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复习检查:
1、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体系吸收了哪些学派的思想?
代表作?
2、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有哪些主要内容?
3、“五经”指的是哪五经?
4、汉武帝独尊新儒学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预习检查:
1、宋朝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明朝理学的代表人物是谁?第三课宋明理学阅读课文“三教合一”部分试简单讲述从汉到唐时期
儒学的发展情况?
(提示:找出关键词)1、汉武帝以后繁盛,确立正统地位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 南 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儒学受到佛、道的影响,
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时期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4、唐朝时期 “三教并行”
(儒学受挑战)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尊道礼佛崇儒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颐朱熹程颢探究问题一:
1、二程理学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2、朱熹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程朱理学的影响有哪些?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1、二程理学(北宋)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理学的核心C、“格物致知”B、“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天理:即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2、朱熹学说“存天理,灭人欲”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
学术思想流传海外。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有力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陆九渊
南宋思想家,
人称象山先生。 王守仁
明思想家, 世称阳明先生。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陆九渊言论1) 陆九渊主要思想主张
A、“心即理也”;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C、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2)王阳明言论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A、王阳明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B、“致良知”“知行合一”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清戴震:“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残忍的童年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08.09.08宋明理学可取之处:宋明理学不可取之处和谐意识、忧患意识
崇尚道德、强调力行等级观念、重男轻女
因循守旧、重礼轻法讨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 1、内容相同:2、影响相同:A、都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B、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不同点: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程朱理学把天理作为行为规范,陆王心学主张以内心的反省回复良知,从而为善。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1.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 C及时训练:2.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有:①程颢 ②程颐 ③朱熹 ④王阳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D3.“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A4.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
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
B.保持传统思想不变
C.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
D.压制其他思想发展C5.关于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宋代理学以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为代表,明代以王阳明为代表
B.宋明理学是一种唯心主义
C.宋明理学的提出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宋明理学否定了儒家传统的“仁”的思想D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主要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论C7.宋代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A8.程朱理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C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宋明理学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