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小壁虎借尾巴》人教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小壁虎借尾巴》人教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9 21:5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认识“壁、墙、蚊”等12个生字,认识户字头、车字旁。
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壁虎、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
3.通过《小壁虎借尾巴》、《虎助的尾巴》两篇课文,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例如“难过、高兴、伤心、害怕”等,然后联系生活、情感体验,拓展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根据心情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4.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朗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然后联系生活、情感体验,根据心情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情感体验,根据心情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内容】《小壁虎借尾巴》+《虎助的尾巴》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认识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认识户字头、车字旁。
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壁虎、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
3.通过《小壁虎借尾巴》、《虎助的尾巴》两篇课文,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例如“难过、高兴、伤心、害怕”等,然后联系生活、情感体验,拓展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根据心情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故事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圈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
2.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
3.提炼识字方法,师生互相补充。
借助图画识字:墙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蚊、咬、赶、房、转
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咬、拨、赶、房、转
检查生字认读
4.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图文对照,学习故事
1.出示第一幅图,引读第一自然段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通过动作演示理解“一挣”的动作。
过渡语: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小壁虎想去借一条尾巴,可是他向谁借呢?
2.出示第二幅图文,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2)自由读,划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3)合作读对话
小壁虎的话指导读出恳求的语气,小鱼的话要强调“拨水”一词,并用动作来理解。
(4)交流:小鱼尾巴的作用。
(5)小结:读了这段话,我们知道了:出示,小壁虎来到( ),向( )借尾巴,小鱼要用尾巴来( )。指名
3.出示第三幅图,学习第四自然段
(1)导语:没有借到尾巴,小壁虎继续爬呀爬,看见了谁呢?出示图文。
(2)同桌分角色读课文,指名朗读。
朗读提示:读老牛的话时,声音可适当低沉些。
(3)做动作理解“甩”。
(4)出示句式,说话:小壁虎爬到( ),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来( )。
4.出示第四幅图,学习第5自然段
(1)导语:小壁虎继续爬呀爬,这次他遇到了谁?
(2)师生合作读。
(3)理解“掌握方向”
(4)出示句式,说话:小壁虎来到( ),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来( )。
5.出示第五、六幅图,学习6、7自然段。
(1)导语: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2)出示图文,学习第6自然段。
导语: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心情怎么样? 板书:难过
师: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你能说一说吗?指名
(3)导语: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很难过,于是,他爬回家里找妈妈。
(4)出示最后一幅图,师:你发现了什么?小壁虎的心情会怎样呢?板书:高兴
(5)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自由读。
导语:你有过小壁虎这样的心情吗?说一说。指导读出高兴。
(6)看板书,导语:像这样表示心情的词语还有什么?出示心情词语
(7)你能用说说你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心情吗?
四、拓展延伸,主题整合
1.请你轻轻打开主题丛书——《虎助的尾巴》,自己来读一读这个故事。要求:用横线划出表示心情的词语。
2.分角色读,感受虎助的内心变化。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拨水
老牛 赶蝇子
燕子 掌握方向
难过 高兴