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找春天》(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脱、袄、寻、羞、姑、遮、掩、探、嫩、符、解、触、杜、鹃”14个。通过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冲、寻、姑、娘、吐、柳、荡、桃、杏”9个,都是合体字,属于汉字部件的组合。具体可为分为三类,左右结构的字是“冲、姑、娘、桃”,左中右结构的字是“柳”,上下结构的字是“寻、荡、杏”。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指导可以链接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在复习巩固中落实,上下结构字学生书写的难点在于结构安排以及“荡”重点笔画横折折折勾的一气呵成。??
(三)《找春天》在重组单元中主要承担开启春天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初步感受想象、积累四字词语,体会偏正短语的表达效果,感受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一)结合书中的小泡泡(P4),读读课文,看看插图,说一说文中的孩子都是怎么找到春天的,并记录下来。
(二)请你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写之前想一想怎么占格,写的时候做到不涂改,写工整,写正确。
? ? 茫? ? ? ? ? ?夜
?? ? ? ? ? ? ? ? ? ? ? ?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4个生字。
(2)书写本课的9个生字,结合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荡”。
(3)在小组内,练习读课文,能读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的模样。初步感受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4)积累四字词语,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习想象。感受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丰富性。
(5)链接语文园地一的识字加油站,开启春天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2.思维目标
(1)初识春天的模样,在《找春天》的阅读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参与春天的活动,在认识导览图的过程中培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和联系思维能力。
3.价值目标
尝试发现自己眼中的春天,感受春天带给自己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4个生字。
2.书写本课的生字,结合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荡”。
3.在小组内,练习读课文,能读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的模样。初步感受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4.积累四字词语,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会想象。感受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丰富性。
(三)教学难点
1.积累四字词语,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会想象。感受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丰富性。??
2.初识春天的模样,在《找春天》的阅读中,培养并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课堂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设时间
一、
导入新课
?
(一)导览图激趣,揭
示学习内容。
(二)这节课,我们就
要通过导游览图,一起去找春天。
板书课题:找春天
(一)独立看导览图,借助拼音读一读导览图上的字。
(二)尝试给导览图上的标识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导览图的功能
(四)借助导览图说一说你设计的游览公园的路线。
(五)跟老师书空课题。
直入主题,激发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兴趣。
约10分钟
二、
朗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学生自读后教师带读。重点带读下列几个句子。
1.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2.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二)带读后让学生同桌互读、合作朗读。
?
(一)自由朗读。
1. 圈画本课所有生字和认读字。
2. 标画自然段。
3. 在阅读复现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
(二)跟读句子。
第一句:复现生字:羞、姑、遮、掩、
第二句:复现生字:探
第三句:复现生字:触
跟读句子,在读中复现生字。
初步体会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不同的读法、语气和感彩(这里需要做一个朗读指导的微课,区分三个句式的不同读法。)。
(三)同桌互读。
1. 力争读准字音、读音清晰/宏亮、读成句子、读出节奏、读的流利、通顺,尽可能避免字读、断读,试着做到一口气读一个句子。让同桌听听——)
2.结成学生帮扶小组,学会同自己性格迥异,或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并合作。
(三)合作朗读。
1. 8个同学一个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1)读和看的过程中进一步复现生字
(2)边听边思考
(3)根据课文内容提取信息
(4)用横线进行标画
2. 指名读孩子们找到的春天的模样。
(1)学生读句子。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2)复现生字:羞、姑、遮、掩、探、嫩、符、解、杜、鹃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达到识字目的。培养合作能力。
?
约20分钟
三、
学习检测
(一)通过找春天的游戏,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
(二)出示本课需要书写的左右结构的生字。(注意“柳”字的特殊性)
(一)认读藏在春天不同的景物里的生字词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顺序读、乱序读。
(二)学生独立观察本课需要书写的左右结构的生字的汉字结构和“柳”字。
冲、姑、娘、吐、桃??? ? 柳
(三)复习二年级上册书写提示中有关左右结构字的书写指导。
(四)通过标识框自己标画结构安排,独立观察生字占格,提示重点笔画。
(五)学生书写,评价后修改。
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约10分钟
课下作业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从课文中找到的春天的样子,画一画春天。
板书设计
小学《找春天》(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脱、袄、寻、羞、姑、遮、掩、探、嫩、符、解、触、杜、鹃”14个。通过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冲、寻、姑、娘、吐、柳、荡、桃、杏”9个,都是合体字,属于汉字部件的组合。具体可为分为三类,左右结构的字是“冲、姑、娘、桃”,左中右结构的字是“柳”,上下结构的字是“寻、荡、杏”。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指导可以链接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在复习巩固中落实,上下结构字学生书写的难点在于结构安排以及“荡”重点笔画横折折折勾的一气呵成。??
