔画“捺”。
?
?
1.以挖空形式,填写生字,检测生字词的掌握。
2.用课后题第二题,再补充第三首诗,检查背诵情况。
野火烧不尽, ???????????????????????。
3.通过标识框自己标画结构安排,独立观察生字占格,提示重点笔画。
4.学生书写,评价修改。
评价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正确,没有多一笔少一笔,笔画形状正确;二是笔画位置正确,各部分占位恰当,字的间架结构处理得好。
检测本课生字的掌握。
约10分钟
四、
总结
在这样的美景中,让我们也学着古人书写春天。
春天像害羞的小姑娘,我们找到她,欣赏她。我们走进春天,拥抱春天,享受春天的美景。
1.尝试给自己寻找的春景,用五个字或者七个字的形式进行描述。
2.诵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说说春天的还有哪些活动。
?
总结提升,为春天活动做铺垫。
约5分钟
课下作业
查找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写下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