(三)《找春天》在重组单元中主要承担开启春天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初步感受想象、积累四字词语,体会偏正短语的表达效果,感受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一)结合书中的小泡泡(P4),读读课文,看看插图,说一说文中的孩子都是怎么找到春天的,并记录下来。
(二)请你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写之前想一想怎么占格,写的时候做到不涂改,写工整,写正确。
? ? 茫? ? ? ? ? ? ?夜
?? ? ? ? ? ? ? ? ? ? ? ?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4个生字。
(2)书写本课的9个生字,结合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荡”。
(3)在小组内,练习读课文,能读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的模样。初步感受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4)积累四字词语,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习想象。感受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丰富性。
(5)链接语文园地一的识字加油站,开启春天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2.思维目标:
(1)初识春天的模样,在《找春天》的阅读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参与春天的活动,在认识导览图的过程中培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和联系思维能力。
3.价值目标:
尝试发现自己眼中的春天,感受春天带给自己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4个生字。
2.书写本课的生字,结合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荡”。
3.在小组内,练习读课文,能读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的模样。初步感受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4.积累四字词语,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会想象。感受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丰富性。
(三)教学难点
1.积累四字词语,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会想象。感受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丰富性。??
2.初识春天的模样,在《找春天》的阅读中,培养并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课堂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设时间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句子。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2.画一个小朋友,
从眼睛、嘴巴、耳朵、手脚、心,不同部位延伸出枝杈,类似于思维导图,便于学生结合文中泡泡记录下通过什么方式感受到了春天的存在。
1.学生读句子。
2.提取文章信息,感受孩子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感受到春天的存在的。
3.填写在小朋友的不同部位。
4.结合上节课标画的春天模样的句子和作业,尝试进行归类。
激发兴趣,落实文中小泡泡。
约5分钟
二、发现春天的模样,训练想象思维。
1.结合小游戏,再次梳理学生提取信息的准确性。
2.逐段朗读,积累四字词语,感受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的丰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总结: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了春天,春天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喜欢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1.学生再次梳理自己从文中提取的信息。
看到……? 听到……?? ? 闻到……??
触摸到…… ?感受到……
2.逐段朗读课文,阅读中复现识字。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1)做动作体会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字理识记:遮、掩
借助“遮掩”同义字的构词方式,感受“遮”的本义。
(2)体会“仔细地找哇,找哇。”
(3)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3. 朗读4-7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初步感受想象思维。
眉毛、眼睛、音符、琴声。
(2)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
小草是眉毛 ?野花是眼睛 ?嫩芽是音符 溪声是琴声
(3)尝试读出疑问句的语气,读出孩子们的想象。
4. 朗读地8自然段,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
(2)变换句式练说,用这样的想象,说一说4-7自然段。复现生字,感受想象思维。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示例:她在小草尖上探头。
(3)聚焦:看、听、闻、触,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看)
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看)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到)
在桃花、杏花枝头笑……(闻、触)
5.通过教师总结,明白4-8自然段的描写都说明了“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渗透写这种先总后分的写法。
阅读中复现生字,积累四字词语,感受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约24分钟
三、学习检测
借助“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情境检查认字情况。
1.抽取生字卡片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
2. 出示本课需要书写的上下结构的生字。
3.学生独立观察后,教师范写“荡”,提醒学生“荡”是上下结构的字。
(1)草字头和汤
上窄下宽
(2)汤:左窄右宽
(3)注意重点笔画横折折折钩一气呵成。
1.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词。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顺序读、乱序读。
2. 学生独立分析字的结构,安排及关键笔画。
寻、荡、杏
3. 教师范写后学生独立书写。
4. 评价后修改。
1.检测本课生字的掌握。
2.书写生字。
约10分钟
四、
开启春天主题实践活动
春天就在我们身边,你也快去找春天吧。
1.参考识字加油站的公园导览图,依据自己游览公园的经验,画一个曾经游览过的公园/博物馆/乡村导览图,图中的文字可以粘贴/拼音/图示。
2.出示园地一导览图和本课小泡泡,以游园活动为载体开启春天主题实践活动。
为下节课的口语交际做铺垫。
约1分钟
课下作业
阅读《春天的报信者》一书中《春天的报信者》一文。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